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斯基 如黑客一般“入侵”政治

2012-08-21 04:48尚之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入侵卡巴斯基实验室

尚之

他早年就读于密码破译学院,做过情报官;他旗下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关系暧昧,时常被误以为是FSB的技术外包公司;实验室因成功狙击Stuxnet和Flame超级病毒名声大震,而这两大战役中的对手实则为美国白宫……

面对种种猜测,卡巴斯基讳莫如深。也许,他的秘密就隐藏在他家衣橱的最深处,那里挂着一件笔挺的墨绿色军装

坊间盛传,俄罗斯网络安全专家、亿万富翁尤金?卡巴斯基是一名克格勃:他早年就读于密码破译学院,做过情报官;他认为社交网站“太过自由”,容易被坏人利用,应加强管制,论调与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他旗下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关系暧昧,时常被误以为是FSB的技术外包公司;实验室因成功狙击Stuxnet和Flame超级病毒名声大震,而这两大战役中的对手实则为美国白宫……

面对种种猜测,卡巴斯基讳莫如深。也许,他的秘密就隐藏在他家衣橱的最深处,那里挂着一件笔挺的墨绿色军装。

卡巴斯基是一家“好公司”

卡巴斯基很聪明,16岁被招进有克格勃背景的密码、电信和计算机科学学院,1987年毕业,成为军队的一名情报官员。25年来,他从未透露当年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在军队里做了什么。用他的话说,“那是高级机密,所以我不记得了。”

他更乐意和人分享自己如何与电脑病毒结缘。那是1989年10月的一天,他电脑上的文字突然如瀑布一般向屏幕下方坠落,酷似俄罗斯方块游戏。他觉得很有趣,便备份下来仔细研究。两周后,他的电脑再次遭遇病毒袭击,不久是第三次、第四次……他的朋友阿列克谢?德里克说,每当有新病毒“光临”,他都“像瘾君子一样”连续钻研20个小时,直至将其清除。很快,他便在反病毒界小有名气。

上世纪90年代初,卡巴斯基想离开军队,专心研究电脑病毒。但在当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生病、入狱,或证明自己极其无能。不过,在密码学院一名导师的帮助下,他顺利脱下军装。至于用了什么办法,这同样是不能说的秘密。

离开军队后,他先在导师的公司里帮忙。1997年,他自立门户,与妻子娜塔莉娅携手创办卡巴斯基实验室,一个负责软件开发,一个负责财务销售。虽然次年两人离婚,但合作关系持续至今。升任老板后,卡巴斯基依然“战斗在反病毒第一线”,通常一个分析员每天处理约100个恶意软件,他能处理300个。

如今,卡巴斯基已是网络安全领域无可争议的领袖之一,被称为“伟大的网络病毒猎手”。据《福布斯》报道,2009年至2010年间,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全球销量上升177%,一年内增加用户450万,是竞争对手Symantec和McAfee的总和。微软、思科等IT业巨头均在自己的产品中嵌入其代码,使其全球用户达到3亿。

从运作上来看,这个年收益达6亿美元的实验室与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公司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在俄罗斯,像卡巴斯基这样的高技术公司必须与“西罗维基”合作。“西罗维基”又称“强力集团”,指忠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治团体,成员包括前克格勃特工、FSB官员、司法部门和军方官员,其中FSB是核心力量。

FSB前身是克格勃,根据联邦法律,它可以强迫任何一家电信企业按其要求安装“额外软硬件”,或在企业内安插自己人。俄罗斯技术部门一名资深人员说:“在这里,一家企业成功的首要秘诀是:与‘西罗维基搞好关系。”

卡巴斯基否认FSB对其软件提过非分要求,或在其企业内安插密探。但知情人称,实验室诸多业务与FSB密切相关。有一个现象也许暗示了两者的微妙关系:俄罗斯政府曾通过限制货币阻挠许多企业拓展国际业务,但卡巴斯基从未遭遇此类麻烦。“他们为它的海外业务大开绿灯,因为它是所谓的‘好公司,”知情人说。

“我的目标是:拯救世界”

卡巴斯基实验室有一支“全球研究和专家分析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由卡巴斯基亲自挑选,均为精英骇客,专门调查新型或异常网络安全威胁,帮助各大企业和执法部门追踪网络犯罪。它曾帮助微软应对僵尸网络,高峰时期每天拦截38亿封垃圾邮件;曾历时数月追踪并隔离Koobface病毒,该病毒在社交网站上窃取用户信息和信用卡密码,致使用户损失700万美元。

FSB是这支团队最经常的合作伙伴之一,卡巴斯基曾为其官员提供技术培训,并多次在重要而棘手的案件中助一臂之力。在1997年的一桩大案中,正是因为这支团队的艰苦工作,FSB成功抓获两名编写病毒程序的高手,时任局长帕特鲁舍夫给卡巴斯基发电邮致谢。长期以来,FSB与卡巴斯基亲密合作,以至于外人错以为卡巴斯基是FSB外包的“极客大队”。

