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稻田部分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价初探

2012-09-12 00:55陈清华任俭刘章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经济评价荆州市稻田

陈清华 任俭 刘章勇

摘要:以2008年荆州市稻田公益功能的经济价值为研究对象,针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及蓄洪、气候调节和文化教育等非物质生产功能,运用影子工程法、替代价值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等计算出2008年荆州稻田公益功能的经济总价值为6.114×109元,占荆州市当年GDP的9.80%。其中大气调节功能价值为4.902×109元,占总价值的80.18%;水源涵养及蓄洪功能为1.079×109元,占总价值的17.65%;人文功能价值为1.332×108元,占总价值的2.17%。初步经济价值评估表明,稻田生态系统在气候改善和水文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稻田;公益功能;经济评价;荆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41-03

Research on Economic Value Evaluation for the Part of Public Welfare Function of Paddy Field in Jingzhou

CHEN Qing-hua,REN Jian,LIU Zhang-y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Wetland Agri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Jinzhou 434025,Hubei,China)

Abstract: The quantification researched on paddy field public welfare function of Jingzhou city in 2008, non-welfare functions which were flood prevention, water source self-control, atmospheric regulation, together with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search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shadow project method, substitute value method, reforestation cost method and carbon tax method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paddy field welfare service value. The total monetary value of its welfare functions was 6.114 billion yuan, which was 9.80% of GDP in Jingzhou city. The atmospheric regulation function value was 4.902 billion yuan, which occupied 80.18% of the total value, followed by the 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and flood storage function was 1.079 billion yuan, which occupied 17.65% of the total value, in the end the 0.133 2 billion of humanity function was 2.17% of the total value. The initial economic evaluations show that paddy field ecosystem has played the vital role in atmospheric improvement and hydrology regulation aspect in Jingzhou city.

Key words: paddy field; public welfare functions; economic value evaluation; Jingzhou city

稻田除了生产水稻向市场提供必需的稻米外,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有机废弃物处理、景观形成及文化教育等多种公益功能。这些公益功能所形成的巨大外部经济效果往往是以水稻生产的副产品的形式出现的,长期以来,政府和非农业人口其实一直都在“消费”这些以公共产品形式存在的公益功能,而无需向农业或农民支付任何额外的补贴或费用,公众对它的消费大多是无意识的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消费观念极大地降低了对水稻生产重要性的评价,使稻田公益功能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损害,进而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湖北省荆州市位于江汉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生产在该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运用影子工程法、替代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Carbon tax approach)等多种环境评价方法对荆州市稻田的部分公益功能进行定量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稻田公益功能保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定量决策依据。

1研究内容和方法

以湖北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为基准年,分析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公益功能,并对荆州市稻田的水文功能、大气调节功能以及人文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稻田的涵养水源价值、防洪价值、植物固碳价值、O2的释放价值、温室气体CH4和N2O的排放以及教育与科研价值等,最终得到荆州市稻田部分公益功能的货币价值。各项价值的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2稻田部分公益功能的经济评价

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均化洪水、防洪抗旱的功能,大降水时它可吸纳大量的水,枯水期时再将水释放;稻田生态系统还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土、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盛婧等[1]计算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和蓄洪功能价值总和为7 480元/hm2·a。

荆州市2008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如表2所示(荆州市农业局提供)。

2.1涵养水源价值

稻田经常保持着盛水状态,因水稻生长所需,在不断引灌大量用水之际,一部分水会由排水路流回河川,一部分水会经由土壤渗透至土层,起到了涵养水源和补充地下水的作用。稻田涵养水源的价值运用影子工程法计算,其公式为[2]:

Qgr=Ir×Di×Ap

MV=Qgr×Cw

其中,MV为水源涵养的价值,单位元;Qgr为地下水填充量,单位mm;Ir为土壤入渗率,单位cm/d;Di为灌溉日数,单位d;Ap为稻田面积,单位hm2;Cw为水库原水单位成本,单位元/m3(0.67元/t)。

土壤渗透量采用日本Bide土壤渗透率测试仪测定,最终确定研究地区的稻田平均渗透率为0.32 cm/d。荆州市水稻生长期间的灌溉日数分别为:早稻77 d,中稻93 d,晚稻77 d。由此得到荆州市2008年稻田涵养水源总价值为6.524×108元(表3)。

2.2防洪价值

水稻田田区四周围埂成田,储存天然雨水或人工灌溉水,供埂内水稻生长所需,筑埂蓄存大量的水,好似小型水库,因而便具有了调蓄洪水、减轻洪水灾害之防洪机能。运用影子工程法定量评价农田生态系统蓄洪功能。

调蓄洪水水量公式为:Qf=(Hr-Dw)×Ap

防洪机能评价公式为:MVf=Qf×Cd

其中,Hr为田埂高度,单位:cm;Dw为浸水深度,单位:cm;Ap为水稻田种植面积,单位:hm2;Cd以替代法估算,即以单位水量之水库建造成本及维护运转费代替,单位:元/m3。

