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612例患者临床分析

2012-09-11 11:12佘莉琼付文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埃希菌感染率大肠

卢 萍 佘莉琼 付文兰 贾 强 衡 冬

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621701

医院感染是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院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两年间出院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医院感染的612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来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出院的17 87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12例,发生率3.4%,其中男456例,占74.5%;女156例 ,占25.5%;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89岁。

1.2 方法 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将患者血液、尿、粪便、痰、咽拭子、肛周拭子、脑脊液等,通过细菌培养检出细菌,并进行药敏测试。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17 87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12例,医院感染率3.4%。感染排在前3位的科室依次是:肿瘤血液科(19.48%),老年科(12.01%),神经、泌尿、消化科(6.35%),全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率,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中以呼吸道为最常见,占67.16%,其中上呼吸道,占21.57%,下呼吸道,占45.5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2.75%。见表2。2.3 病原菌检出率 612例感染患者中,送检病院菌检查105例,送检率为17.16%,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50.00%。检出病原菌阳性标本94例,标本阳性率89.52%。医院感染病原菌前3位依次是为大肠埃希菌(18.09%),嗜麦芽假单胞菌(15.96%),白色假丝酵母菌(14.89%),见表3。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率

表2 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构成比

表3 送检病例病原菌构成比(%)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医院感染率为3.4%,远远低于卫生部感染管理规范(二甲医院≤7%)。主要是医务人员对感染病例上报缺乏正确认识而漏报;对医院诊断标准掌握不够熟练,因此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杜绝医院感染中的错报、漏报[1]。感染科室排在前三位依次是:肿瘤血液科19.48%,老年科12.01%,神经、泌尿、消化科6.35%。分析原因与老年患者、肿瘤血液患者低蛋白血症、糖皮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放化疗粒细胞缺乏等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因此我院应将肿瘤血液科、老年科作为重点监控科室。

3.2 医院感染送检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医院感染送检率为17.16%,远远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主要是医务人员对病原学监测不重视,造成送检率低,病原学检查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必要的,是临床抗感染治疗抗菌素的选择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临床医务人员要重视标本送检,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3.3 医院感染部位 呼吸道感染一直以来位居医院感染之首。本院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7.16%,这与国内外报道相符[2,3]。因此,应加强病室空气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加强对吸痰、雾化吸入、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管道直接吸入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4 病原菌及耐药 94例医院感染送检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55例,占58.5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说明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主要病原菌,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ESBLs,对确认产ESBLs的菌株,不管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如何,均应是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本临床分析中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率高达40%,与叶晓光等报道的43.3%相近[4](见表4)。

表4 病原菌耐药情况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酶稀类敏感性高,未发现耐药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钽、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真菌感染24例占25.5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4.89%。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的广泛应用,使机体正常菌群失调,促使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深部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5]。假丝酵母菌感染,两性霉毒B敏感性高,但因不良反应大,临床使用受限,氟康唑不良反应小,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痰液中药物浓度与血浆浓度相等,适合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但耐药菌株在我院高达29.17%,制霉菌素已作为首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5例,占15.96%,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发生在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对万古霉素、碳青酶稀类、红霉素敏感,我院耐万古霉素、碳青酶稀类的肠球菌、葡萄球菌已出现,占26.67%,利奈唑胺治疗有效,应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是当前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重视病原学检测对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 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2] 沈连香,姜岩宏.5 258例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16-17.

[3] 杜广清,杜菱,董红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48-149.

[4] 叶晓光,王若伦,林红燕,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492-495.

[5] 钟惠.139例医院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801-803.

猜你喜欢
埃希菌感染率大肠
2018—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县级医院2016年至2018年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一起家庭食物中毒事件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