随着名气渐长,一些国际组织也慕名向卡巴斯基求助。今年5月,卡巴斯基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会面。在日内瓦总部办公室里,图埃告诉他,有一个隐藏很深的病毒正悄悄清除伊朗石油天然气部门的电脑信息。

两年前,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检测到世界首个网络“超级武器”——Stuxnet蠕虫病毒。该病毒感染全球超过4.5万个网络,其中伊朗遭到的攻击最为严重,布什尔核电站的离心机因此受损,不得不推迟装填核燃料。此番病毒袭击再次针对伊朗,图埃希望卡巴斯基能再显身手。

回到实验室后,卡巴斯基的精英团队彻底清查全球“卡巴斯基安全网络”成员发送来的历史记录,结果在417台客户电脑上发现了同一个神秘临时文件。这些电脑绝大多数位于中东地区,其中185台位于伊朗,有的机器早在2010年就已染毒。

网络安全专家称,这个叫作“Flame”的病毒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为复杂的间谍软件。它的程序比Stuxnet大20倍,具有极高的间谍功能,绝非普通黑客所能编写,几乎可以肯定是某一政府授意制造,并且很可能与早先发现的Stuxnet有关。

这一猜想很快得到证实。6月1日,《纽约时报》首次披露,是美国白宫下令对伊朗发动一场网络间谍战,Stuxnet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6月19日,《华盛顿邮报》证实,Flame也是这场秘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狙击Flame后,卡巴斯基开始以网络世界的“犯罪终结者”和“维和者”自居。“我的目的不是赚钱。金钱好似氧气:足够多当然好,但不是目标,”他说,“目标应该是拯救世界。”

目前,他正在一间随时上锁的小屋里秘密研究一个“伟大项目”,以实现他的“崇高理想”。那是一个工业控制系统,用于保护电网、监狱、污水处理厂等重要工业设施和敏感部门免遭网络“超级武器”的攻击。他说,一旦实验成功,人们就不会嘲笑他“头脑发热”、“夸夸其谈”了。

力图说服政策制定者重塑网络世界

在世人眼里,卡巴斯基是一个花钱如流水、喜欢出风头的暴发户:在亚洲,他和电影明星成龙在电视广告里嬉笑打闹;在欧洲,他赞助法拉利一级方程式比赛,爱到酒吧泡妞豪饮;回到俄罗斯,他一掷千金,举办新年摇滚派对;在世界各地,他张罗各种名目的研讨会、峰会、论坛……

了解他的人却知道,他并不喜欢这样张扬的生活,只不过是借每一次向外交官、政治家、社会名流“献殷勤”的机会扩大公司影响,进而说服政策制定者重塑网络世界,使之更符合自己的期望。有人说,他正如黑客一般“入侵”政治。

他认为,应当制定国际条约,严禁Stuxnet和Flame之类流氓软件,就像禁止沙林毒气和炭疽武器一样;互联网应分区管辖,某些区域唯有持“互联网护照”的用户方能进入,以防黑客攻击敏感单位,比如核电站等。

如此,网民势必要牺牲一些隐私权利。在他看来,当今社会,广告商、搜索引擎和政府监控无处不在,人们早已失去真正的隐私,网络文化中所谓自由、公开的价值观已退化成乌托邦,“你若想要隐私,除非生活在丛林里或西伯利亚中心。”

他对“脸谱”等社交网站尤为不满,认为那里“自由泛滥”,是“滋生危险行为的地方”,人们不仅可以利用虚假信息扰乱视听,更可能煽动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引发反政府示威。他说:“自由是个好东西,但坏蛋会滥用自由,操纵舆论。”

这些观点与俄政府不谋而合。FSB前局长、现任普京高级安全顾问的帕特鲁舍夫6月对一名记者说,互联网上的外部势力不断制造俄罗斯社会紧张气氛,“外国网站散布各种政治猜测,号召发动未获批准的抗议示威活动。”

正因为观点与当局高度吻合,作为这个国家最成功的技术企业家,卡巴斯基几乎成了俄罗斯互联网各项事务的发言人。他曾在办公室招待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后者则指定他进入俄罗斯的“民主橱窗”——公众院,负责监督议会行为。

猜你喜欢
入侵卡巴斯基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卡巴斯基2016新品开启预售
卡巴斯基企业级产品荣膺欧洲SC杂志权威奖项
卡巴斯基解决方案与Windows 8.1实现兼容
2013卡巴斯基三大安全事件
日媒:美虚伪的中国商品“入侵”论
内地非法卵子被传“入侵”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