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岛铁路专用线EPC 项目的风险分析

2012-08-21 06:51张同谦
山西建筑 2012年32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分包工期

张同谦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0 引言

铁路项目总承包能有效缩短建设工期并保证建设的质量,是铁路建设项目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但项目通常也具有工期长、投资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总承包商要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合同模式也决定着此类项目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何成功、有效地识别到项目风险对于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

论文结合既有总承包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总结分析了项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为今后铁路EPC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松木岛铁路专用线是大连DH集团实施搬迁改造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于搬迁后企业投产的原料、燃料以及设备运输,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商。项目线路全长9.42 km,工程总投资1.98亿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桥涵工程(大桥1座、框构桥2座、涵洞22座、保护涵3座);路基工程(含地基处理9.6正线公里);铺轨工程(正线铺轨9.111 km,站线铺轨11.460 km,铺岔31组);房建工程4 238 m2;线上工程(包括铁路通信、信号、车辆、给排水、暖通、电力等配套工程)。项目工期1.5年。项目的风险管理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分析为基础,该项目在总包合同签订前、施工分包、设计、施工各阶段的风险识别如下。

1 总包合同签订前的风险

总合同签订前识别出的风险往往属于全局性的风险,影响的范围很大,大多数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也就进一步影响了项目的盈利。涉及到质量问题的也会因处理质量问题产生费用的增加。如一旦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或者施工现场地质出现溶洞都将对项目经营构成重大影响。同时,这些风险也是不可管理类的风险,如果没有采取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或转移,项目实施后一旦风险发生,构成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本项目总包合同签署前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见表1。

2 分包招标前的项目风险识别

总承包合同签订后便要进行施工招标。本项目分为四个合同段,分别是车站引入工程、土建工程、铺轨工程和三电工程。分包合同签订后,意味着工程实施的主体成本的确定。选择好合适的分包商,确保其足够的履约能力,是顺利完成项目的基本保障。分包招标前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见表2。

3 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施工阶段是形成项目工程实体的主要阶段,这个过程中项目的各类风险仍然不断地出现,一部分开始或已经显示出风险的后果。项目风险的识别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说明本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选取项目开工一年后的时点作为例子。

表1 总合同签订前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项目施工阶段开工一年后所做的项目风险识别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业主资金(支付)风险。

DH集团搬迁工程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目前尚没有完全落实;业主不按期支付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可能导致我方垫资施工。

表2 分包招标前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2)业主原因造成项目工期拖延,分包方要求索赔。

由于业主与铁路局、地方政府的相关协议未签署,将影响项目工期;

由于征地、拆迁问题的影响,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DH站地基处理合同尚未签订,制约站场铺轨完成时间,影响本项目的总体进度安排。虽站场地基处理不属于总包合同范围,但由于DH投产运营的需要,极可能提出包含DH站铺轨的一揽子工期要求。分包合同约定只顺延工期,总承包单位不赔偿费用。但是,与原定工期相比,工期已延误一年左右。工程拖期已对分包方人力、物力投入造成损失,极可能引起索赔。合同条款可能显失公平判我方赔偿。

3)分包方抢工索赔。

补充协议重新约定的工期为2009年7月31日。即使业主按期解决了付款和外部协调问题,由于冬雨季以及其他不利条件的影响,施工的有效工期不足,业主极可能要求抢工,发生抢工费用,引起分包方索赔。

4)分包方材料涨价索赔。

由于2008年上半年钢材等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引起铁路线上材料(钢轨、轨枕、岔枕及配件)合同价与订货时市场价之间的较大差异。为此,分包单位A于2008年3月、6月和8月分三次提出轨料价格补偿要求。该单位报告中声称已对道岔、岔枕和配件订货,货款订金总计165万元;

