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大环境事件扫描(2011)

2012-09-22 09:45本刊编辑部
地球 2012年4期

本刊编辑部

日本强震引发海啸与核泄漏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后三天内连遭170多次5级以上強余震,共计14704人遇难、10969人失踪。东京有强烈震感,民众纷纷从楼层中跑出。

日本气象厅发布了海啸警报,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海啸警报扩展至整个太平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日本政府紧急疏散周围10公里的居民。4月17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首次给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的日程表,承诺核泄漏问题将在6到9个月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日本东电公司董事长胜俣恒久17日下午在东京举行记者会,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问题将在6到9个月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胜俣恒久指出,解决核泄漏问题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3个月,主要任务是处理所有高浓度污水,同时防止各反应堆发生爆炸;第二个阶段为随后3至6个月,主要工作是恢复各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功能,有效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将核污染量降到最低。

7月10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57分,日本本州岛发生7,3级地震,系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的余震。日本当局随后向岩手、宫城、福岛发出海啸预警,日本东部沿海地区仅出现浪高10厘米的海啸,11点45分海啸预警解除。

此次余震发生时,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东部广大地区有明显震感。日本东北部地区新干线部分路段一度停运,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尚未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及维护设备在此次地震中出现异常。

非洲之角

遭遇60年来最严重旱灾

2011年3月非洲之角进入旱季以来,受灾人口超过一千万。严重的干旱导致牲畜大量死亡,饥荒也在这一地区蔓延。非洲之角地区包括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这些国家遭受的旱情是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旱情之一。各国旱情加剧,而一些国家的国内冲突以及粮价上涨使旱情的影响更加严重。据联合国统计,有900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救助,而其中包括2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

在索马里,每天都有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死,还有很多索马里人被迫来到邻国肯尼亚的难民营来维持生命。而肯尼亚北部地区人口的营养不良率已经超过了25%。

肯尼亚的达达阿布难民营是全球最大的难民营,共有35万名难民生活在这里。进入旱季以来,每天都有来自索马里的难民来到这里,仅在两周时间里,来到这里的索马里难民就有2万人。他们大多光脚步行一个月甚至六周的时间,所存人都严重营养不良和脱水。

据慈善机构“拯救儿童”的工作人员索尼娅介绍说,灾民的情况超乎想象地糟糕:“一位来到我们食物中心的母亲说,她把自己的六个孩子留在家乡,因为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最后,她的两个孩子饿死,我们设法救出了其他四个孩子。而这样的情况其实每一天都在索马里的中南部地区发生着。”

索马里的冲突让旱情的影响更加严重,能够最终来到难民营的人们都是幸运的,还有很多人没能够坚持到肯尼亚边境,就在路上离开了人世。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的理查德·奥丁格教授曾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的一员,他说旱情是由于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旱情是由于拉尼娜现象引起的。世界其他地区也在受着太平洋上发生的变化的影响。多年来,太平洋地区都很热,这就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大雨不断然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所经历的就是拉尼娜现象。”

民间团体“世界雨林运动”撰写了名为《当前干旱的根源》的报告指出,干旱一直是该地区很正常的特征,但是两件事情的变化导致了2011年东非这一严重的旱灾:一是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二是全球气候变化。

农药硫丹等被列入黑名单

2011年4月29日,《斯德哥尔摩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包括中国在内的127个国家一致同意,增列农药硫丹为该公约禁用的物质。

这是继多氯联苯、林丹等工业化学品和农药之后,又一个受到该公约禁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危害性极高的农药,硫丹主要用于棉花、烟草、茶叶和咖啡等作物,研究显示其具有神经毒性。世界上已有超过六十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或淘汰硫丹。

硫丹被增列为禁用物质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仍需经过国内相关程序对该修正案进行核准,方能使其正式在国内生效。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淘汰硫丹还面临诸多挑战,如替代品的识别、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库存产品的处理等。

2011年6月20~24日,《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缔约方第五次会议(COP5)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决定将硫丹、甲草胺、涕灭威等三种农药列入《鹿特丹公约》附件三,自2011年10月24日起适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这些决定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化学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中国大旱

