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格语义三角与乔姆斯基的语义观

2012-09-07 10:40刘鑫鑫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乔姆斯基弗莱所指

刘鑫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弗莱格语义三角与乔姆斯基的语义观

刘鑫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语义学中外在论与内在论之争由来已久。本文首先回顾了作为外在论代表的弗莱格语义三角理论,然后通过例证批驳了语义三角的致命缺陷,最后介绍了乔姆斯基的心智内在论——乔氏的语义观是建立在内在论基础之上的。

弗莱格语义三角;乔姆斯基;外在论;内在论

语言内在论与语言外在论的分歧由来已久。在语义这个语言学范畴,也同样存在着外在论与内在论的争论,这个争论是语义理论诸多学派间的一个根本区别。论文首先回顾了作为语义外在论代表的弗莱格语义三角,语义三角在语义界有着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但随着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内在论的提出,这对传统的语义三角是个挑战。语义三角中所说的意义是固定的、外在的认知模型,但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智内在论者认为意义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认知感受,意义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是与生俱来的。论文在批驳了作为外在论的语义三角的基础上,介绍了乔姆斯基的语义内在论理论。

一、弗莱格的语义三角

根据弗莱格的理论,符号、意义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可表述如下图所示,即通常所说的弗莱格语义三角:

图1 弗莱格语义三角

弗莱格在批评先前的理论——指称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语义三角模式。意义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常见的意义理论有指称论、观念论、行为论、使用论、情景论、真值条件论等。其中,指称论认为语言符号与其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指代关系,名称指称对象,句子对应于情景和事件,这样指称论就把词句与其所指事物及其间关系视为意义。指称论的代表人物罗素曾提出“意义即指称”的著名论断。然而,这种指称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并非所有的词语都能指称;同一词所指可以不同;并且不同词语可以指同一对象。为此,弗莱格指出符号和所指之间还应存在一个心理层面,这个层面即语义三角中的意义(sense):话语与现实中的物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心理层面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由此,弗莱格就把意义和所指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他指出,意义是词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概念,是所指的基础,语言表达通过意义间接地与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对应。弗莱格的语义三角核心理论表现在:他认为意义不在人的个体中,而是游离于个体之外,存在于某一社团并为该社团的成员所共享。

弗莱格之所以对语义结构持这种观念,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相对界限明确的科学语言,自然语言具有不完美性。在科学语言如“化学语言”中,H2O这个语言符号的所指就是一个确定的实体。任何可化学分解为个两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物体都是H2O这个符号的所指。而日常语言中,英文water在不同的语境下可指雨水、河水、海水、矿泉水,甚至尿等多种意义迥然不同的所指。如此看来,没有一个对应于符号water的明确固定所指,没人能够精确表达人们识别water时所凭借的意义(sense)是什么。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John Taylor于2000年4月在苏州大学外院所举办的认知语言学讲学班上举的一组关于window的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to install thewindow(整个窗户)

tositin thewindow(部分窗户)

to paint thewindow(仅指木框)

tobreak thewindow(仅指玻璃)

toopen thewindow (指可活动部分)

to jump through thewindow(指空间部分)

tosee sb in the shopwindow(橱窗中一部分空间)

汉语中也有类似情况,如对于“门”这一词就有幽门、玉门关、阀门、活门、气门、闸门等,其中“门”的意义就各有不同。

表面上看,弗莱格语义三角中的意义算是头脑内部的东西,因为它强调了意念,但这里的意念仅是外界物体在大脑中的反映,就像镜子反映客观物体一样,语义三角中的意义(sense)体现了这种心理反射。该理论下,意义被认为和我们的体验、想象没有任何关系,词仅表征了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所指的事物,意义被视为词和所指物之间的关系。Lakoff将这种观点称为认知主义的客观语义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客观外界为基础的理论,仍可划分为外在论。根据弗莱格的观点,一个符号(symbol)是通过意义(sense)来表示所指(referent),然而,对于water这种具有客观本体的事物尚无固定所指,更不用说如何凭借符号的意义去描述一些抽象词语,如time、idea等,这就使得语义三角失去了理论基础。

二、乔姆斯基的心智内在论

索绪尔、乔姆斯基和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在语义上持内在论的观点,但三者之间也有着根本差异。索绪尔强调语言内部结构中的价值,对语义持结构内在观;乔姆斯基主张从心智角度研究语言,对语义持心智内在观;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因此对语义持体验内在观。论文重点讨论乔姆斯基的心智内在论。

