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殇

2012-08-21 04:48张家安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呼伦贝尔市煤田

张家安

霍林郭勒市位于科尔沁草原的北端,以绿色能源和旅游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但这座城市已经偏离既定的航向,在煤矿开采、火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的挤压之下,草原逐年退化,利益的攫取却持续扩张。

今年四月到六月,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的专家和摄影师卢广奔赴内蒙,考察煤电基地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天色阴沉、灰尘满天,在市里的街道上,女人们多戴着头巾、口罩和墨镜,全副武装如临大敌,还有人一手捂着嘴一手握着自行车把,胶着前行。而在郊外,管道横行,几百辆卡车24小时不间断地开动,地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塌陷大坑,像被撕裂的伤疤。

霍林郭勒所在的这片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内蒙古草原,在这里成立的蒙东煤电基地是“十二五”煤电基地扩张的重点区域,主要煤区包括胜利煤田、白音华煤田、宝日希勒煤田、霍林河煤田等,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的心脏地带。2015年后,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产煤区。

曾经,这里最美的是草原;现在,草下潜藏的煤毁掉一切。尤其,这里的煤矿属于露天矿,开采容易,风险更小,代价却不轻——初期建厂需要圈地,首先引发了征地问题;一旦开始采矿,牧场环境立刻被破坏,牧民健康受到威胁,牛羊或因污染病死、或被排水渠淹死。牧民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放牧,他们的家当比较少,一个拖拉机就能运走。再回头,一望无垠的天际线已被一排烟囱刺破。

另一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是水。内蒙古草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煤电基地的发展根本性地改变了草原的水资源分配:地下水被工厂抽干;地表径流被水库截断;煤电企业直接投资建设的水坝控制了本来属于整个草原的河流。据呼伦贝尔市水文勘测局透露,与上世纪70-80年代相比,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大部分河流不仅水位下降、流量减少,还发生过断流,其中,伊敏河的流量在2006年减少了近一半。同年,国家重要湿地——乌拉盖沼泽区宣告干涸,原因是其上游的乌拉盖水库实行截流。

这直接导致了植被退化和草原消失。目前,内蒙古草原退化率已经达到了73.5%。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理所、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初,全呼伦贝尔市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98.22万公顷,比80年代增加了188.51万公顷,占全市草原面积的40%。

对能源的渴望吸干了草原的水源,转换为持续现代化的动力,用以给养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但大自然的连锁反应不仅倾覆了牧民的生活,也把灰尘吹进了城市。由于大量湖泊消失,裸露的湖底已经成为北方沙尘暴的重要来源之一。伊和淖尔谷地肆虐的风沙借此一路向南,不仅席卷北京、华北,还深入中原、华南。

草原的伤疤越撕越大,伤害正向四周蔓延,而漩涡的中心——霍林郭勒似乎已经有所意识,地方政府在草原上布置了大批的羊、牛、骆驼、马、狼等已难见到的动物雕塑,它们散布在千疮百孔的草原上,在风吹草低中静止不动,用以提示这里的过去,也预言着未来。

猜你喜欢
内蒙古草原呼伦贝尔市煤田
复兴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巨野煤田沉降监测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守望相助在美好家园”蒙古语歌曲创作笔会在呼举办
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永远的春天”——内蒙古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合唱展演圆满落幕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蒙古草原上织起幸福的网
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观光型家庭牧场的发展研究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