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胁迫对小麦幼苗DNA的损伤影响

2012-09-12 00:55陈龙常云霞葛红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含量

陈龙 常云霞 葛红莲

摘要: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污水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含量及DNA增色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水处理能提高叶片及根DNA含量,DNA增色效应略有下降;高浓度污水使小麦叶片及根中DNA的含量减少、DNA增色效应显著降低。

关键词:污水胁迫;小麦幼苗;DNA含量;DNA增色效应

中图分类号:S512.1;Q945.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440-02

Effects of Sewage Water Stress on DNA Damage of Wheat Seedlings

CHEN Long,CHANG Yun-xia,GE Hong-lian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Henan,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sewage water stress on the content and hyperchromicity of DNA in wheat seedlings was investigated with soil pot cultiv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low concentration of sewage water could increase the DNA content in leaves and roots of wheat seedlings, and slightly lowered the hyperchromicity of DNA; while high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DNA content in leaves and roots and hyperchromic effect of DNA.

Key words: sewage water stress; wheat seedlings; DNA content; DNA hyperchromicity

我国淡水资源匮乏,分布不均,污染也较为严重,污水的资源化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对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污水灌溉不仅提供了灌溉所需的水资源,缓解了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也可能会因携带有害物质而引起土壤、作物中重金属积累和有毒有机物含量超标,农产品品质变劣,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2,3]。小麦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污水灌溉的主要对象之一。关于污水灌溉对植物的伤害效应研究较多,但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外在表现、内部结构、过氧化胁迫、光合系统等方面[4,5],有关污水灌溉对作物DNA损伤效应综合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试验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沙颍河污水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DNA提取量及增色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污水灌溉、污水改良和耐污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河南栽培的小麦品种周麦18(以Z18表示)和花培5号(以H5表示)为材料,种子由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污水取自周口市川汇区内的沙颍河与贾鲁河交汇处的河水。原液即污水,清水为自来水,土壤为麦田土。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选取子粒饱满、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洗净后分别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催芽1 d,再均匀种植于土培盘中,用不同的水浇灌培养。分别用V(清水)∶V(污水)为1∶0(对照,A0)、4∶1(A1)、3∶2(A2)、2∶3(A3)、1∶4(A4)、0∶1(A5)培养小麦。隔天浇水1次,浇透为止,所有处理均设3次重复。幼苗培养条件为:白天温度(25±0.5)℃,每日光照12 h,夜晚温度(18±0.5) ℃。培养15 d后取样测定各项指标,每种处理每个指标均对样品进行3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1.2.2污水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以过滤烘干称重法测定悬浮物(SS),全磷(TP)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氨态氮含量测定采用常规测定方法[6];铅、镉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汞的测定参照文献[8]的方法;pH采用酸度计法测定。污水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见表1。

1.2.3DNA提取及增色效应的测定DNA提取与含量测定:DNA提取采用CTAB法[9]。将提取的DNA沉淀于1.0 mL TE中,-20 ℃保存备用。取叶片和根DNA样品各100μL,用TE稀释到2.5 mL,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V-530)上测定A260 nm和A280 nm,以A260 nm估算DNA得率,以A260 nm/A280 nm判断DNA样品的纯度。

DNA增色效应的测定:取各处理叶片和根DNA样品各2份,每份100 μL,溶于2.5 mL、0.08 mol/L NaCl溶液中,一份在70℃水浴中加热,另一份置于室温(25 ℃)下,30 min后分别测定A260 nm,以[(A260 nm、70 ℃-A260 nm、25 ℃)/A260 nm、25 ℃]×100%作为DNA增色效应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污水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污水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含量(以提取量表示)的影响情况相似,在较低浓度的污染状况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提取量均有所升高,但污染程度较高时使DNA提取量降低。在处理A1时小麦幼苗叶片的DNA提取量达到最高值,H5和Z18分别是对照(A0)的118.0%和122.1%,随着污染程度加重DNA提取量开始下降,在处理A5时DNA提取量最低,H5和Z18分别是对照的59.3%和71.0%;小麦幼苗根的DNA提取量在处理A2时达到最高值,H5和Z18分别是对照的141.5%和143.9%,随着污染程度加重DNA的提取量逐渐下降,在处理A5时DNA含量最低,H5和Z18分别是对照的60.6%和78.9%。通过比较还可以看出,根细胞中DNA含量比叶片中提取量低,受污染影响时DNA提取量的变化幅度也较叶片小,表明叶片和根对于污染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有一定差异。

