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幼苗离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2-09-12 00:55林宁谢安德王凌晖潘启龙秦武明唐春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低温胁迫生理特性叶片

林宁 谢安德 王凌晖 潘启龙 秦武明 唐春红

摘要:以一年生盆栽观光木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12、8、4、0 ℃)下幼苗叶片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对观光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温度的降低,观光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略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高于对照(25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不断升高,且在0 ℃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43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温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系数均达0.894以上,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低温与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观光木;叶片;低温胁迫;生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Q949.747.1;Q948.112+.2;Q9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524-04

Effects of Low-Temperature Stress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 VitroTsoongiodendron odorum Seedlings Leaves

LIN Ning1,XIE An-de2,WANG Ling-hui2,PAN Qi-long2,QIN Wu-ming2,TANG Chun-hong2

(1. Liuwan National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Yulin 537800,Guangxi,China;

2. College of Forestry,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resistance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seedlings leaves under cold stress(12, 8, 4, 0 ℃) was studied using one-year-old pot Tsoongiodendron odorum as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low-temperature on 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 (REC),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proline (Pro)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 leaves of T. odorum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emperature, the REC, Pro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MDA content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reduced slightly, but general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25 ℃); the activity of SO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reached the peak(4.43 times of that of control) at 0 ℃.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temperature and REC,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s the correlation efficient was above 0.894. However, the relevance between low-temperature and MDA content, SOD activity, Pro content wa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 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 leaves; low-temperature stres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又名香花木、香木楠、宿轴木兰,为木兰科(Magnoliaceae)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 Chun)多年生常绿乔木,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以及云南省东南部、江西省南部等地区[1]。观光木以其良好的速生性与丰产性而成为亚热带地区极有发展前途的速生用材树种[2],而且树冠浓密、株型优美、花朵漂亮、香气袭人,是城市园林绿化及景观建设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优良树种;并且树干挺直、木材轻软、结构细、开裂少、易加工,是家俱、乐器和胶合板生产等工业领域的良好用材;在精细化工方面还可提取香料;同时,由于观光木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树种,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古气候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该种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目前多呈零星分布,数量极少,加上其种子易丧失发芽能力,更新困难,随着森林的破坏及乱砍滥伐现象的加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有灭绝的危险,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温度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对植物的地域分布和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低温能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引起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一般认为,脯氨酸(Proline,Pro)和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是植物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和防脱水剂,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其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能[4]。目前有关对观光木的抗寒性研究较少,仅李刚等[5]、方小平等[6]分别对南京市和贵州省的观光木幼苗的半致死温度(Semilethal tempera-ture,LT50)、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或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进行了探讨,尚未见对两广地区的观光木以及结合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过研究。为此,试验以南宁市的乡土树种观光木幼苗离体枝条上的叶片为材料,研究其在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MDA含量、SOD活性以及其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其抗寒机理及抗寒能力,以期为观光木的迁地保护、栽培和引种驯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处理

试验于广西大学林学院苗圃教学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内进行。2010年3月22日将园土和腐殖土按3∶1(体积比)充分混合后,装入规格为15 cm (直径)×20 cm(高) 的花盆中,选用一年生观光木实生苗进行栽植,每盆1株。9月20日,在苗高约35 cm时,随机采集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幼苗枝条,装入密封保鲜袋中带回实验室。先用去离子水洗净枝条和叶片表面的污物,吸水纸吸干水分,然后放入预先设置为25 ℃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温度分别设置为25(CK)、12、8、4、0 ℃共5个不同梯度的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且温度以2 ℃/h的速度降温,当温度降至某一设定值后,保持24 h,并随机取叶片测定;然后继续降温。降温期间的环境条件是光照时间为处理日当天8∶00~20∶00、光照强度为120 μmol/(m2·s)、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1.2测定方法

