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文化消费的诱发机制看青春片

2012-08-30 11:52杨迪
电影评介 2012年12期
关键词:青春片大众文化群体

[摘要] 电影消费是青少年文化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也是电影消费的主体,青春片又是青少年观影的主要类型。需要是文化传播的动因,决定了文化的生产。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青少年群体也是这样。

[关键词] 文化消费诱发机制青春片

一、需要——补给精神的食粮

需要[1]是文化传播的动因,决定了文化的生产。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青少年群体也是这样。

1.基于猎奇心理而产生的文化消费需要

在审美取向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方面,青少年具有明显的感性冲动特征。这种感性冲动主要是由青少年无意识的生理需求所引发的一种青春的躁动和对信息的非理性迷狂,因此,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易受暗示、善于模仿的时期,而当大众文化提供了迎合他们的文化商品后,青少年的这种带有冲动色彩的信息需求便得到了满足。所以当下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了以下几种特点——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内容上求新求异,在需求上强烈多变。

美国批判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曾对青少年观看电影做出过如下的描述: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了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将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在他们设法表现这种老练,并以外露的确信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犹疑时,他们遵循的‘与其说是……他们谨小慎微的父母的生活方式,不如说是……自己周围的另一种世界的生活。”[2]

在这一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模仿电影明星”,体验“自己周围的另一种世界的生活”,便是一种信息的获取过程,他们希望通过观看电影,模仿明星们的言行举止来追赶时尚的潮流,增强自己的信心,以掩盖对生活的疑惑。而青春片往往云集了众多青少年偶像,在题材上所反映的也都是青少年所熟知的生活,所以相比其他类型,青春片更容易得到青少年的支持和喜爱。其实,青少年文化消费在意义需要方面的根源,是期待着这样的一种信息交流——满足青少年自身对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的需要。

2.基于发泄情绪和解决冲突而产生的文化消费需要

“很多情况下,成人社会往往将青少年定义为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存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他们自我选择、自由发展的权利。但是,社会或者家庭却又经常期待青少年能够扮演成人的角色,实现其没有实现的理想与愿望。这种地位与角色期待之间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现实发展的窘境以及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冲突。”[3]而人是社会中的人,具有对社会关系的依赖性,离开了社会关系,人会处于社会资源的匮乏状态,这种状态反映在人的心理中就形成了社会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安全的需要、自我满足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等。所以,身陷窘境与冲突中的青少年,往往都会寻找解决冲突或发泄情绪的出口,而这些出口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因为大众文化具有流行性,对于青少年而言相对触手可及,所以他们通常在大众文化领域内找寻解决之道,电影便这样走入了青少年的视野。

观看电影,可以使青少年在遭遇情感焦虑时获得一种心理慰藉,这种积极的发泄出口可以缓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所引发的心理失衡,如孤独、挫折、绝望、妒忌等等。通过故事危机的产生、发展和解决而在观影的“梦境”中经历一次“治愈性”的心理体验,而这种“治愈性”的心理体验会随着青少年观众对影片的回味而具有某种延续性的特征,所以在影片结束时,青少年观众往往会带着被“治愈”的精神状态,继续投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层级结构中,他们往往处于边缘地位,而这种边缘地位则几乎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话语权和自决权丧失殆尽,于是他们就更加需要获得某种认可或赞誉。而有时,商品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物质功能,而主要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因此,可能占有某一商品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外在的认可或赞誉,使消费者沉浸于某种文化或氛围中。于是,青少年的“追星”行为便应运而生。在一种失去理智的集体狂欢中,与其说是青春偶像的个人魅力让青少年迷失,不如说是各种“粉丝团体”对青少年的身份认同,让青少年找到了归属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青少年可以在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与规训中获得一个自说自话、自我满足的意义空间。”[4]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可以获得一种群体力量的支持,以逃离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孤独。青春片中众多青春偶像的现身往往成为青少年观影的原因所在,于是,电影在某些时候也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大于主题意义的文化消费品。

二、认同——“社会化”的预演

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根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同主要表现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受众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在个体意义上,是自我认同的贯彻和表现;在群体意义上,是社会认同的贯彻和表现。[5]

在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层面上,英国社会学家福纳斯(Johan Fornas)曾指出:青少年群体处于正在成为成人的状态,是人生的变动和转折最大和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群体的认同是人生阶段一个十分特殊的认同——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特点,就是建立基本的社会及自我认同、自我的角色定位,为进入成年期后认识自己的角色及需要担负的社会角色而做准备。福纳斯在这里所说的“为进入成年期”“做准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指的是“年轻一代按照已有的社会规范和前辈期望承担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6]——一个“角色学习与认同的过程”。所以,青少年进行的部分文化消费,其实质便是一种以获得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为目的的体验消费。青少年往往都怀有进入或融入成年人社会的急切渴望,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坏境下,大批青少年渴望在文化消费中,预习和练习成年人的心灵历程,以便为社会生活做好充分准备。而电影则以其直观的视听表现方式,为青少年群体有效地提供了意见领袖,作为他们认同模仿的蓝本,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一种持续的社会心理的稳定感,使他们知道自己正走向何处,实现青少年内在和外在的一致和统一。

另外,在社会认同的层面上,电影本身所引发的群体内部交流,“不断提供着需要、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塑造着青少年群体的认同”[7]。具体而言,一部影片在上映后会塑造出一个讨论群体,形成一个外在的“社会分类”,而参与其中进行讨论的青少年会对自身产生一种身份的认同,即“群体认同”——群体所属成员在主观上具有的群体归属感。由此,这种在身份和地位上具有区别性意义的符号群体,便成为一个“类社会”的存在,在青少年步入社会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惊醒预演和练习的交际平台,为之后青少年真正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注释

[1]此处“需要”的定义参阅王宁:《消费社会学》,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主要是指人们因自身生理或心理的匮乏状态而产生的多种冲动和心理倾向,是自然因素、生理因素、主观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人的行动的驱动力,可分为物质需要、社会心理需要和意义需要。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5页。

[3] [4]班建武:《流行文化与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青少年研究》,2009年第5期。

[5] [7]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01页。第193页。

[6]花建:《寻找自己的风景——当代青少年文化消费心理漫论》,《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第5期,第3-7页。

作者简介

杨迪,中国传媒大学10级电影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青春片大众文化群体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