2011年5月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饱受罕见的干旱之苦,不仅长江水位急降,其流域内的各大湖泊也几近干涸。截至2011年5月底,数据显示,旱灾已造成400多万人饮水困难,16.7万公顷农田绝收。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目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洞庭渴水长江“肾衰”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遥感监测,2011年5月27日洞庭湖的水体面积为556平方公里,与历史同期相比明显缩小,是卫星遥感中心自2004年正式开展遥感监测以来的同期最小值。

2011年以来,湖南降雨严重偏少。据气象资料显示,2011年1月1日8时至5月25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335.6毫米,较历年同期(593.8毫米)偏少超四成,创历年同期最低。2011年5月21日,岳阳发射近150枚火箭弹实施人工降雨。

据统计,长江入洞庭的三口,淞滋河东支2002年以前平均断流150天,2003至2007年平均断流骤增至205天;虎渡河断流由2002年前的127天增加到155天,而南闸以下一般断流时间达到280天以上;藕池河西支由断流241天增加到近几年的平均每年255天,其中2006年断流长达338天,是有记载以来最长断流纪录。

受三峡枢纽蓄水运行调度的影响,洞庭湖的枯水期在近些年也逐渐呈现出提前、延长的趋势。而每年10月关闸蓄水的三峡水库,若遇冬春干旱半年,三口断流,吞吐长江的“长江之肾”洞庭湖对长江的补水作用也相应被削弱。

疯狂围垦洪湖渐远“浪打浪”

湖北气象部门称,洪湖市2011年降雨量明显偏少,累计降雨量为144毫米左右,比往年减少七成,旱情为70年一遇。据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洪湖生态湿地恢复至少需要10年时间。持续的干旱造成3000多户以洪湖为家的渔民家庭受困,饮水和生活物资运送困难。

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长江中游北岸,行政区划隶属荆州市,地跨下辖的洪湖市和监利县。江汉平原有四湖,洪湖是锅底。为避水灾并向低湖田要粮,洪湖近几十年被大规模围垦。这种堵塞江湖连通的做法,已经让洪湖遭受到内涝和正在持续干旱的惩罚。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几次围湖造田,直接使洪湖水域面积缩小到348.2平方公里,“中南之肾”在半个世纪“亏损”超过一半。由于围湖造田、筑堤修闸,原本起着调蓄长江洪水作用的洪湖,如今非但不能为长江洪峰分忧,反而自身饱受内涝、干旱之灾。

太湖忧大旱加重蓝藻污染

2011年长江中下游持续大旱,太湖迎来了1951年至今的最少降雨量,导致江苏大中小水库蓄水不足。2010年10月中旬及当前的卫星遥感监测图的对比显示,太湖水面都在缩小,江苏省三湖一库蓄水是往年的68%。太湖每天补100多个流量,水位仍跌至历史最低。

2011年5月31日,太湖流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截至当日8时,通过望虞河引入太湖的长江水已达到11亿立方米;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以上,太湖水质保持稳定,其中总磷、总氮平均浓度低于上年同期。

对太湖来说,干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属于网状河流,古称“震泽”的太湖自古以来就“惧涝不畏旱”。近些年来,太湖水体正遭受严重污染。2007年6月,太湖蓝藻大爆发,威胁到无锡自来水供应。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除锡东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影响了20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了所有水面,水龙头打开后淌出的是又黄又臭的水,居民们不得不购买矿泉水洗澡做饭。

蓝藻危机后,江苏省级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太湖治理。2008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是1949年后中国投资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但水质监测表明,2011年太湖的水质并未好转。专家介绍,太湖的污染是过去30年积累起来的。即使现在把污染源都控制住了,但光是太湖湖底淤泥积累起来的污染物质逐渐释放,可能20年左右太湖都还将呈现污染严重的状态。