植物细胞膜透性的高低是植物处在逆境条件下细胞膜的完整程度与稳定性的体现,也是衡量植物抗逆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透过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受到破坏,膜的透性增加,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进而使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REC)增大;细胞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增大)的水平与受伤害的程度有关[7]。所以细胞膜透性用相对电导率表示,相对电导率采用电导仪法测定[7];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7],SOD活性采用NBT光化还原法测定[8],脯氨酸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8],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7]。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细胞膜是植物抵御低温胁迫的关键结构,对低温较为敏感,其电解质的变化可显示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受损程度[9]。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叶片组织相对电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当温度降至12 ℃时,相对电导率缓慢增加,为22.11%,是对照的1.54倍;而继续降低到8 ℃与4 ℃时,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到37.38%和55.54%,分别是对照的2.60、3.87倍;再降到0 ℃时,相对电导率达到61.78%,为对照的4.30倍。说明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增加的幅度越大,细胞膜受到伤害的程度也就越严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2.2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之一,能严重损害植物的细胞膜系统,干扰植物的光合、呼吸及其他代谢过程,其含量的高低是膜脂过氧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0]。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MDA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MDA含量呈先升高后略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当温度降至12 ℃时,MDA含量缓慢增加,为14.43 nmol/g;到8 ℃时,MDA含量明显增加,为21.86 nmol/ g;到4 ℃时达到最大值,为38.89 nmol/g,是对照的2.91倍,说明此时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严重;到0 ℃时,MDA含量为33.24 nmol/g,比4 ℃时的含量略有下降,可能是此时体内较高的SOD活性抑制了膜脂过氧化作用所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MDA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2.3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SOD是能清除氧自由基的细胞保护酶,在植物体内可提高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其活性的大小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叶片SOD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当温度降至12 ℃和8 ℃时,SOD活性增加缓慢,分别为51.56、64.93 U/g,分别是对照的1.16、1.47倍;降到4 ℃之后,SOD活性显著增加;到0 ℃时,SOD活性达到196.18 U/g,是对照的4.43倍。说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刺激了SOD活性增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SDO活性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2.4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Pro含量的影响

Pro是一种具有高度水溶性的游离氨基酸,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能保持细胞原生质体与环境的渗透平衡,还可稳定生物大分子结构、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11]。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Pro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见图4,由图4可见,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Pro含量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当温度降至12 ℃时,Pro含量显著增加至504.63 μg/g(FW),为对照的1.19倍;之后缓慢增加,在0 ℃时,Pro含量达587.96 μg/g(FW),为对照的1.39倍,说明Pro含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对于细胞抵御低温胁迫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Pro含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2.5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可溶性糖是植物体内的重要代谢产物,在抗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其中,当温度降至12 ℃时,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 >0.05);之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在8 ℃和4 ℃时分别为5.96%、6.06%;到0 ℃时,可溶性糖含量达6.52%,为对照的1.34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2.6低温与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代谢因受到干扰而发生紊乱,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分析低温与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发现低温与各生理指标之间以及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紧密联系程度。低温胁迫下观光木叶片各生理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低温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MDA含量、SOD活性、Pro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SOD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低温胁迫下可以通过测定植物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或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来间接反映出观光木的抗寒性能。

3小结与讨论

Lyons[12]认为,在低温胁迫下受到冷害的植物细胞,细胞膜首先发生物相变化,膜脂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膜收缩后出现裂缝,造成细胞内含物外渗,导致膜透性增大。与此同时,植物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有利于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在试验中,随着温度的降低(从25 ℃降到4 ℃),观光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不断升高,可能的原因是在温度降低时SOD活性增加缓慢、酶的活性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所致,也说明是细胞对低温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而在0 ℃时,相对电导率升高的程度减缓,MDA含量略有下降,此时的SOD活性达到最大值,说明一定的低温能刺激SOD活性的大大增强,SOD能够及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减轻膜脂过氧化引起的膜伤害,保护膜的完整性,从而使观光木表现出能忍受0 ℃的低温。同时,这也可能是细胞对低温胁迫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这与王永红等[9]对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与李晶等[13]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杨德浩等[14]对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的SOD活性研究结果不相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不同树种对于低温胁迫的抗寒机理或响应机制不一样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SOD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一般情况下,植物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并不多;但经低温胁迫后,其作为细胞内的渗透调节物质、防冻剂或膜稳定剂[15]会迅速增加含量。不过目前有关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存在2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抗寒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另一种则认为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抗寒性无关。在试验中,观光木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且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含量与低温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0.812);这与王连敏等[16]对玉米(Zea mays L.)、黎明等[17]对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 Dandy)的抗寒性研究结果一致。但Yelenosky[18]在对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研究中指出,脯氨酸积累与柑橘的抗寒性无关。