分包合同约定价格包死,但是有可能不公平会造成我方给予补偿。

5)金城河的框构孔径设置变更引起费用增加、工期拖延。

金城河原设计DK2+135采用1-4 m涵洞,前期多次组织设计与瓦房店河道管理处、复州湾镇就孔径问题进行交流、协商,但复州湾镇地方政府要求至少改为2 m~3 m涵洞孔径,由于增加费用较大,谈判的僵持不下,该框构迟迟不能施工,影响工期。

6)分包方不进场。

分包单位A因轨料价格上涨,造成合同价低于成本,很可能不进场。一旦违约将造成项目部物价上涨损失及工期延误;

分包单位B承担的标段由于施工图审查提出方案变化,引起与报价清单工程量差,费用增加。

7)路基填料质量不合格。

由于土源为园区委托地方爆破公司供料,我方与之没有合同关系,质量监管难度大,土源供应质量难以保证。

8)真空预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业主未及时供土,无法及时实施联合堆载;

真空预压膜越冬后发生大面积破损,影响地基加固效果;

上述因素导致工后沉降不满足要求,运营期间沉降过大,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隐患、风险。

9)老古河桥头高填方路堤失稳风险。

由于前期地基处理滞后,老古河大桥桥头范围的高填方路堤,会因抢工引起预压时间不足而导致失稳的风险。

10)场地因分割施工引起的未连续处理地段问题。

由于各类管线、征地、沟渠未及时征迁,造成软基处理施工分割严重、断头较多,影响了地基加固处理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个别断头无法实施真空预压,容易引起地基加固的不平顺性和不均匀沉降,产生质量问题。

11)DH站涵洞套管施工质量对铁路运营造成潜在影响。

DH站5处管线需设保护涵或套管,由于业主认为我方设计方案造价高,决定自行设计、施工,并且为节省造价准备采用套管方案;

在这种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基场地内,路基下套管施工的质量将会对铁路运营造成影响。出现问题后业主可能向我方推卸责任,影响总包方声誉。

12)盐场要求承担小铁路改移施工增加费用。

设计已经考虑DK1+400~DK1+480段小铁路改移,总包合同中已计列小铁路施工费用;盐场同意改移该段小铁路,但要求必须由其自己施工。如果由其施工,将有可能增加费用。

13)税务申报的延期手续和重复纳税问题。

由于工程延期,地方工程税款征收手续过期,需财务处及时派人赴现场办理,否则会影响工程款的按期拨付;

因TSDI公司对分包工程税实行代扣代缴,在每次业主给我方工程款时都要开具发票,同时也需要分包方给我方开具发票,如果据实按分包方付款给我方开具发票,将会给TSDI集团带来重复缴税的严重问题。

14)地质条件复杂引起处理方案变更,费用增加。

本线地质复杂,地层变化较大,局部有岩溶,地基加固措施类型多,堪称“软基博物馆”,由于现有勘察技术与手段的限制,各类建筑物的地基加固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较大。

15)设计人员人力资源紧张。

2009年恰逢铁路大会战的一年,设计人员资源极度紧张;

设计变更不能及时交付、施工处理人员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工期延误,增加项目管理成本,影响企业信誉。

16)违反建设程序。

DH集团还未作环评,可能造成监督部门处罚。

17)项目部人员管理经验缺乏,可能造成管理失误。

项目部目前人员较少,无专门财务人员;

人员均为从各设计处科调来,普遍缺乏施工及管理经验。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要求识别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风险性质,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通过既有项目实践经验,尝试建立了各阶段的风险清单,为铁路专用线EPC项目进一步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

[1] 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60-186.

[2] 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2-122.

[3] 陈志华,于海峰,成 虎.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6(12):89-91.

[4] 曾昭明.对铁路专用线EPC总承包设计工作的反思[J].山西建筑,2009,35(7):190-192.

[5] Edwin H.W.Chan,Albert P.C.Chan,Ann T.W.Yu.Design management in design and build project:the new role of the contractor,Iris D.Tommelein,Construction Research Congress 2005:Broadening Perspectives,San Diego,California:2005:1-11.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分包工期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工期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