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导率仪法检测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的生长量

2012-09-12 00:55谢丽孙瑞珠马玉龙李俊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生长量电导率

谢丽 孙瑞珠 马玉龙 李俊莲

摘要:离心收集泰乐菌素降解菌,超声破碎菌体后,测定不同浓度菌液的电导率值。结果表明,完全破碎后的菌液电导率值与细胞干重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0.999 8),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析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量。

关键词:生长量;泰乐菌素降解菌;电导率

中图分类号:Q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01-02

Measurement of Growth of Tylosin-Degrading Bacteria by Conductometer

XIE Li,SUN Rui-zhu,MA Yu-long,LI Jun-lian

(Chem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Liquid bacteria culture of Tylosin-degrading bacteria was collected by centrifuging, and then blended by ultrasonic wave. The conductivity of bacteria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conductme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perfec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ll conductivity and its dry weigh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0.999 8. In a conclusion, it was a 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growth of tylosin-degrading bacteria.

Key words: growth quantity; tylosin-degrading bacteria; conductivity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通过测定细菌的生长量,来了解细菌的各种生理生化状态。目前,细菌生长量的测定主要有4类方法:细胞数目的测量(直接显微计数法、平板活菌技术、载片培养技术、微孔过滤法、库尔特计数器、流动细胞光度法、表荧光滤过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微型ELISA、电子显微镜);细胞量的测量(干重法、比浊法、离心压缩细胞体积法);细菌浓度的间接测量(通过测定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ATP等含量来估算菌浓度,或通过测量C、N、O和P等元素的含量间接计算菌浓度);生物量在线检测(微热量计法、荧光法、电容/电导/阻抗法等)[1]。其中比浊法检测成本低、快速,而在线检测技术准确,可实时分析细菌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量,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以早期分离筛选的泰乐菌素降解菌——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amalonaticus)为材料[2],比较了活菌稀释计数法、比浊法和电导率法绘制该菌生长曲线的差异,为研究该菌的形态学特征、适应性及泰乐菌素降解机理提供其生长量参数。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泰乐菌素降解菌(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由课题组分离筛选得到并保藏)。

1.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 g,蛋白胨2 g,葡萄糖2 g,水100 mL。

培养条件:细胞干重为0.3 g/mL,10%接种量,30 ℃,125 r/min条件下培养。

1.3仪器

TGL-20M型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DHS16-A烘干称量法水分测定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DS-12A型数字式电导率仪(杭州东星仪器设备厂)、JY98-IIIN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UV-1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

1.4方法

1.4.1 干重法取泰乐菌素降解菌培养液10 mL,于105 ℃烘干样品,测定细胞干重,每个样品测定3次。

1.4.2电导率法取培养48 h的泰乐菌素降解菌菌液,8 000 r/min,4 ℃离心2 min,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2次,以去离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菌液,用烘干称量法测定细胞干重;采用超声法破碎降解菌的细胞(500 W超声6次,30 s/次,20 s/间隔),超声后,取0~5.0 mL系列体积的菌液,以去离子水定容至5.0 mL。用DD-12A型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值,每个样品测定3次。

1.4.3比浊法采用上述样品液,于500 nm下测定菌液的OD500 nm,每个样品测定3次。

1.4.4活菌稀释计数法[3]取0.1 mL菌液,以磷酸盐缓冲液为稀释液,按10倍梯度稀释8个梯度,每个稀释度涂布YPD平板,设3个平行,培养96 h后,选取10~300个菌落数的平板计数。

1.4.5生长曲线的测定取48 h培养后的泰乐菌素降解菌种子液,将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培养,分别在8~72 h中,间隔8 h取样。用活菌计数法测量培养基中细菌浓度,同时以121 ℃,灭菌20 min的YPD培养基为对照,采用比浊法测定菌液浓度,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分别在8~72 h间,每间隔4 h取菌液1 mL,加入装有30 mL去离子水的试管中,同上条件超声处理,取细胞破碎后的菌液5.0 mL,用DD-12A型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值,每个样品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绘制泰乐菌素降解菌培养时间与In(cfu/mL)以及OD500 nm和电导率值的生长曲线。

