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干预

2012-09-07 03:29李自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阵发性持续性房颤

戴 玲 李自莉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 215004

心房颤动(AF)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而阵发性房颤(PAF)则是慢性持续性房颤的早期表现[1],笔者深入分析了178例对不同年龄段PAF患者的临床特点、护理干预和诱发因素等,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于2007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17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女 66 例,男 112 例,平均年龄(65±11)岁(43~95 岁)。可随访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或心电图可证实房颤的发作。根据年龄分为三组:A组70例,年龄<60岁,男39例,女31例;B组74例,女26例,男48例,年龄60~79岁;C组34例:女 10例,男 24例,年龄>80岁。

1.2 方法

仔细询问所有患者的疾病史,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大:女性左房内径在34 mm以上,男性左房内径在35mm以上;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12~7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做一记录,若房颤发作 >3个月,即认为已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

2 结果

2.1 基础疾病

本组170例确诊有心房颤动基础病因,占95.5%。其中冠心病86例,高血压39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3%、21.9%和 11.8.%,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和特发性心房颤动各8例(各占4.5%),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先天性心脏病各4例(各占 2.2%)。

2.2 房颤发病诱因

178例房颤患者中无明显诱因发作26例(14.6%),有明显诱因发作152例 (85.4%),最常见的诱因中从高到低依次为疲劳、情绪起伏较大、感染发热和心肌缺血等。

2.3 比较患者不同年龄组房颤发作时的症状

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和头晕等为本组房颤的症状。C组大部分患者无症状(55.9%),与 A组的 4.3%比较,无症状的患者相对较多(P<0.001)。而A组和B组心悸、胸痛的患者远远多于C组,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患者房颤发作时症状的比较[n(%)]

2.4 房颤患者的随访情况

在随访期末,患者中A组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所占比例为26%,B组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所占的比例为35%,C组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所占的比例为57%,结果表明,年龄越大,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的可能性会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病因复杂,心房颤动发生的同时会伴随有其他疾病。近些年来,心房颤动的病因学有了新的变化,风湿性心脏病有了大幅度地减少,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本组患者也以冠心病、高血压较为多见,积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这些基础疾病,可以使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得到有效地纠正,减少心房颤动发作次数。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85.4%)的房颤发作的最常见的诱因中从高到低依次为疲劳、情绪起伏较大、感染发热和心肌缺血等,说明患者的健康行为对心房颤动的发作有一定的影响。患者的自觉症状随着年龄越大,可能越小,C组与A组比较,自觉症状有了大幅度地减少,原因是对症状相应的敏感性与年龄大变差有关,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也容易掩盖房颤的症状。年龄越大,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的可能性会增大,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多出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等有关。

4 综合护理干预

4.1 病情观察

4.1.1症状观察 C组与A 组比较,患者中能自己察觉到有症状的大幅度减少,原因考虑与全身敏感性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较差,且合并多种其他疾病掩盖病情有关。因此需要对个体化护理实行有针对性,各项生命体征需动态监测,同时加强病情监测的力度。

4.1.2用药观察 由于抗心律失常药都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所以需要对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行仔细的观察,在患者用药的各个阶段严密监测心电血压变化及电解质、血糖、血脂等相关检验指标。护士熟练掌握给药途径与方法,严密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对保证患者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1.3并发症观察 房颤常见并发症有脑供血不足、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缺血等,护士应重视患者主诉,注意观察患者意识、活动能力、肺部啰音、水肿、尿量及肢体局部皮温、颜色、有无麻木、肿胀等情况。

4.2 心理护理

心脏是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易受心理活动的影响[2]。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应做好心理评估,PAF易反复,患者大意或不在乎,如果我们及时介绍疾病的危害性,提高其对疾病重视程度,就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发生;另外在护理中要和患者多多沟通和交流,举例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给予安慰和鼓励,让其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3 健康教育

除与基础疾病有关外,房颤的发作还与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有关,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通过讲解、示范、举例、宣教卡片等多种方式指导患者PAF的相关知识,随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针对不足,反复进行个体化教育。对AF病人健康指导时,除了要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还应指导患者基本的自护技能[3],指导并教会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测量心率、脉率、血压的方法。

本次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PAF的症状变得不典型,且易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因此对PAF患者应加强临床观察,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尽最大努力降低患者房颤的发作和病死率并减少转为慢性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

[1]陈晓丽,王红宇,张红宇,等.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时限分析指数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11):836-838.

[2]程春东,曹庆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早期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1,32(17):3582-3583.

[3]沈莹,白海燕,袁晓静,等.对心房颤动病人实施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27-230.

猜你喜欢
阵发性持续性房颤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预防房颤有九“招”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