2.2污水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增色效应影响

污水对两个小麦品种幼苗叶片DNA增色效应的影响趋势相似,在污染胁迫较轻(A1~A3)时,DNA增色效应变化幅度很小,基本维持在对照(A0)的水平,严重污染胁迫(A4~A5)时,DNA增色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现象,此时两个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的DNA增色效应均为0(图1)。污水对两个小麦品种幼苗根DNA增色效应的影响趋势较为类似,在污染胁迫较轻(A1~A2)时,DNA增色效应基本维持在对照(A0)的水平;当A3处理时,DNA增色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现象,此时H5的DNA增色效应为0,Z18的DNA增色效应明显下降,污染胁迫进一步加重(A4~A5)时的DNA增色效应均为0(图2)。

3小结与讨论

用污水处理小麦幼苗时,在低浓度时可以使DNA含量升高,这可能是污水中含有大量N、P等元素,可促进小麦DNA合成。高浓度的污水不仅降低了小麦幼苗叶片的DNA提取量,也使根DNA提取量明显降低。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水稻和小麦叶片DNA提取量降低,若在提取时加入胰蛋白酶,DNA提取量会增加,推测重金属有促进DNA和蛋白质交联的效应。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提取量降低的效应也与污染物促进DNA和蛋白质交联有关,也可能与其导致DNA降解加速或DNA合成下降等有关[10]。

Koch等[11]报道,增色效应可反映DNA的解链程度,而DNA解链程度与其链长及链间交联程度等有关,DNA断裂会使链长变短,因而增色效应提高,DNA链间交联则使增色效应下降,因此可以用增色效应结果判断DNA是否断裂以及是否发生了链间交联等损伤效应。研究说明,污水对小麦幼苗叶片DNA和根DNA均具有一定的损伤,特别是根对其较为敏感。在高浓度的污染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和根DNA增色效应均明显降低,说明污水处理导致了两个品种的DNA发生链间交联,从而使DNA解链温度提高,导致在加热至70℃时DNA仍未完全解链,因而70℃条件下DNA增色效应较小,甚至很低。

综合考虑污水灌溉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DNA提取量以及损伤效应的影响,应采用清水、污水配比或者清水、污水轮灌的方式灌溉较为适宜,不宜直接用污水灌溉,更不宜长期用污水灌溉。

参考文献:

[1] 宰松梅,王朝辉,庞鸿宾. 污水灌溉的现状与展望[J].土壤,2006,38(6):805-813.

[2] 王立人,侯亚明.论郑州市农业污灌区土壤粮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J].农业环境保护,1991,10(4):161-164.

[3] 高侠丽,王爱民,袁宗飞,等.污灌对蔬菜的生理生态指标及细胞学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5):443-445.

[4] 孟雷,左强.污水灌溉对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系吸水速率分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4):25-29.

[5] 刘登义,王友保,张徐祥,等.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0):1319-1322.

[6]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9-l02.

[7] GB/T 7475-1987,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8] GB/T 7469-1987,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S].

[9] 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42-744.

[10] 葛才林,杨小勇,孙锦荷,等.重金属胁迫引起的水稻和小麦幼苗DNA损伤[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2,28(6):419-424.

[11] KOCH C J,GIANDOMENICO A R. The alkaline elution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DNA single strand breaks: increased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J].Anal Biochem,1994,220(1):58-65.

猜你喜欢
含量
粗苯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红水煎剂化学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与HPLC多成分的含量测定
降低SWRH82B钢氮含量的冶炼实践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UPLC同时测定杜仲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红土镍矿中的钙、镁、铁、钻、镍等含量测定
20CrNi2Mo钢中的Al含量控制
降低钢中气体含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