田埂高度与田面盛水深度值的获取采用了实地测试、农民访谈与专家校正相结合的方式,得到荆州市稻田的平均田埂高度数据为25 cm,田面平均盛水深度为3 cm,由此而得到稻田调蓄洪水价值为4.261×108元(表3)。

2.3大气调节价值

水稻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转换成O2释放出来,具有净化空气、补充天然资源的功能。

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生物能,在这个过程中固定CO2,释放O2,同时由于稻田生态系统中还原性厌氧环境的存在,稻田还向大气环境排放温室气体(如CH4、CO2、N2O等)[2]。徐琪等[3]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水分管理、生态分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3.1水稻的固碳价值水稻的固碳效应即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从而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碳税法进行评价,碳税率以国际上公认的瑞典政府提议的$150/t(C)为标准,取2008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平均汇率6.94元为本研究中的汇率换算标准[4]。其公式为:

Q=水稻总生物产量×1.63×0.279×Cc

其中Q为水稻的固碳价值,单位元;0.279为CO2折合纯碳系数;Cc为碳税率。

由此而得到2008年荆州市稻田固定CO2价值和释放O2价值见表4。

2.3.2O2的释放价值分别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影子价格法来估算其经济价值,取二者的算数平均值作为O2的价格。中国目前O2的造林成本为352.93元/t,工业制氧价格为0.4元/kg[5]。故采用的O2价格为(352.93+400)/2即376.465元/t。

荆州市稻田释放O2的价值=1.19×(水稻产量/收获指数)×O2价格,由此而得到其总价值为2.462×109元(表4)。单位面积稻田的释放O2价值为2.462×109/(34.876×104)为7 059元/hm2,该结果与肖玉等[6]的研究结果,即稻田生态系统O2释放功能的价值变化范围为6 217~11 873元/hm2相吻合。

2.3.3温室气体的排放价值CH4和N2O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以100 a为尺度,其温室效应分别是CO2的21倍和310倍,而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含量每年正以3.00%和0.22%的速度增长[7]。

根据上官行健等[8]的研究,我国华中水稻生态区稻田CH4的季节排放速率:早稻为0.36 mg2·d,晚稻为0.48 mg2·d。本研究中,中稻的CH4排放速率取两者的平均值0.42 mg2·d。研究表明,稻田淹水期几乎没有N2O的排放,而在泡田前和水稻成熟和稻田落干后的非淹水期内却有大量的N2O的排放。根据华中农业大学袁伟玲等[7]的研究成果,在常规肥水管理条件下,稻田的N2O的排放量为75.79 mg/m2,由此计算出2008年荆州稻田排放的CH4和N2O的量及其价值(表5)。

由于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还原性厌氧,而使稻田向大气环境排放的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效应,其功能价值中属于负效应,在气体调节价值中应减去,即:

荆州市2008年稻田大气调节功能价值=植物固定CO2价值+释放O2价值-排放温室气体的价值=2.543×109+2.462×109-1.032×108=4.902×109元。

2.4稻田的人文功能价值

根据陈仲新等[9]对我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估算,我国生态系统的科研文化价值平均为382元/hm2,从而得到荆州市稻田的教育与科研价值=稻田单位面积科研价值×稻田面积,运用替代价值法计算可得荆州市2008年稻田的教育与科研价值为1.332×108元。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从稻田的水文功能、大气调节功能、人文功能3个方面对荆州市稻田的公益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经济评价,计算出荆州市2008年稻田部分公益功能总价值为6.114×109元。荆州市2008年单位面积稻田公益功能价值为2.09×104元/hm2,而稻田的稻米生产价值为1.57×104元/hm2,与稻田的粮食生产功能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公益功能价值更高。依据荆州市统计局的数据,荆州市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24×1010元[10],本研究中所评价的稻田部分公益功能价值相当于2008年荆州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80%。可见稻田的非物质生产价值应该得到民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研究不同的公益功能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会影响评价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要全面准确地计算出稻田各项公益功能的经济价值,还需要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另外,受研究条件的限制,一些公益功能没能够给予量化考虑,例如稻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功能、生物多样性保全功能和景观功能等,需在今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盛婧,陈留根,朱普平,等.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41-1545.

[2] 王明星.中国稻田甲烷排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徐琪,杨林章,董元华,等.中国稻田生态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张涛,高大文.稻田CH4排放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08,6(2):130-135.

[5] 薛达元, 包浩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3):141-145.

[6]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等.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17-623.

[7] 袁伟玲,曹凑贵,程建平,等.间歇灌溉模式下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温室效应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294-4300.

[8] 上官行健,王明星,沈壬兴,等. 我国华中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J].大气科学,1994,18(3):358-364.

[9]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 23.

[10]荆州市统计局.荆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tjcn.org/tjgb/201001/2164.html,2009-03-10.

猜你喜欢
经济评价荆州市稻田
荆风楚韵 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
——碗灯舞
稻田摸鱼记
捉迷藏比赛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经济评价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关于致密气开发经济评价的思考
电信项目经济评价非整年计算期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