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

2012-09-07 10:40鄢维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顶岗毕业设计选题

鄢维峰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

鄢维峰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为例,阐述了对本专业毕业实践环节中顶岗实习的准备、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安排、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看法与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环节;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改革

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是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当前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就业难更是社会上一个敏感的热门话题,也是困扰了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及毕业生的一个大难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这种环境下采取何种有力措施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实现“零距离就业”,是每个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职业教育如何让“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很多高职院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学生临毕业前设置了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一般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使学生受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岗位中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的初步职业训练。但当前高职院校毕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因教学周期长,学生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存在毕业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乃至学生“放羊”的现象,特别是建筑施工类专业,因工作条件和产品的不固定,很难实现集中顶岗;另一方面,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而忙于找工作,对本教学环节缺少热情,指导教师亦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就业岗位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全部覆盖,指导缺乏系统性,囿于平时教学工作,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从而使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诸如此类问题,严重桎梏了高职院校土建类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因此,高职院校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为例,重点阐述本教学环节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与答辩工作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成绩的考核,以及顶岗实习的布置、实施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希望能在这方面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毕业生,以土建施工现场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为主。我们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的目的始终是围绕专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展开。因此,我们将毕业设计与答辩基于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进行布置和安排。

一、准备阶段——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学生顶岗及就业实际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专业理论知识较薄,但对其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要很好地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顶岗及就业岗位的实际相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就应具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

当前,随着建筑、房地产行业的逐步转型,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近几年我们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回访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管理人才为主;二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或职称(目前企业非常青睐持有一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熟练技术人员)。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仍然以项目施工员为主,占到毕业生总数的近七成。施工员工作职责如下表:

?

掌握了这些具体情况,我们的设计课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我们在学生第五学期就将这些具体情况通过就业指导、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岗位职责教育)等课程,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告诉学生,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本专业就业区域的产业背景及所面临的就业前景有个预期规划。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采取“分组管理”及“分流制”原则

学生根据自己的顶岗岗位需要或求职意向、学习兴趣,自由选择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测量、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检验、建筑工程资料制作与整理等方向性毕业设计题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土建类企业顶岗受到实习项目分散,实习环境复杂,实习工地的安全设施参差不齐,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差异等很大的影响,土建类企业一次接受顶岗学生人数有限,因此,我们在学生第五学期的前半段,一方面就业办紧密联系校企合作单位积极推荐学生集中顶岗,学工办广泛收集社会用人企业需求,安排学生分散顶岗;另一方面往届毕业生积极协助,学生主动寻找顶岗企业,校内指导教师考察审批,安排学生分散顶岗。就业办、学工办、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将每一位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落到实处。学生进入实际顶岗岗位,即要求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本人岗位要求拟定毕业设计的选题,报校内指导教师及所属系审批。

对于部分还未落实或有其他意向的学生,则要求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和学习兴趣,按照《毕业设计与答辩》课程标准确定的方向性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在此也鼓励学生在专业的范畴内有创新。学生本人及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多方联动,将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顶岗或就业岗位相适应,校内指导教师按学校规定的顶岗时间一个月内收集汇总本组学生选题,审核并指导开题。

三、顶岗实习过程控制——集中检查、下企业调研及学生座谈相结合

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巡查,或者借助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答疑。为避免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放羊”现象的发生,保证教学质量,教学系部安排进行三次集中检查与学生座谈。

第一次:每年12月中旬进行,顶岗实习情况摸底会。主要针对学生初次接触社会工作实践,进行必要的座谈及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实习单位落实情况、毕业设计开题与完成情况、顶岗实习报告书填写情况及批阅等)大排查,布置第一阶段指导教师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

第二次:来年3月下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会。主要以学生毕业设计答辩会为契机,针对学生顶岗4个月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实践问题、工作体会进行座谈及学生顶岗实习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填写情况及批阅),布置第二阶段指导教师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期一个月的教师下企业调研工作。

第三次:来年6月中旬进行,顶岗实习情况总结会。主要针对学生顶岗期完成后的实习收获及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座谈、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批阅及总评、督促学生资料的归档。

在此基础上,为做好学生现场顶岗情况的监督管理,并结合下一届本专业新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市场调研的工作,要求教研室、校内指导教师及毕业班学生辅导员进行二次全面下企业调研与顶岗实习检查工作:第一次:每年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上旬;第二次: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及时全面下企业对本组学生进行指导,鼓励指导教师送教上门,并按相关制度办理派车或车旅费报销手续。

四、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按学生选题分组进行

学生返校,根据不同的毕业设计选题,在不同的小组进行毕业答辩,分为建筑设计组、建筑施工组、工程监理组、工程预算组、工程测量组。

答辩程序严格按照每人5-10分钟成果展示汇报,5分钟答辩及答辩后专家意见跟进。答辩成绩按照指导教师根据指导情况给出过程成绩(60%)、教研室安排评阅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质量给出评阅成绩(30%)及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不同答辩小组给出答辩成绩(10%)。

五、顶岗实习考核——量化考核指标、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

当前建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转变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建筑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价值观,成为现代建筑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在学生顶岗前,量化考核指标,顶岗完成后要求企业指导教师按照学生顶岗期间个人品格、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纪律性及创新意识五大方面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给出学生顶岗成绩。

(见附表)

六、结语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已进行了两年,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通过两年的实践,笔者觉得顶岗实习过程与毕业设计有机地结合,以学生顶岗及就业为导向,既满足“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时时“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又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普遍学有所获,同时也达到了学生、企业及学校“三赢”的效果。总之,我院通过此项改革收效显著、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

附表:

G718.5

A

1673-0046(2012)8-0062-03

猜你喜欢
顶岗毕业设计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