三方暗战鄱阳湖

2011年5月30日,被称为“长江之肺”的鄱阳湖,正和长江中小游数以千计的湖泊一样,经历着六十年不遇的大旱。

往年在这个季节里覆盖着鄱阳湖4000多平方公里水域的湖水,早已一步步退缩到低洼处,远远地望着那些裸露在湖床上的干涸的湿地与航道。已经干涸和濒临干涸的湖床上,干枯的鱼类残躯随处可见。

2011年5月21至23日,江西省出现较强降雨,全省平均雨量38.5毫米,三峡大坝开闸放水,鄱阳湖东南部水位有所上升,但旱情仍然严重。除了大旱这一主因外,有观点认为,三峡工程蓄水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鄱阳湖与长江的“江湖格局”,而这也是鄱阳湖旱情的成因之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认为,三峡水库的建成与运行,打破鄱阳湖原有的吞吐规律:每年10月三峡大坝蓄水期,泄流量剧减,而此时正值江西省枯水季节,鄱阳湖急需江水补充,但结果是,非但得不到补充,反被长江低水位拉空。每年5月末至6月初,三峡水库为腾空库容应对即将到来的主汛期,加大泄流量,但此时却又是江西省主汛期,赣江等五河来水与长江来水在鄱阳湖狭路相逢,互相叠加抬升湖区水位,加重了鄱阳湖防洪负担。

云南连续3年大旱

云南连续3年大旱,今年的旱情到目前为止尚未缓解,百万人饮水困难。旱灾已造成了云南省16个州市、125个县(市、区)、790.10万人受灾,237条中小河流断流,413座小型水库干涸,320.34万人、164.71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676.6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8.67亿元。受持续干旱影响,云南九大高原湖泊集体“瘦身”。初步统计,九大高原湖泊水体水位较去年平均下降0.7米,湖容量累计减少2.92亿方。

临沧、德宏、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红河、玉溪、文山8个州市甘蔗主产区受灾严重,灾害已造成部分蔗区甘蔗绝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20日,云南甘蔗干旱成灾面积125.17万亩,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27.18%,其中:甘蔗绝收面积15.09万亩;因灾造成甘蔗损失119.38万吨,按照当前出糖率计算,将少产糖14.92万吨,全省蔗农因灾损失5.13亿元,全省制糖企业减少销售收入10.44亿元。

曼谷遭遇历史最大水灾

2011年6月底至12月底,泰國曼谷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灾。截止10月15日,泰国56个府受影响,其中11个府灾情严重。洪水导致至少297人死亡,大约11万灾民在临时避难场所暂避风险。大片农田损毁,多家工厂停工,经济损失惨重。

11月9日,洪水向首都曼谷市中心的繁华商业街和旅游热点区域逼近。而连续3个多月的洪水已经导致529人死亡,2人失踪,洪水依然浸泡着泰国77个府中的24个府,约110万家庭的280万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预计达5000亿泰铢(1美元约合50.7泰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曼谷大概有560处的积水过深,而总体的曼谷的受灾人数是12个区的50万民众受灾。12月23日,曼谷市市长苏煌班德亲王宣布曼谷所有地区水灾已经结束,市民生活和运作全部回归正常。

专家警告,目前的灾情只是未来曼谷水患问题的序曲,在全球暖化与地下水超抽的双重影响下,50年内曼谷大部分地区可能低于海平面。曼谷水灾为亚洲各大都市的防洪防灾体系建设敲响了警钟。

上世纪80年代,泰国北部大城府等工业区进行建设规划和开发时,湖泊、湿地和沼泽地等有蓄水能力的自然地表被改成了水泥地,地表吸水能力下降。运河本是洪水最好的排水通道,但曼谷市先后填埋了多条运河,却又没有相应的排涝设施来替代。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学者他威旺指出,道路、房屋和工业区的建设不仅阻碍了自然水路,还占用了原本有助于减缓洪流的低洼集水区空间。

此次受灾严重的大城府和巴吞他尼府的7个工业园区全都位于低洼地带。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由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发布的一个报告表明,由地下水缺失造成的地面沉降是泰国曼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曼谷和北榄府易被淹没的区域面积将扩大30%。

