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012-09-06 06:48柳秋月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含泥量矿料矿粉

柳秋月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1 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方法

1.1 材料要求

1.1.1 应力吸收层用改性沥青

(1)应力吸收层改性沥青SBS沥青改性剂掺量不小于8%,同时满足Superpave沥青胶结料PG76-28的要求,具体指标满足表1所示规定。

表1 应力吸收层改性沥青质量要求

(2)沥青储运站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应将应力吸收层改性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在使用期间,储存沥青的沥青罐或贮油池中的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高于180℃,经较长时间存放的应力吸收层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1.1.2 应力吸收层集料

(1)用于应力吸收层的粗集料为机扎碎石,用于加工集料的源石料的有关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定要求,同时加工的成品集料技术指标也必须满足规定,集料规格按给定的要求生产,各碎石厂按规定的级配范围根据碎石机的型号选择振动筛,如生产的级配不满足规定,应对振动筛进行适当调整。

表2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

(2)根据应力吸收层的级配设计特点,推荐采用以下的集料规格,生产的集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当生产的集料不符合规格要求时,但与其它材料配合后的级配符合应力吸收层的级配范围时,经指挥部批准,经中心试验室认可后也可使用。

(3)应力吸收层集料按下表规格采用。

(4)应力吸收层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5)应力吸收层所用细集料采用天然中砂,天然砂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应力吸收层中天然砂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30%。

表3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

表4 应力吸收层细集料质量要求

表5 应力吸收层用天然砂规格

(6)集料质量管理与检查。集料质量管理分四个层面。

(7)驻厂监理日常工作

①控制含泥量和含尘量。下雨天不能开山炸石,片石必须剥除泥土,禁止含泥石料进入碎石机。0~3细集料中0.075 mm颗粒通过率宜小于10%,为此碎石厂应配套除尘设备,并定期检查,使其正常工作。

②控制杂岩含量。水锈岩(黄色)、风化岩及其杂质等必须剔除。

③材料堆放。不同规格材料分隔堆放,不得混堆,并避免材料离析。

④定期检查筛网规格、有无破损,夯锤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⑤每车发送材料确认合格后,方能签字。

(8)施工单位控制进料质量

①堆料场地必须硬化,并顺利排水,不同规格材料严格分隔堆放,不得混杂,每一规格料应分层堆放,每层高不超过1 m,汽车紧密卸料,用推土机推平。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向下卸料,减少材料离析。

同一规格料应来自同一个料场,当来自不同料场时应保证材料级配基本相同,严格控制材料变异性。

进场材料必须避免离析和变异性,细集料应有防雨措施。

②到达工地的石料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卸车,a有驻厂监理签字,运输车牌号。b目测含泥量,杂岩含量,粉含量,材料规格是否合格。

施工单位每天必须检测进厂材料含泥量和砂当量,不合格者,一律清场。

③材料检测按指挥部有关规定执行,当材料发生变化时进行全套试验。

(9)监理单位控制材料质量。

①驻场监理每天巡视场内材料质量,主要内容为含泥量、杂岩含量、粉尘含量、材料规格及堆放等,并有针对的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一律清场。

②材料检测按指挥部有关规定执行,当材料发生变异时,应进行全套试验。

1.1.3 填料

(1)应力吸收层用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此外,为增加骨料和沥青的粘附性,掺加消石灰作为抗剥落剂,要求为Ⅱ级以上钙质消石灰,用量为矿料总量的30%,并在矿粉生产同时掺加。

表6 应力吸收层用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

表7 应力吸收层用消石灰质量要求

(2)不准使用回收粉尘作矿粉。

(3)质量控制。矿粉质量控制分四个层面。

(4)矿粉生产。工程矿粉采用石灰岩经加工得到的矿粉。

(5)进场矿粉必须经过驻地监理,施工单位检测合格才能泵入贮仓,检测不合格者全部清场,材料检测按指挥部有关规定执行。

(6)对于袋装矿粉应建库存放,并保持干燥,防止受潮影响生产,对于散装矿料应贮存在密封贮存罐内。

(7)不定期抽检

指挥部中心实验室对使用的矿粉不定期抽检,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时,将使用材料全部清场,所铺路面全部铣刨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并对监理单位进行处罚。

1.2 配合比要求

(1)应力吸收层旋转压实后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如表8。

(2)应力吸收层矿料级配范围必须符合表9的规定。

表8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技术指标

表9 应力吸收层矿料级配范围

1.3 路面准备

如应力吸收层铺筑在找平层上,应喷洒0.2~0.4 L/m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如应力吸收层直接铺筑在打裂后的原有路面上,应按规定喷洒透层油和撒布石屑。如铺筑在不打裂段,应喷洒0.3~0.5 L/m2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

2 应力吸收层质量控制

(1)材料验收.施工前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要求每种集料要有大于20个筛分记录,以便生产级配控制。

(2)现场拌和配方经实验验证后方可使用,未经允许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现场拌和配方需经技术人员书面修改方可生效,若材料变化,需重新制定新的现场配方。

(3)现场拌和级配与生产配合比级配间的偏差(水筛)最大如下。

筛孔尺寸/mm 最大公差/%2.36 4.0 0.075 1.0

级配中天然砂的调整应限制在用量的5%之内。空隙率偏差要小于0.5%,矿料间隙率偏差小于1.0%,沥青含量偏差小于0.3%。

(4)反射裂缝吸收层的设计厚度为20 mm,必须保证该厚度作为最小厚度。

(5)不提倡钻孔取样,施工过程中要配备核子密度仪.施工前应用压实试件对核子密度仪进行校正。

4 结束语

应力吸收层作为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在各高速公路都得到较广范围的应用,具有推迟反射裂缝产生、防水等性能。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S].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S].

猜你喜欢
含泥量矿料矿粉
矿粉质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基于强度特性的超细矿粉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Acute salbutamol toxicit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case report
高速气流破拱清堵技术在某铁矿选矿厂的应用
解析市政工程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
布料溜槽结构对料流轨迹及高炉顺行影响研究
矿料中有害元素影响的检测与控制
细集料含泥量对C30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影响研究
相同流动度下含泥量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石粉对水泥-矿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