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产业化保护之路

2012-09-06 03:52李文明
当代贵州 2012年14期
关键词:凯里银饰黔东南

文Ⅰ李文明

走产业化保护之路

文Ⅰ李文明

2012年,深圳文博会,黔东南州组织了200多人的庞大阵容参加,签约超过300亿元。在黔东南州签订的41个项目中,80%以上都是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实践再次证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是黔东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后发的力量。如果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都能落地,它将对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其独特性和原生性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具人无我有的唯一性。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民族服饰制作业。这一行业的人力技术资源在我州蕴藏堪广,苗、侗、瑶等民族的妇女几乎人人能织善绣,黔东南苗侗服饰已被众多省区的演艺界择取而用之 。

银饰煅制业。这一行业尤以传统的银饰煅制加工为主,发展潜力巨大,雷山、台江、黄平等地的众多银匠村,银饰制作专业户数以千计,这些传统银饰加工技术,早已延伸到全国各地,仅凯里地区的银饰加工,其成品已初俱规模,已向产业化发展。

苗、侗民间建筑营造业。黔东南独有的鼓楼、花桥、吊脚楼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多年前就开始输出劳务技能,深圳民俗文化村,上海民族文化园,清镇红枫湖民族村,北京野山坡苗族文化园等特色村寨建筑,都留下了黔东南苗侗建筑艺人的足迹。2006年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黔东南苗族村寨》、《黔东南侗族村寨》,更是使苗侗民族建筑营造技艺,闻名远近,声震遐尔。

民族艺术演艺业。这是我州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如何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激活旅游演艺产品市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像《印象·刘三姐》和《云南映象》等经典案例,其市场反响超乎寻常,海内外好评如潮,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公演至今业绩不菲。可以看出,依托于山水胜景和人文风情,向旅游者展示的旅游演艺产品市场大有可为。比如依托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天下西江》就可以尝试这一途径。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综合运用黔东南表演艺术的各个门类品种,将黔东南的民间传说、经典民歌、民族风情、山水胜景等自然和人文元素创新组合,创造富有特色的黔东南演艺产品。

传统民族餐饮业。以凯里亮欢寨、侗寨楼、侗家寨为代表的特色风味餐饮,生意蒸蒸日上。从江香猪、下司野鸭、凯里酸汤鱼叫响远近,吸引了四方食客。

民族传统竞技业。凯里芦笙节上举办多年的斗牛大赛、麻江斗鸡赛等传统竞技项目,虽说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但其潜藏于其间的产业潜能早为有识之士注目,其产业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民族传统工艺品业。如黄平苗族泥哨、侗族地区的根雕等,在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旅游工艺品大赛上,黔东南州众多的传统工艺纪念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引领市场,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力军。2007年,一方名为“斧钺天成”的思州石砚在网上炒得火热,价格已超过2万元即是证明。

民族原生态艺术品音像出版业。黔东南原生态民族传统艺术众多项目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巨大的国内外潜在市场,无疑是黔东南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不容忽视。

如果上述独特的优势资源能与旅游深度结合、与产业深度结合,定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定能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黔东南州主动推出文化产业项目和寻找文化产业投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走产业性保护之路,定能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作者系黔东南州文化体育和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凯里银饰黔东南
遇见黔东南
高浮雕银饰
这里有一枚“金钉子”——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
诗书画苑
银饰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大器早成
变脸 凯里·欧文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Review of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