抓好落实是提升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质效的根本途径

2012-08-17 09:01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荆茂祥
天津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学校

■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 荆茂祥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作出了清晰规划,新形势下,抓好落实对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质效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抓好落实,求得更大实效,是需要我们认真谋划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观念是抓好落实的前提

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效果。学校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着力增强政治意识,要从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把安全稳定问题纳入政治范畴和政治视野,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落实。着力增强危机意识,常存危机意识是化危机为转机、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某些成绩、形势总体平稳的情况下,更要强化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思想。着力增强责任意识,要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把安全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石和支撑。着力增强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一个学校发生的影响安全稳定的小事件,极有可能经过媒体发酵传播演化为影响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

二、强化基础建设是抓好落实的支撑

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搞好精细化管理,为抓好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十部委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规章和纲领性文件,要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学校要以此为依据,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切实增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度落实上,要保证全体干部、教师人人知晓,规范执行。彻底改变安全制度内容老化、涵盖不全和执行不力的现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实行目标责任制,对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都要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人人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要明确完成的时限和基本要求,不能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更不能走调、变形。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督查机制,及时发现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落实的进度、质量和效果。在督查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凡是有量化指标的工作,都要按要求完成;凡是有明确时限的工作,都要按时完成。

三、科学施策是抓好落实的保障

学校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静下心来,把本单位的安全稳定工作情况吃得更透一些,把问题找得更准一些,把思路理得更清一些,把措施订得更实一些。抓重点,抓要害,抓根本,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以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稳定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带动全面工作的整体提升。总的来说,当前安全稳定工作需要大力推动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规范型转变。

要在推动规范化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其一,加强痕迹化管理,实现档案规范化。全力推动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实行“三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本记录。档案不仅要有文字资料,对大型活动也要保存图片、视频资料。其二,加强软件建设,实现制度规范化。各学校要健全符合本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切实增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要在推动科学化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着力在四个体系建设上下工夫。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体系。重点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即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学校安保人员队伍、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努力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常态化、安全教育活动多样化、安全教育载体现代化。三是加强隐患督查排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做好日常巡查、检查和排查工作,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隐患,规范不留空当。四是加强安全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结合教育部即将出台的《中小学安全标准》,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四、创新工作是抓好落实的引擎

在落实过程中要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在工作创新上做文章。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高起点谋划思路,高标准制定措施,高效率推进落实。要结合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创新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机制。改变过去单一、静态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模式,推行综合、动态的工作思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突破就安全稳定做安全稳定工作思维藩篱,站在教育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思考安全稳定工作,结合各项工作实际,着力在“教育、管理、防范、督查”四大安全工作环节上进行长效机制建设,编好平安校园的“时间网”,做到“不留白”,织好平安校园的“空间网”,做到“不留空”。

创新虚拟空间管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渗透和影响愈加深远,及时化解虚拟空间矛盾纠纷已迫在眉睫。一方面加强学生文明科学利用网络的教育,宣传信息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讲解国家有关部门对信息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的监控措施,并自觉遵守相关网络法规。同时,关注教育系统服务器由自己管理的网站安全,加大网站管理力度,及时排查各种网络危险因素。另外,适时建立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及时有效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

五、借势借力是抓好落实的推手

首先,要借“时”。在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给予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关注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干部要树立机遇意识,借势发展,把现有资源和工作机遇有效对接,把各项安全稳定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借“势”。面对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的形势和艰巨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任务,要蓄势而待,顺势而动。对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的工作,放手去干,对条件尚不十分成熟的工作,要稳中求进,逐步展开。最后,要借“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校园周边治安治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大力配合“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效应。学校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加大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间联合执法、信息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联动式管理格局。

六、遵循规律是抓好落实的指南

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安全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加深入地思考做好工作的方法和对策,抓好落实。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次重大事故背后,有29次小事故,300次事故预兆和1000个事故隐患。隐患就是未来事故。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要见微知著、洞若观火,牢固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把隐患排查工作作为落实的切入点。首先,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师生利益无小事,件件都要认真对待,慎之又慎,丝毫不能马虎。要以广大师生最关心的身边小事作为关注点和着眼点,着力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自觉把师生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师生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师生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师生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尤其注重对广大师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要解决教职工工作上、生活上的难题,要为教职工搞好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其次,要把稳妥应对突发事件与建立健全维稳机制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维稳体系,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强化“一案三制”建设。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从源头上治理的力度,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抓小、抓早、抓苗头,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蓝图已经绘就,形势要求我们要心无旁骛地制定好“落实路线图”,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去抓落实,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基调,为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