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对比观察

2012-09-11 02:28王晓明鞠衍馨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全麻

王晓明,鞠衍馨

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对比观察

王晓明,鞠衍馨

地佐辛;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01~2011-12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45~86 kg。所有患者术前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无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随机平均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30 min内输入林格液500 ml。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 μg/ kg、丙泊酚1.5~2 mg/kg、维库溴胺0.1 mg/kg行麻醉诱导。诱导后3 min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以丙泊酚4~6 mg/kg· h,瑞芬太尼0.1~0.3 μg/kg·h、维库溴胺0.06 mg/kg持续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地佐辛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维库溴胺,5 min停用丙泊酚,缝最后一针时停用瑞芬太尼。术毕均采用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肌松,拔除气管导管后送PACU观察。

1.3 观察指标 ①拔管时间:停用麻醉药物后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②呼吸恢复时间:停用麻醉药物后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③睁眼时间:停用麻醉药物后到呼之能睁开眼睛的时间;④躁动评分:0分为安静、合作;1分为吸痰等刺激时有体动;2分为无刺激时也有挣扎,但不要医护人员制动;3分为激烈挣扎,需要多人按住;⑤不良反应:观察患者在术后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2.2 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 两组中,地佐辛组的术后烦躁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 地佐辛组呼吸恢复时间少于芬太尼组(P<0.05);睁眼时间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佐辛组拔管时间长于芬太尼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二组患者躁动评分(例)

表2 二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s)

表2 二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s)

与芬太尼组比较,*P<0.05

组别 n 呼吸恢复时间(min)睁眼时间(min)拔管时间(min)地佐辛组 20 5.59±2.67*7.88±2.65 12.95±2.37芬太尼组 20 6.82±2.33 8.01±2.53 12.32±2.69

2.4 不良反应 芬太尼组恶心5例,呕吐1例;地佐辛组恶心2例,眩晕4例。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芬太尼组低(P<0.05)。芬太尼组3例在病房中出现轻微的延迟性呼吸抑制,予轻拍嘱其深呼吸。

3 讨 论

全麻患者术后躁动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后镇痛不全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多见于拔管期[1]。这是我们在临床麻醉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极大危害。导致全麻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全麻药导致的大脑高级中枢抑制、疼痛、呼吸抑制导致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以及低血压等。全麻期间患者对各种刺激的反射消失,停药后最先恢复的是对疼痛的刺激,徐伟囡等[2]报道,切口疼痛及留置导尿管所致的躁动最为多见。全麻术后躁动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极大危害。患者的体动和挣扎可造成过度通气,机体耗氧增加,无法正常监测生命体征。可使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重患者循环系统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导致切口迸裂、体内管道脱出、坠床等意外性伤害[3]。因此采用有效措施预防全麻患者术后的躁动是必要的。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手术中或术后容易发生甲状腺出血。因此甲状腺手术全麻围拔管期要求患者循环稳定,避免呛咳、寒战、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丙泊酚是超短效静脉麻醉药,瑞芬太尼是新型的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均具有起效快、消除快等特点,正是由于此二者半衰期短,术毕停药后血浆浓度很快下降,使患者在苏醒前期意识完全恢复之前就因为切口疼痛而引发躁动。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4],主要通过激动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强,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清除慢,所以地佐辛镇痛起效快、镇痛时间久。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镇痛新和可待因[5]。而且其对μ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使呼吸抑制和成瘾的发生率降低,并且地佐辛对δ阿片受体活性极弱,不产生烦躁焦虑感。由于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6]。芬太尼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中枢性镇痛效应,并能抑制来自咽喉部的伤害性刺激,不仅可降低苏醒期切口疼痛所致的躁动发生率,还可有效抑制拔管所致心血管不良反应。不足之处是芬太尼呼吸抑制明显。本文结果显示地佐辛组患者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少,与地佐辛良好的镇痛作用相关。地佐辛有效的镇痛镇静作用使得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好,但这并不影响其拔管时间。

综上所述,于全麻甲状腺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能通过有效镇痛减少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并且不影响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和增强甲状腺手术全麻的安全性。

[1]裴焕爽,王树青,裴进宽.氟比洛酚酯注射液消除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9,31(5): 566.

[2]徐伟囡,潘学文.全麻恢复期病人躁动原因的分析与处理[J].浙江创伤外科,2005,10(10):52.

[3]王春光,瞿 慧,艾 青,等.舒芬太尼,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897-900.

[4]朱兆华.镇痛药地佐辛[J].国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0,11(4):251-252.

[5]侯 瑜,刘保江.吗啡,芬太尼和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2):1069.

[6]张伟红,纪浩聪,孙岸灵.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1(3):263-264.

[2011-09-01收稿,2011-10-12修回]

[本文编辑:王 茜]

book=1,ebook=29

R614.2

B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临床麻醉苏醒期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并存的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此类行为不仅干扰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导致切口敷贴、静脉通道、引流管等突然脱落,甚至出现坠床等严重意外,严重影响麻醉复苏的质量。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药,具有起效快、镇痛强度大、镇痛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对预防甲状腺手术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64200山东威海,404医院麻醉科(王晓明,鞠衍馨)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