意义内在论包含在乔氏一贯主张的语言内在论之中,它们都是天赋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反映。与弗莱格的语义外在论不同,乔姆斯基坚持语义的内在论。他认为:人们既有天赋的语法知识——普遍语法,又有日常语言还无法表达的、内在的概念——意义。

乔姆斯基以设想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语言内在观,他以四岁的孙女为例。从通常意义讲,她掌握了英语的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按设计的道路发展下去会最终掌握这门语言,但现在所说的还算不上是一门语言。假如所有的成人不幸全部去世,只有她那种年龄的孩子幸存下来,那么他们将来使用的语言也会是完全正常的语言,只不过是今天从未有过的语言罢了。

乔氏的生成语法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之一,乔氏一直把它看作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生成语法的研究重点是内化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而不是外化语言(externalized language)。在语言的认知方面,他将语言区分为内在语言能力(competence)与外化语言行为(performance)。乔氏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按自然法则和大脑神经网络的组织原理建立的一种心智结构,就像在大脑中预置有一种内部程序模块,这种程序使得我们具有语言天赋,在词汇习得的同时掌握语法和词义。乔姆斯基在意义问题上持内在观,是因为他视语言为人脑的一种属性,意义存在于心智中,这是在语言天赋观、内在观和批判语义三角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语言单位——语词意义的认知,乔氏认为是人们对现实实体所产生的语言直觉。词既没有固定的所指,也没有不变的意义。指称是非确定的,词义也是一种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现象。在人类大脑的语法系统中有很多处于休眠状态的思想,一旦受到人类语音的触动,就会有一概念被激活。这个激活的过程就是语词意义的认知过程。由此可见,乔氏语言认知理论的要素包括语法规则和语言单位。前者是“预置”在人们大脑中的内在机制,后者是外界事物在人类大脑中的直觉反映。乔氏认为,通过研究语言能力或者说研究人们的语感,可以深入地了解人类语言心理表征的产生,以及运用和理解语言的心理过程,有助于阐明语言在人类心理表征中的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和认知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语义必须按照心理现象来描写。宁春岩将乔氏的意义内在论理论概括为五个要点:(1)人类有创造和使用日常语言的能力,也有创造和使用科学语言的能力,但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在语言社团的确定性、词语意念和所指的确定性方面是不同的,前者是“不完美的”,后者是“完美的”;(2)意念、意义是一种个体的心理/认知感觉,具有人类种属属性,为人类所独有;(3)意念、意义独立于外界的感知刺激,意念、意义先于词语,即在没有词语形式表达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脑之中;(4)意念、意义无法从别人身上用归纳、类推或方式学得;(5)由于人类全部个体都具有人的生物遗传属性,一个个体关于意义的心理感受同另一个个体关于意义的心理感受大体相同又相通,人与人之间便能成功地进行思想交流。由此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第一,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均为人类所具备的能力,但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不能用研究科学语言的方法研究日常语言,也不能按照人们学会科学语言的方法去习得日常语言;第二,意义(sense)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实体,独立于客观外界而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不同个体对意义的感知是无法习得的,而只能通过相通的心理感受进行交流。意义与语言内在论、天赋论是一脉相承的。人天生就有一种潜意识的意念,就好像是“沉睡着的思想”,当一个人在后天习得语言的时候,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符合就把这些“沉睡着的思想”唤醒了,根本不需要弗莱格外在论中所说的“意义上的所指”,也无需从某个语言社团获得。

三、结语

对于意义的研究,始终是语义学界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语义指称论认为,符号意义是外部世界直接映射的结果,意义与人类的认知无关。语义三角论在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增加了“意念”这一中介,解决了指称论中某些不可解释的现象,但又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摒弃了先前的外在论理论,提出语义内在论,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释意义。乔氏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因素,研究心智如何作用于语言,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心智内在论就是解决语义问题的最好办法,但是它的科学之处已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意义的解释开拓了一个突破口。

[1]Chomsky,N.On Nature and Langua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戴曼纯.生成语法研究中的天赋论、内在论和进化论观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55-262.

[3]宁春岩.关于意义内在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241-245.

[4]王寅.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J].外国语,2002,(5):23-30.

[5]徐烈炯.语义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6]支丽丽.对语义三角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64-66.

H0

A

1673-0046(2012)8-0194-02

猜你喜欢
乔姆斯基弗莱所指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德国弗莱克森公司(中国)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英国 FLYGER 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趣填51
遗忘者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