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首席城市发展专家郑利平表示,城市经济开发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过度城市化也是泰国水灾的一大原因。还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全面与科学的规划,一些城市不遵守相关的规划法规,违规改变规划用地性质,把绿地改为商业用地。

德国拟于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

2011年5月30日,德国环境部长宣布,德国将于2022年前關闭国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德国共有17座核电站,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被暂时关闭的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永久性停运,其余10座核电站原则上都将于2021年前关闭,但其中3座核电站可能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

根据德国经济部的数据,2010年核电占德国电力供应总量的22%,而超过40%源于煤炭发电,其他则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预计未来10年内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有望占到40%。而据德国电力部门报告,2010年冬季德国南部有2000兆瓦的用电缺口。

根据德国政府的预测,要完成能源的更新换代,短期成本将大大增加,至少需要投入1500亿欧元,其中一半用于沿海地区的风力发展。德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则称,其成员计划到2020年耗资2000亿欧元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美国德州干旱山火肆虐

2011年9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借着德州干旱的气候和热带风暴“李”的力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大火共烧毁了500余处住宅,吞噬2.5万英亩(约100万亩)土地,上千人被迫疏散,并造成至少2人死亡。

9月20日当天,在将近100万公顷的范围内,发生了20起规模较大的山火。多个居民社区都下达了撤离命令。州长培瑞已要求联邦政府协助救火。德州当局下令强制撤离部分灾区居民,同时紧急疏散遭大火威胁的监狱犯人,还出动直升机及国民兵C-130运输机协助空中灭火,加州、怀俄明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也都支持空中灭火任务。德州林务局官员表示,由于湿度低,再加上春季强劲风势,使得火势不断扩大,不断有火头引发新的火灾,州政府已出动1400多人全力救火。

美国天气网分析指出,德州大火肆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从2010年冬季开始,德克萨斯州降雨明显偏少;德州大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前几天生成的一个活跃的天气系统。这一天气系统给南方各州带来上百个龙卷风和风暴。由于风暴系统出现在德州中部和南部,因此,在西南和南部大平原风力增加。风助火势,这一天气系统更有利于火势的蔓延。

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田溢油事故

2011年6月21日,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最先见于网络。2011年6月27日,南方周末证实位于渤海湾中部的蓬莱19-3海上油气田,在距山东龙口海岸约38海里处,发生溢油事故。2011年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渤海溢油事故的调查结果,表示溢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

溢油事故发生三个月后,最核心的数据溢油总量依然扑朔迷离。康菲公司单方面宣布只有3200桶,即约500吨。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环保专家董良杰接受采访时说,康菲公司只算了头尾,即只计算了漂到海面上和沉在海底的溢油,而漂在海中间的溢油才是大头。他换算后认为,这部分被忽略的溢油量达6400吨,而总溢油量可能达到7070吨,为康菲公布数字的14倍。

自6月4日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以来,渤海部分海域遭受严重生态破坏,渤海作为一个半封闭性的浅水海域,自净能力较差,生态恢复十分缓慢。海洋生物资源受到极严重影响,特别是渔业资源,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的水产养殖户遭受的经济损失约为13亿元,烟台扇贝几近绝产。

2012年1月25号,经过行政调解,农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有关省人民政府就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油从其所承诺启动的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分别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科研等方面工作。

新西兰陶加兰港石油泄漏事故

2011年10月5日,新西兰陶加兰港触礁引起石油泄漏的“雷纳”号货船引起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10月20日,“雷纳”号货船船体右舷部分开始出现断裂,裂痕明显。救援人员依然在继续从船上抽取石油,以尽可能的在天气变差之前避免更多的石油泄漏到海洋之中。自10月5日触礁事故发生以来,大约已经有超过300公吨石油漏人海洋。

雷纳号上共载有1280个装有包括一些危险物品在内的集装箱。随着事故发生到现在,整个船体倾斜角度逐渐加大。好在救援人员从一开始便将它们很好地固定在船上,目前只造成88个落入水中,但其中56个由于大浪天气等原因,目前尚未找到。雷纳号上装有1700多吨作为燃料的重油,泄漏到海洋中的大概是350多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新进展

