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印度最南端 看文明大杂烩

2012-09-01 08:26
环球时报 2012-09-01
关键词:印度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宇同】巍峨壮观的彩色神庙,蓝天白云下的椰林稻田,车行海岸公路时窗外掠过视线的教堂一角……回到新德里,南印度的种种美景仍不时萦绕在我脑海中,犹如一个甜美的梦境,那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相处融洽,演绎着文明和谐的交响曲。

印度的“达罗毗荼”

在地理上,南印度指的是位于德干高原以南的锥形半岛,它的中心地带是高原,被东、西高止山脉两边包夹,群山之外则三面环海,西临阿拉伯海,南面是印度洋,朝东则是孟加拉湾。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中的“达罗毗荼”指的就是这里。印度南部居民的日常语言,不论是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卡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还是图鲁语,绝大多数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南印度美丽的自然风光,特殊的历史传承了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在历史上,印度南部曾被不同的王朝统治过。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提及过的南印王国就有案达罗国、珠利耶国、达罗毗荼国、秣罗矩咤国等十几个。印度历史上,无论是武功卓绝的阿育王,还是莫卧儿王朝的历代雄主,都没能完全控制这一地区。随着16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葡萄牙人、法国人、荷兰人等曾在南印度留下印痕,而第一个完全控制南印度局势的,则是英国人。

宗教与文化融合像油和水

南印度有深厚的印度教土壤,但因其沿海,欧洲殖民者来得早,比北印度更加深受欧洲各国殖民文化影响。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城市庞迪切瑞,城区被贯穿南北的圣雄甘地大街分成两部分,东部沿海区域欧式建筑和教堂随处可见,鹅卵石与细沙混合的姜黄墙壁,白蓝相间的地中海建筑风格,法文的街牌路名,漫步其间仿佛置身地中海边的马赛。

金奈和科钦这样的大城市亦然,城中多是星罗棋布的欧式建筑,街道上汽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自行车、行人,或许还有漫步的牛,都奋力往各方向挤,所有带喇叭和铃铛的交通工具都使劲鸣响,还有鼎沸的人声……汽车尾气、路边摊印度小吃的香味、路人的汗味儿,种种味道直往鼻子里钻。印度,是个充满矛盾和多样性的地方,除了喧嚣的都市,也有喀拉拉邦沿海村落的教会学校和蓝天白云下的椰林稻田,又能让人体会到天堂般的宁静与悠闲。

与印度北方的泰姬陵同样闻名的马杜赖米纳克希神庙,是南印度的名胜。南印度的宗教与文化的融合不是水乳交融式的,更像是水和油,彼此混在一起却又独立存在。南印度的公交车和三轮出租车,挡风玻璃上各路神仙齐聚,耶稣、佛祖、湿婆神、象头神常被并排贴在一起。在阿勒皮附近的小岛上,我发现了一座“四教合一”的路边小庙,庙顶绘着天主教的十字架、印度教的奥姆和伊斯兰教的星月标志,神龛中端坐的是佛像,佛像前供奉的则是印度教的油灯……看似矛盾的种种在南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完美地和谐存在。当地人包容性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相处融洽,穆斯林跟印度教徒经常比邻而居。

沟通成头痛问题

南印度的食物味道没有北印度那么辛烈,庞迪切瑞的牛排、喀拉拉海滩的海鲜等被外国游客视为印度美食中的上品。

南印度的男人大多不穿裤装,在腰间围一条长及脚踝的格子布或单色布,劳动时就把“裙摆”塞到腰间,变成齐膝的短打扮,放下来就成了礼服,一衣多用。女性穿着花哨,西式牛仔裤、各色纱丽、穆斯林的黑袍,让人眼花缭乱。

在南印度也有令人头痛的事。南印度各邦在人文大融合中始终追求着当地文化的自立,特别是地方语言。当地会英语的人和会印地语的人同样稀缺,特别是在长途汽车和火车上,与人沟通十分困难。

当地政府推行的地名“去英语化”让我在登上长途车前慎之又慎,唯恐踏上“歧途”。当地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两个以上的名字,即殖民时期的英文名字和现在用当地语言起的名字:比如金奈原来叫马德拉斯,庞迪切瑞现在的官方名称叫普度切瑞,“软件之都”班加罗尔正式名称叫班加鲁鲁。令我生出“绝望”之感的是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特琅的现用名———“Thiruvananthapuram”,共18个字母,勉强音译成中文是“提希鲁凡纳塔普拉姆”,在印度生活多年的我从来没能流畅地念出这个名字。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最高警察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印度数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印度现在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