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墨香 紫玉流芳
——浅谈《关公壶》的创作感悟*

2012-09-15 01:04
陶瓷 2012年9期
关键词:关公紫砂壶紫砂

咸 平

(江苏宜兴 214221)

史家墨香 紫玉流芳
——浅谈《关公壶》的创作感悟*

咸 平

(江苏宜兴 214221)

主要介绍了笔者通过制作“关公壶”对紫砂技法的传承,对忠义神威及创作灵魂的领悟。

紫砂壶 关公壶 紫砂艺术

前言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紫砂艺术表现形式为百家争鸣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独特的艺术创作表现技法。或方或圆,仿真自然等紫砂创作造型变化,加之紫砂原矿泥料特有的易于塑造的特点,配以壶身刻画、印章等装饰技法,千年陶都博大精深的的紫砂艺术文化,成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紫砂壶为代表的紫砂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紫砂陶艺作品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笔者在创作《关公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中来。

1 兼收并蓄文化元素,一脉相承壶艺技法

众所周知,传统的紫砂壶艺术造型主要分为花货、光货和筋瓤货三大类。

紫砂花货,是仿大自然的动植物形态,凭借“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创造理念,历经几代紫砂艺人精心揣摩创作,使五彩斑斓而又极具原生态自然美感的紫砂艺术花货作品生动鲜活。紫砂艺术大家、名家将自然界的松、竹、梅、仙桃、匏瓜、南瓜、树桩等各种自然创作素材在紫砂壶设计、创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意韵悠长;传世的紫砂花货经典之作,珍藏于众多博物馆中,以紫砂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流传至今。

紫砂光货,利用几何线条的伸张曲直,准确把握各种轮廓线的组合,使成形后的壶体光洁,点、线、块、面挺括,素面素心。传统经典的光货作品有:“仿古壶”、“古瓢壶”、“传炉壶”、“僧帽”等。

紫砂筋瓤货,即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巧妙均分,生动流畅,脉络自然,凹凸有致,在严谨缜密的紫砂壶艺设计中显示出一种精巧的条理与秩序美品;成形作品上下呼应,比例协调,身盖神通,纹理脉络清晰,阴阳明快,凹凸有致;“菱花壶”、“合菊壶”、“半菊壶”、“风卷葵壶”、“玉兰花六瓣壶”、“梅花周盘”等都是筋瓤货的经典之作。在纷繁复杂的紫砂壶艺设计造型中,汲取传统文化元素为创作题材,备受紫砂创作者的青睐:如古陶元素、青铜器元素、古建筑元素、古家具元素、民俗文化元素、宗教文化元素、书法篆刻元素、诗词文学元素等表现在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中,既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又突出了一脉相承的紫砂壶艺技法。

2 壶艺技法精气神韵,安身立命忠义神威

《关公壶》整件作品器宇轩昂,精、气、神、韵力求完美,既有传统紫砂壶创作技法,又融合笔者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创作思路。作品颈短盖圆,壶钮采用捏塑手法,塑造出传统京剧脸谱中的“王冠”形体,用紫砂珠粒突出表现以金、银、玉装饰的具有身份象征特征的“王冠”,以小见大地塑造了“关圣大帝”尊贵威严的身份特征与气势非凡的王者风范;圆直壶流,刚劲有力,表现出“武圣”关羽刚毅直爽的性格,流露出笔者对“关圣大帝”的敬佩;壶柄与壶身的贴塑装饰,创作原型源于关羽“青龙偃月刀”,刀柄扣环型曲为壶把,衔接壶身贴塑“青龙偃月刀”刀身,神龙张口吐刀,刀刃、刀钩、刀锋、刀尖采用捏塑立体效果的肌理凹凸性,衬托出刀锋的锋利,刀面青龙戏珠,张牙舞爪蜿蜒向前,驾祥云浮游乾坤,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至此,三国名将,以“关圣大帝”,神、佛、人、仙共同仰慕和推崇的关羽形象基本表现出来;壶身底部有一条贯穿整件紫砂壶身凹进去的线条,笔者则是根据,孔圣人“一以贯之”的儒家精髓思想融入其中,同时也是表现出“关圣大帝”于三国时期,忠于汉王明主刘备的忠心无二的“忠义”精神内涵,表达之极。笔者又在《关公壶》壶身执刀虔心篆刻“关圣大帝”四个字,顶天立地,气势恢宏,刀功遒劲有力;“忠义神威”四个字用功至真至诚,并将对关公的膜拜之感与仰慕之情透露其上,崇拜英雄,仰慕忠义神威之品德,将成为整件作品的创作灵感与思想内涵之所在。

这样,贯穿整件作品以“关圣大帝”——关公为主题创作思想内涵的紫砂壶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传统历史文化名人关羽“忠义神武”的经典文化精髓,也彰显出紫砂壶艺自明代至今的精、气、神、韵的工艺技法内涵。

3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创新时代创作灵魂

《关公壶》的创作其实与笔者之前创作的《济公壶》、《包公壶》统称为“历史名人壶”系列中的“三公壶”。笔者之所以要用自己的思想与个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一次整合,是因为只有创作出更多的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紫砂文化艺术作品,才能在紫砂艺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源泉与紫砂文化艺术存在形式。笔者所制作的以“三公壶”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名人壶”,其创作题材与灵感都是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题材。当然在紫砂艺术的大家庭中,在“百家争鸣“的紫砂艺术领域,以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名人、历史文化故事等为题材的紫砂雕塑、紫砂陶刻、紫砂壶艺作品层出不穷,笔者通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以紫砂壶的形式塑造出更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并通过整件作品的造型设计与装饰,可形象全面、传神生动的表达出历史文化名人。

忠义勇武的“关圣大帝”——关羽;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包拯;悬壶济世、在世活佛——济公等众多的传奇神话、历史名人,以其备受世人尊崇的精神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立自强的坚韧品格;也只有通过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具时代气息的以历史名人的思想精神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积极配合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紫砂艺术文化也将继续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通过我们紫砂艺术创作者把握时代的脉搏,创新、创作具有时代文化气息的艺术作品。

千年陶都,紫玉金砂,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艺术文化市场中,紫砂艺术精品都是一种值得收藏与赞誉的奇葩。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艺术文化存在形式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紫砂文化艺术正是凭借其自身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和创作表现形式,备受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与推崇。作为紫砂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创作者,除了深入研究探讨传统文化底蕴,更应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对待国有文化与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而又不为我所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以其独特地审美观与艺术价值观,为紫砂艺术文化的未来创造新的艺术之路。

图1 关公壶

TQ174.4

:B

:1002-2872(2012)09-0037-02

咸平(1964-),大专;主要从事陶瓷工艺美术及制壶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关公紫砂壶紫砂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关公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