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012-09-14 07:29罗曦光曹2李
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湛江市湛江滨海

罗曦光曹 卫,2李 好

(1.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湛江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湛江 524088;3.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广州 510500)

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罗曦光1曹 卫1,2李 好3

(1.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湛江524088;2.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湛江 524088;3.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广州 51050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SWOT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湛江滨海体育旅游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方面分析,旨在为广东和湛江发展滨海体育旅游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湛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承办大型比赛的能力优势;湛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体育旅游市场管理混乱、体育项目未充分开发及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的劣势;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发展及新形势、新情况等不可预知因素日益增多构成了威胁;同时,省市各级政府对湛江做大做强滨海旅游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全国和广东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及湛江客源市场不断扩大等为快速发展滨海体育旅游业提供了机遇。

体育旅游;滨海;湛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日增,“现代文明病”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侵扰日趋严重,旅游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然而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逐渐对有益身心的体育旅游产生浓厚兴趣,并成为一种潮流。现代人求新、求异、求知、寻根、健身、体验、参与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强,体育旅游因依托资源的生态性、参与过程的互动性、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满足了参与者的多种体验需要而为大众所青睐。滨海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余暇时间里,以海洋这一水域资源为核心,依托体育设施设备,为娱乐身心、强身养性、社交等为目的,自愿参与、观看或观赏各种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滨海体育旅游既是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

广东省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改革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明确指出:“粤西以海岸为主线,推动滨海旅游品牌建设”。“充分挖掘滨海旅游资源,大力推广滨海旅游,把粤西建成国内知名的具有休闲、健身度假等功能的滨海旅游胜地。”2010年3月,广东省滨海旅游启动仪式在湛江市举行,评定出湛江市特呈渔岛度假村、湛江市东海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湛江市雷州天成台旅游度假村、湛江市吴川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滨海旅游示范景区,这是省旅游局、省海洋与渔业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和《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培育我省“黄金海岸”旅游品牌联合推出的重要举措。

湛江与全国其他海滨城市如青岛、秦皇岛、厦门、三亚等具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湛江并没有多么明显的优势。从滨海体育角度进一步开发湛江旅游资源,既顺应当今旅游潮流,又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湛江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使湛江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1 自身优势

1.1 自然地理条件优势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西靠北部湾,南出太平洋,与海南岛隔海相望,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湛江海岸线长,光、热、水资源丰富,海、岛、泉等旅游资源俱全。海岸类型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22.8°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湛江海岛众多,有大小岛屿100多个。湛江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等。随着钢铁、炼化、造纸等重大项目的相继建成,同时作为即将举办的第十四届省运动会的东道主,湛江市将进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三箭齐发”的黄金时代,发展滨海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独特环境资源优势

1.2.1 特色植被资源

湛江植被生长茂盛,拥有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几乎跨越整个湛江海岸线,是南方生态旅游的最佳基地。

1.2.2 红土文化旅游资源

雷州半岛以砖红壤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湛江素有“红土地”之称。在这片红土地上,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文化,构成了雷州半岛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雷州石狗、遂溪醒狮、吴川飘色、廉江舞鹰雄、东海人龙舞、赤坎草龙以及雷州换鼓,雷州姑娘歌、雷州雷歌、吴川粤剧等独特特色。1.2.3火山旅游资源

据考证,雷州半岛大约在7000—8000万年前就有火山喷发,距今14—16万年前半岛北部再次发生火山爆发,形成雷北火山群以及湖光岩玛珥湖。火山爆发时给雷州半岛带来丰富的矿物质,也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所形成的火山锥、火山岛、火山湖等火山景观,构成了湛江“火山之旅”的内涵,湛江已被确认为中国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玛尔式火山景观。

1.3 体育赛事活动资源优势

湛江已成功举办 2001年中国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2004年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横渡琼州海峡),2004年国际滑水联合会第三区锦标赛,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和2007、2008、2010年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及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等,赛事的成功举办有效展示了湛江生态型海湾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了湛江旅游知名度,促进了湛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湛江市普及全民健身,发展竞技体育。特别是作为即将举办的2014年省运会的东道主,将进一步提升湛江城市体育旅游的知名度,使湛江城市的体育旅游规模和软、硬件设施建设跃上新的台阶,为湛江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自身劣势