2结果

2.1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分别采用活菌稀释计数法、电导率法和比浊法对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图2所示。活菌稀释计数法测定的降解菌生长曲线符合细菌生长的各个阶段:0~8 h为降解菌生长的延迟期,8~24 h为对数生长期,24~56 h为稳定期,56~72 h为衰亡期。电导率法测定的生长曲线也有明显的延迟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且延迟期和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范围和活菌稀释计数法相似,但此法所测到的稳定期为24~72 h,无衰亡期。而分光光度法的生长曲线始终保持上升状态,无明显的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2.2破碎细胞的电导率

早期预试验中,泰乐菌素降解菌用去离子水清洗和定容后,发现菌液的电导率会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初步推测菌体细胞会向外释放游离电解质。通过超声波破碎细菌细胞,让电解质迅速游离出菌体,测定放置不同时间的破碎细胞菌液电导率来验证上述推断。

在相同超声条件下破碎不同体积细菌细胞,在自然冷却不同时间后,用电导率仪测量菌液电导率,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在不同时间内,200 mL降解菌菌液的电导率变化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不同体积中细菌细胞量不同,采用相同的超声破碎条件,细胞量越多,析出的电解质越多,进而导致200 mL菌液电导率的变化幅度大于50 mL菌液。

在不同超声次数的条件下,相同体积菌液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4。由图4可知,超声次数对菌液电导率影响较大。6次超声处理菌液的电导率随放置时间的变化为+0.01 μS/cm;4次超声处理菌液的电导率随放置时间的变化为+0.43 μS/cm;2次超声处理菌液的电导率随放置时间的变化为+0.34 μS/cm,并且放置90 min后,2次和4次超声处理菌液的电导率仍未达到6次超声处理的水平。故该试验采用的条件为:取200 mL菌液,500 W超声6次,30 s/次,每次间隔20 s。在该条件下,泰乐菌素降解菌菌液的电导率值与泰乐菌素降解菌细胞干重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图5)。

3小结与讨论

由于菌体细胞的性状特征和培养基组分影响,可采用电导率法来替代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和生长量。因为在菌体细胞含量较大时,在液体培养基中容易下沉,采用比浊法会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培养基的成分也会干扰细菌细胞的渗透情况,进而影响菌液的折射率以及浑浊程度。而采用浊度法时,不超过0.65的吸光度才与菌体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而采用电导率值分析细菌生物量则没有此类限制。由于细胞计数法、细胞干重和湿重法、活菌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MPN法、试剂纸法、膜过滤等)以及测定生理指标法(定氮和DNA含量测定)操作繁琐且耗时耗能,因此,采用快速准确的电导率法,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电导率值之所以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降解菌的生长量,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细胞释放了无机盐离子,其二,细胞中不导电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内的各种物质代谢过程中分解成了导电的小分子物质[4],但采用电导率法时,其电信号会受到培养基成分、pH、气泡等因素干扰[5]。为此,笔者发现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稀释菌液,可较好地减少干扰。综上所述,采用电导率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量,该方法的建立将为筛选泰乐菌素药渣中的降解菌株提供较好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154.

[2] 刘力嘉,谢丽,张作义,等.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5):1027-1030.

[3] 任晓燕,剡根强,周霞.粪肠球菌生长曲线的测定[J].兽医杂志,2005,24(6):10-11.

[4] SVENSSON U K. Starter culture characterization by conductance method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4,77(12):3516-3523.

[5] SINGH A, KUHAD R C, SAHAI Z V, et al. Evaluation of biomass [J].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1994,51:47-70.

猜你喜欢
生长量电导率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不同香榧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嫁接穗条年生长量比较
东华大学在碳纳米纤维孔隙率及电导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高电导率改性聚苯胺的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