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查研究

2012-08-30 16:53宋金美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2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定位运动

宋金美

[摘要]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研究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现状,剖析了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研究目的

我国的运动训练专业始创于1957年,经过多年的完善, 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专业。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势必要求运动训练专业教育的各项建设更加完善,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它规定了运动训练专业应培养具有何种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人才。有必要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思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调研对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体育学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二是具有运动训练专业招生权。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及有关高校运动训练培养目标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专家访谈法

对13所不同层次院校的专管教学的领导进行访谈,了解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修改情况。

2.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总结等逻辑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变迁

为了确保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新时期需要,教育部于 2001 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原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将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等方面的高级人才。2009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修订。最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运动训练与教学和体育和外事专门人才。

2001年修订后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等方面的高级人才。2009年修订后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运动训练理念,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胜任专项运动的训练、科研、竞赛和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新颁布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比原培养目标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相对更为明确,较好的体现了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人才为体育发展服务的多元化特点。

3.2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接受调查的13所高校中,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教练员;上海体育大学是培养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以及运动训练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武汉体育学院是培养从事运动竞技、训练、教学、管理和竞技运动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东北师范大学是培养具有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知识、实际训练能力的各运动项目教练员和教师;福建师范大学是培养能胜任各级各类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河北师范大学是培养高校和各级体校,中、小学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为主;华东师范大学是培养能胜任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级业余体校、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华南师范大学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水平和较强的运动训练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是培养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方面的人才以及专业队教练、公安、武警等特殊专业教练;辽宁师范大学是培养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山西大学是培养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河南大学是培养能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体育科学研究与竞赛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苏州大学是培养能从事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科研以及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从这13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分析,我国各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来自于各个高校对于自身的定位。

北京体育大学由于自身在体育领域的地位与特殊性,培养目标就非常直接、单一。其它体育院校在与国家体育总局脱离直接关系后,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实际上并没有离开运动训练,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表现出运动训练领域内的多元化态势;对于师范类高校,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建设,在体育教育领域拥有其它院校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培养目标上表现出多目标体育专门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极少师范类院校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没有展现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综合类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介于运动训练与体育教育之间,缺乏自身的强势,表述模糊。

3.3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因素

在专业教育方面,培养目标的定位属于核心的问题,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3.3.1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更能够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需要实现“奥运金牌战略”,一方面需要快速、大力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大众健身体育。社会对于体育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作为核心环节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需求复合型、一转多能型的体育人才。社会发展对于体育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势必影响到培养目标的确定与完善。

3.3.2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

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要求提供体育专门人才的高校及时、灵活的改良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的变化。一是培养更加实用的专门人才;二是提高培养质量;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不同需求。

3.3.3不同学校的各自定位

学校的定位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主要包括发展方向、角色、特色与优势。准确的学校定位能够使学校资源得到合理的流动与使用,最终为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一个务实、客观的基础与平台,能够保证培养目标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学校自身的定位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

3.3.4师资力量强弱与生源基础的高低

培养质量高低与两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一是师资力量强弱;二是生源基础的高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务实,等否得到实现,在课程体系确定的前提下,二者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在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统筹考虑四个影响因素,在自身定位准确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4.2 我国体育院校类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主要问题是过于单一化;师范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势与特色不明显。建议运动训练专业以为奥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全民健身培养各类体育人才服务为指导思想,拓宽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3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不同学校的各自定位、师资力量强弱与生源基础的高低。建议提高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灵活性,审时度势,完善与改进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定位运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难与易
不正经运动范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