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2012-09-12 00:55陈琼叶思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响应面法木棉花花青素

陈琼 叶思霞

摘要:对提取工艺主要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木棉花花青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40(m/V,g:mL),超声波功率210 W。

关键词:响应面法;木棉花;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

中图分类号:Q949.757.4;TS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575-04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Anthocyanins from Bombax malabaricum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EN Qiong,YE Si-xia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Anthocyanins were extracted from Bombax malabaricum DC. by ultrawave assisted method. Three-factor five-leve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ng conditions were, 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50 min; solid to liquid ratio 1∶40(m/V,g∶mL); ultrasonic power, 210 W.

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ombax malabaricum DC.; anthocyanins; ultra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干燥花朵,分布于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四川省南部,在广东省及福建省广为栽培。广东地区群众惯用晒干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汤,其具有解毒、清热、驱寒、去湿、解暑等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泄泻、痢疾、血崩、疮毒、中暑等[1,2]。因此,木棉花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岭南植物资源,深入开发、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种质资源对植物资源开发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热学原理、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强化了提取过程的传质速率和效率,与传统的提取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且提取液中杂质更少,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中[3]。目前,对木棉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棉花提取物的抗炎、抗菌功效研究[4,5];在木棉花提取工艺研究方面,叶斯琴等[6]、王辉[7]以木棉花红色素的应用为目标,进行了溶剂提取工艺研究。木棉花中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花青素,而花青素在抗炎、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肿瘤等一系列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生物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医药资源[8]。鉴于此,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木棉花花青素的工艺条件,旨在为木棉花的深入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木棉花为2011年4月采自广东省中药研究所药用植物标本室。

1.1.2试剂pH 1.0缓冲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1.49 g KCl,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将KCl溶液与0.2 mol/L HCl以26∶67的体积比混合,用KCl溶液调至pH 1.0。pH 4.5缓冲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2.72 g NaAc·3H2O,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调至pH 4.5。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1.3仪器与设备KQ-500GTDV高频恒温数控超声清洗器购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冷冻干燥机购自德国Christ公司,旋转蒸发仪购自瑞士步琦有限公司,UV12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购自日本日立公司。

1.2方法

1.2.1木棉花的处理方法采摘木棉花后,将其洗净除杂阴干,采用冷冻干燥处理,粉碎过40目筛,于-20 ℃保存备用。

1.2.2木棉花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取5 g木棉花干粉,按1∶30(m/V,g:mL)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 HCl的乙醇溶液提取12 h,间隙式搅拌,过滤滤液后,滤渣再按上述步骤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旋转蒸发去掉溶剂得到木棉花粗提物,用少量去离子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分别得三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水层提取物,其中水层提取物为花青素粗提物。一般花青素及其衍生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520~540 nm,将木棉花花青素提取物用适量去离子水稀释后,调整至pH 1.0,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可见光扫描,确定木棉花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

1.2.3木棉花提取的响应面试验设计选择提取温度为30 ℃,选用对花青素提取率影响较大的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共3个因素,以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来优化提取工艺,各因素与编码水平见表1。

1.2.4木棉花色素的提取及提取率的测定方法取3 g木棉花干粉,按一定料液比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 HCl的乙醇溶液提取1 h后,置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以60 r/min摇床振荡10 min后,过滤除滤渣,取上清液测定花青素提取率。

木棉花花青素提取率的测定采用pH示差法[9,10]:取5 mL供试液,分别用pH 1.0和pH 4.5的缓冲溶液定容至10 mL,平衡30 min后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吸光度,计算花青素提取率,重复试验3次。花青素提取率=A/(ε×L)×MW×DF×V/Wt×100%。

其中,A为吸光度;ε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消光系数,为269 00;L为光程,为1 cm;MW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9.2(注:当样品花色苷单体成分未知时,一般用在植物中最为普遍的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作为标准物);DF为稀释因子;V为最终体积,mL;Wt为产品质量,mg;A=(A530 nm,pH 1.0-A700 nm,pH 1.0)-(A530 nm,pH 4.5-A700 nm,pH 4.5)。