2.1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一直以来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2011年广东省 GDP达 53000亿元,湛江GDP1650亿元,全省排名第九[1]。城市经济欠发达制约了滨海体育旅游服务设施、产品、消费等进一步发展,与珠三角旅游城市相比,无论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旅游业发达程度上,湛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2 交通不便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湛江旅游业与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这些年来湛江的交通状况有所改观,建设有洛湛铁路广东段、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以及省高速公路通道、区域干线高速公路等,已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相辅相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比起发达城市的交通设施,还是相差甚远,入湛路途时间比较长。

2.3 体育旅游市场管理混乱

体育旅游开发要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的规划,更需要规范的市场管理。目前湛江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比较混乱,如旅游归属管理部门不明确,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不公平竞争现象较多,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体育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

2.4 品牌体育旅游产品缺乏

目前湛江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这主要表现在:除少数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外,大部分仍未受到重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体育旅游开发过程缺乏统筹规划,缺乏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的整体观念;没有树立自身品牌。

2.5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体育旅游是近年来才开发的旅游项目,我国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虽然部分高校的体育或旅游院系已开设体育旅游的相关专业,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旅游日趋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目前设有体育旅游专业或方向的院校主要有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就湛江滨海体育旅游而言,目前专门从事滨海体育旅游服务的人员数量较少,且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影响了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长期利用,不利于滨海体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外部机遇

3.1 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扶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2011年8月到湛江市视察,指示要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竞争性扶持滨海旅游产业园发展,加快打造几个能代表广东水平、可以与海南相媲美的滨海旅游景区。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南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中都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重要内容。2008年12月,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实施国民休闲计划。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改革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明确指出:“粤西以海岸为主线,推动滨海旅游品牌建设”,“充分挖掘滨海旅游资源,大力推广滨海旅游,把粤西建成国内知名的具有休闲、健身、度假等功能的滨海旅游胜地。”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和生态旅游业。

3.2 全国、广东旅游经济各项指标的良好的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国内出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在增加, 近两年海外游客、港澳台游客也在增多,出境游客逐年有趋多的变化,如下图(表1)。2011年,我国接待海外游客2711万人次,同比增长3.77%,其中接待港澳台10831万人次。这些变化无形当中为旅游业带来可观的前景,也为广东、湛江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2007—2010年全国各项旅游经济指标

2010年,广东省国内旅游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2.5%,旅游总收入增长24%。旅游业增加值达1963亿元,约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9.7%。旅游业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2009年底,全省滨海旅游业生产总值达767亿元,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11.3%,成为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3]。全国、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为湛江滨海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3.3 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

湛江市旅游界开拓进取,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宣传促销,逐步打响了湛江旅游品牌。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812.3万人次、旅游收入9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42.3%;完成旅游投资20.3亿元[4]。 湛江市接待游客数及旅游收入也逐年在提升(见表 2)。旅游发展速度居全省前列、领跑粤西,在全省影响力以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表2 2009—2011年湛江市接待游客

4 外部威胁

4.1 环境的破坏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开发商们被金钱和利益所蒙蔽,在旅游高峰时期每天超负荷接待游客量,严重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所以无论是政府、开发商还是游客都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加强对大自然环境的保护。

4.2 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发展

随着体育旅游的迅速发展,国际体育旅游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且已形成一些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如被誉为亚洲第一湾“潜水者的天堂”的海南亚龙湾;中国滑雪旅游的黑龙江的亚布力滑雪中心;云南的民俗体育旅游、长江漂流等。大连、秦皇岛、厦门、三亚、青岛等海滨城市对湛江体育旅游发展具有强有力的竞争,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都对湛江旅游的客源市场构成了威胁。

4.3 不可预知因素的日益增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可预知因素逐渐增多。湛江滨海旅游发展敏感度较高,又易受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恐怖事件、突发传染病、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等等都可能给其带来较大的影响;旅游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环境容量、供水压力等也制约了湛江滨海旅游客源数量的增长。

5 发展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的措施

5.1 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协作

湛江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的开展,政府部门应协调好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关系,把文化、卫生、体育和旅游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协调好,借助体育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和旅游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以及其他部门的资源优势,联合发展湛江滨海体育旅游。

