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机械加工》课程的改革与开发

2012-08-24 03:30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加工职业教学模式

张 显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8000)

《普通机械加工》作为我院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之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合作企业(尤其是渝东南地区、三峡库区的工业企业)的交流学习,以及对毕业生的深入调研,该课程按照“校企共育、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施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动态改革,探索了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通的能力评价机制。

1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序化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载体都基于企业的真实零件,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职业情境,对真实零件根据其复杂程度、加工难度、配合要求、加工精度、装夹难度等进行了教学化处理,使学习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加工零件从简单到复杂、操作技能从生疏到熟巧、工作经验由少到多的递进关系,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2 以先进课程开发技术为蓝本革新教学模式

2.1 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每个任务的学习都是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灵活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如表1所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通过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将学习与劳动结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作为学习结果的产品的制作,不但使学生了解了成本,体验了付出,明确了产品的价值,更在经历实践的过程中探询了钳工操作、通用机床加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遵循教育理论,根据当代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接受能力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进相关的工业项目及实例研究,工学结合,创造一个富于激发性及能引起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出发,每一学习领域包含数个项目模块,采用了以“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知识层次性、应用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和掌握。

表1 教学学习表

图1 教学模式

2.2 教学模式的创新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施“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职业能力体系与学历教育体系,职业资格的认证体系与课程体系,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企业文化与课程培育环境相结合,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施“项目牵引、强调实践”为重点的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注重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组织安排教学,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

(3)校企联合,引进企业文化精神。引进企业的6S管理来加强学生的素养,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班前会是学生各抒己见、总结经验教训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表达沟通能力。

3 引职场环境整合教学目标

《普通机械加工》以普通机床加工操作、钳工操作的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培养。

3.1 与本课程相关的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能力目标

3.2 目标设计思路

(1)设置任务。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任务驱动、进阶式的项目工作序列。

(2)创设环境。引职场环境入课堂,创设支持项目工作的技术与资源环境,营造真实性的职业环境。

(3)角色定位。由从前的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演变成为企业车间主任—企业员工,并且由学生“变成”的企业员工中还选出组长及组员,模拟真实的企业场景和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主控制学习。

(4)评价总结。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对工作成果作实证性考核评价。将真实结果和过程与预期的理想结果和过程对比,总结项目工作,反馈信息。

4 用现代教育理念为支撑更新教学手段

4.1 “转移”课堂法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教学课堂从传统教室转移到教学车间(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和实物直接接触,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时,首先让学生将自己使用的刀具和新的刀具进行比较。认识刀具的磨损程度,在训练刃磨刀具的过程中认识车刀的基本构成和几何参数,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4.2 “教学做”一体化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只讲够用的知识,并且是穿插在实践过程中讲。例如:在学习“车削加工”时,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动机床,认识刀具以及机床的结构和运动,然后由教师传授必需的知识以及各种加工方法,接着再由学生在车床上训练各种加工方法。

4.3 头脑风暴法

课程教学中,将加工过程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集体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4.4 自主学习法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以行动为导向,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式、讨论式的学习。例如:在学习CA6140型车床传动系统时,学生观察车床传动系统,要求学生结合查资料的方式分析车床的传动链及级数,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迫使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显著。

4.5 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基础较好的同学参与创新制造、技能大赛,通过课外创新与技能比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此外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等行业相关的展览、会议,现场教学,活跃气氛。

5 依托第三方认证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够用的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从而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做法,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作为参考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具体组成如下: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队协作、安全文明生产等占期末总成绩的15%;职业资格考试的理论知识考核占35%:职业资格考试的操作技能考核占50%。该考核方式引入了第三方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认证,更能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6 结语

课程的改革与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普通机械加工》课程将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就业单位的意见以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综合起来逐步地去完善,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力争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企业的要求,满足行业的需要。

[1]赵月娥,魏康民.精品课程《机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5):131-132.

[2]何燕,伍爱元,安红战,等.“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118-119.

[3]汪晓云.《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4-77.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王晓霞.《普通机床加工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42-44.

[7]冯涓.《数控机床加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教育,2009,(9):54-55.

猜你喜欢
加工职业教学模式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