1.2.5数据的分析试验数据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木棉花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一般花青素类物质的特征吸收波长为520~540 nm,将木棉花花青素待测液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可见光扫描,由图1可知,木棉花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

2.2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模型的建立

2.2.1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共20个试验方案,具体方案设计与结果如表2所示。

2.2.2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检验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表2中数据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得到木棉花花青素提取率的预测值对编码因素A、B和C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0.300 00+0.017 00A+0.016 00B+0.017 00C-0.009 88AB-0.006 88AC+0.005 63BC-0.019 00A2-0.010 00B2-0.009 22C2,R=0.906 0。

由表3的方差分析可知,回归方程的失拟性检验不显著,可以认为所选用的二次回归模型是适当的;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06 0,说明该模型能够解释90.6%的变化,因此可用此模型对木棉花花青素提取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2.3各因素影响程度和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试验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中,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木棉花花青素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三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的二次项对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料液比的二次项时花青素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得到参数和响应值之间的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图2中等高线的形状反映出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的交互效应,在试验水平范围内,超声波功率增大,花青素提取率呈增大趋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料液比减小,花青素提取率随之增大,到达最高值后反而降低。要达到同样的花青素提取率,料液比越大,所需要的超声波功率越大。在试验水平范围内,花青素的提取率存在极大值。

由图3的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交互效应可知,提取时间的增大有利于花青素的溶出,提取率呈增大趋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料液比减小,花青素提取率随之增大,到达最高值后反而降低。原因可能是由于料液比的减小使分离效率降低,而过高的超声波功率或过长的提取时间会导致花青素的分解,造成损失。因此,当料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合理搭配时才能获得较好的提取效果。

由图4可知,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随着超声波功率或提取时间的增大,花青素提取率呈增大趋势。因此,适当加大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能提高花青素的提取率,但当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超过一定值,花青素提取率增加不明显。

2.2.4工艺参数的优化与验证经过软件分析,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m/V,g∶mL,下同),超声波功率210 W,提取时间50 min。按最佳提取条件进行3次验证试验,测得花青素提取率为0.316%,与理论值接近,相对误差为0.81%。证明该模型适用于预测该工艺,重现性好。

3小结与讨论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通过中心组合试验直观地分析多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能在试验设计的整个区域范围内找到考察因素的最佳细化值。而常用的正交设计法只能在试验所选取的因素与水平内进行选择。

试验曾对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由于木棉花色素主要是花青素,乙醇体积分数增大有利于木棉花色素的提取,而且加入少量HCl有利于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但HCl体积分数较大时,浓缩蒸发会降解花青素,不利于提取,因此选用含体积分数为1% HCl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而高温和光照对花青素破坏较大,因此,提取过程适宜在室温下避光进行。最终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作为响应面设计试验的考察因素。

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木棉花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超声波功率210 W,提取时间50 min。该工艺的提取率高、操作简便,为木棉花中色素的提取提供了试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燮才.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4-125.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谭胜兵.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J].枣庄学院学报,2007,24(2):84-86.

[4] 许建华,黄自强,李长春,等.木棉花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3,27(2):110-112.

[5] 余红英,尹艳,吴雅红,等.木棉花色素的微波提取及其抗菌作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5):92-93.

[6] 叶斯琴,王翀梅,王辉.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4):90-91.

[7] 王辉.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1,21(2):57-61.

[8] KOWALCAYK E, KRZESINSKI P, KURA M, et al. Anthocyanins in medicine[J]. Pol J Pharmacol,2003,55(5):699-702.

[9] 刘洪海,张晓丽,杜平.pH示差法测定烟73葡萄中花青素含量[J].中国调味品,2009,34(4):110-117.

[10] FULEKI T,FRANCIS F J.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anthocyanin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68,33(3):266-274.

猜你喜欢
响应面法木棉花花青素
木棉花开
木棉花英雄花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木棉花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