5.2 湛江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应走市场化道路,积极拓宽市场

湛江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的开展要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承办海上赛事。政府应指定具体的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及外商,积极扶植一批从事海上运动项目的协会俱乐部,逐步使之成为海上运动的具体承办者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市场主体,推进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企业应在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细分市场,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发扩大国际市场,做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齐头发展。

5.3 挖掘潜力,整合创新推出多元化的滨海体育旅游产品

首先,开发观光滨海体育旅游项目,如以海滨种植业、海水及养殖业为重点的渔村“农家乐”观光游;以海滨观光为切入点的生态游等,如海滨公园,加入龙舟、杂技、拔河、舞龙、舞狮、踏水车、放风筝等民间体育活动元素,可以让游客更深地感受到集踏青、参与、观光等于一体的滨海特色体育游,更近距离地感受海滨城市的民族文化内涵。其次,深化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拓展东海岛、吴川吉兆湾、雷州天成台、徐闻白沙湾和大陆最南端等滨海休闲旅游线路,完善自驾车、自助游配套服务设施。最后,努力发展高端滨海休闲旅游产品,如海上旅游大港、豪华游轮等。加快建设特呈岛休闲度假古朴渔村、坡头区南三岛生态健身休闲度假中心的今越体育公园、霞山渔人码头、旅游游艇码头以及交椅岭休闲体育高尔夫示范基地等高端滨海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不断做大做强湛江滨海旅游业,使湛江成为广大游客理想的滨海旅游城市。

5.4 挖掘体育内涵,打造体育旅游文化

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型的观光旅游向多样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旅游者对异国他乡风土人情的求知欲,是民俗、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动力。挖掘我国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民间体育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加以继承和发扬,是我国体育旅游的趋势,也是湛江滨海体育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5.5 加强培养滨海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人才是湛江滨海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体育运动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依托湛江地区现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如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招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方向为滨海体育管理方向。建立培训基地,借鉴导游队伍管理经验,实行上岗证和等级评定的定期审查制度,使海滨休闲体育运动指导员队伍尽快职业化和管理规范化。

5.6 狠抓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安全问题,发展生态旅游

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旅游资源质量、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但是在体育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不时出现的安全事故使旅游者的安全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在开发体育旅游项目过程中,与相应的管理层层签合同,责任到人,做好一切安全保障措施。

1 全省晒经济成绩单 18地市去年GDP增幅放缓[EB/OL].[2012-02-02].

http://www.gdzjdaily.com.cn/finance/2012-02/02/content_1444 194.htm

2 2011 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旅游推介会开幕[EB/OL].[2011-11-05].

http://www.gdta.gov.cn

3 我省启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滨海旅游[EB/OL].[2010-4-01].

http://www.gdta.gov.cn.http://www.gdta.gov.cn

4 去年全市旅游收入92.9亿元[N].湛江日报,2012-1-10(4)

5 柴寿升、严冬平.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思索[J],海岸工程,2002,21(1):63-67

6 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 曹卫、郭焱林、韩海波等.滨海体育休闲的理论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8-10

8 张小波.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8

9 王赵云.过去、现在、未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休闲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0 逄艳.基于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

Swot Analysis of Coastal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anjiang

LUO Xiguang , et al.(Faculty of Sports and Leisur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524088,China)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coastal sport tourism.The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 are as follow: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investigation method, SWO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ports tourism in Zhanjiang and Guangdong.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Zhanjiang has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It has uniqu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was abundant with biological resource, which entitles Zhanjiang to hold a large–scale game.Meanwhile,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give great attention and support to the coastal sports tourism.The increasingly index of the tourism economy and expansion of the tourist marke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sports tourism in Zhanjiang.However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are relatively backward.The environmental breakage is increasingly serious.The traffic is inconvenient.What’s more, the confused management, the not fully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and some other unpredictable factors like the new develop condition of other opponen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threat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sports tourism.

sports tourism; coastal; Zhanjiang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体育类),编号:09BTY032。

罗曦光(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滨海体育休闲。

猜你喜欢
湛江市湛江滨海
漫步湛江
感知规律在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滨海白首乌
轻轻松松聊汉语: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