可溶性糖作为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之一,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简令成[19]认为,在低温胁迫初期,植物可能依赖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来抵御低温伤害;而当胁迫加剧时,可能转为依靠细胞内蛋白质与核酸的变化和提高来抵御低温伤害。可溶性糖含量与植物抗寒性之间存在着相关性[4]。试验中,观光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明显在增加;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与低温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894),这与黎明等[17]对香木莲、李晓储等[20]对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的研究结果一致。

植物的抗寒性不仅与植物本身的遗传基因有关,而且还与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关。李刚等[5]研究表明,南京市一年生观光木幼苗能忍耐-6 ℃左右的低温;方小平等[6]研究表明,贵州省二年生观光木幼苗能忍耐-4 ℃左右的低温,而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南宁市一年生观光木幼苗能忍耐0 ℃左右的低温,这种差异性可能是观光木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性的结果或是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亦或是低温处理的温度不同所导致的。同时本试验只是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对观光木幼苗离体枝条叶片的抗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其抗寒能力的强弱还需要在田间进行真实性抗寒比较来检验。

参考文献:

[1] 李松海,谢安德,贲丽云,等.珍贵树种观光木研究现状及展望[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968-971.

[2] 缪林海.观光木高龄植株扦插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1):47-49.

[3] 宋朝枢,徐荣章,张清华.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75-177.

[4] 刘金文,沙伟,王艳君.低温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的生理影响[J].植物研究,2004,24(2):197-200.

[5] 李刚,姜卫兵,翁忙玲,等.木兰科6种常绿树幼苗抗寒性的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2007,34(3):783-786.

[6] 方小平,李昌艳,胡光平.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幼苗的抗寒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6):862-865.

[7]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5-197,260-263.

[8]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6-69.

[9] 王永红,李纪元,田敏,等.低温胁迫对山茶物种2个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121-124.

[10] 陈少裕.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的伤害[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2):84-90.

[11] 汤章城.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1):15-21.

[12] LYONS J M. Chilling injury in plants[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73,24(1):445-466.

[13] 李晶,阎秀峰,祖元刚.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J]. 植物学报,2002,42(2):148-152.

[14] 杨德浩,杨敏生,王进茂,等. 欧洲白桦苗期低温胁迫时膜系统的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13-15.

[15] 王荣富.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3):49-55.

[16] 王连敏,王立志,张国民,等.苗期低温对玉米体内脯氨酸、电导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1999,20(2):28-31.

[17] 黎明,李福秀,马焕成,等.香木莲对短时低温胁迫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J].北方园艺,2006(1):37-39.

[18] YELENOSKY G A. Accumulation of free proline in citrus leaves during cold hardening of young tree in controlled temperature regimes[J].Plant Physiol,1979,64(3):425-427.

[19] 简令成.植物抗冷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2(9):17-22.

[20] 李晓储,万志州,黄利斌.乐昌含笑引种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1,15(3):14-15.

猜你喜欢
低温胁迫生理特性叶片
月季叶片“雕刻师”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不同品种番茄幼苗在弱光条件下对亚适温的适应性研究
遮阳网覆盖对枇杷幼果抗寒性影响机理初探
灰水对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木枣叶片、叶片愈伤组织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