2011年10月17日~21日,《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召开。118个缔约国代表达成协议,将加强国家间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管理。这标志着旨在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危险废物的公约修正案在停滞15年后迈出重要一步。修正案正式生效还需要17个国家的批准。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技术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有毒废物。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当时发达国家处理这些有毒废物的主要办法就是以“循环利用”的名义将它们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洋垃圾”,让不发达国家承受环境恶化的后果。这种不负责任和不公平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甚至引发了外交纠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巴塞尔公约》应运而生了。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瑞士巴塞尔召集105个国家和欧盟共同签署了《巴塞尔公约》,制定出有害废弃物(或其他废弃物)越境转移和处置等相关规定。1992年5月该条约正式生效,成为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国际法,目前约有170个缔约方。澳大利亚通过碳税法案

2011年11月8日,澳大利亚通过碳税法案宣布通过吉拉德政府提出的碳税法案,使这项备受争议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根据这项法案,在2015年所谓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引入前,约500家公司从2012年7月份开始需要为其每吨碳排放支付23澳元(24美元)的税费。

澳大利亚是发达经济体中人均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碳税的实施将使得澳大利亚成为欧洲之外对碳排放限制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吉拉德担任总理以来力排众议取得的“最大成功”,使得澳大利亚终于避免了在气候变化大会空手赴会的尴尬局面。

反对派称,碳税将推高生活成本并威胁到就业。碳税法案触动了澳大利亚经济命脉资源行业的利益,必将抑制资源行业继续蓬勃发展的势头。此外,碳排放税的启用将增加企业成本,长远来看,或将导致国际投资者对赴澳投资更加谨慎。

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气候变化法律业务的主管马蒂金·怀尔德则表示,“对澳大利亚经济来说,这是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一一不仅关乎温室气体排放。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澳大利亚就致力于制定这项政策。”

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

2012年1月1日,欧盟将正式把航空业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歐盟的这一地区性法律规定将不仅适用于欧盟航空公司,在欧盟境内起飞和降落的非欧盟国家航班也将被强制划入征税范围。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算,全球航空公司2012年为ETS体系的支出至少将达到24亿欧元。根据欧盟规定,ETS体系将航空公司2004年至2006年间的平均排放量作为参照,2012年给予航空公司该排放量的97%作为排放总量指标,其中85%的排放额度可免费获得。

自该决定公布之日起,各国航空业的抗议声就从未间断,尤其是对该征税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减排效果等提出了一系列质疑。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及其3名成员美国航空、大陆航空、美国联合航空早在2009年12月就在英国提起了诉讼,反对欧盟将非欧盟航空公司纳入ETS体系。按照相关国际法原则,各国应按照《京都议定书》来确定碳排放量。美国航空运输协会曾表示,欧盟对非欧盟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费用违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多项条款,也违反美欧空中服务协议中有关税费的规定。因为该公约规定,各国在自己的领空对航空公司拥有主权。按照欧盟的规定,即使飞机整个航程在欧盟只有一小段,也要受ETS体系管辖。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欧盟给其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配额在逐年减少,如果航空公司的飞行量不断增加,其支付的碳排放费用也会上涨。这有悖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欧盟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说,航班产生的碳排放影响是不分国籍的,因此对所有航空公司都一视同仁。碳排放份额的15%将用于拍卖,拍卖所得将用于欧盟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资助包括航空运输业在内的实现低排放研究和项目。国际民航组织几年前就认为,相比较于税收或其他收费等,收取碳排放费用是解决航空排放最有效的经济措施。因此欧盟认为,把航空业纳入排放权交易体系完全符合国际法,也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

欧亚极寒

2011年底至2012年初,一轮极寒天气席卷欧亚,全球多个国家遭遇罕见的极寒天气。极寒天气影响着欧洲,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部分地区最低温度跌破30℃。其中乌克兰受灾情况最-严重,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冻死街头,更有上千人因冻伤到医院接受治疗。意大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希腊等多国民众死于严寒。

亚洲多个国家也成为严寒的灾区。日本多个地区的积雪深度创历史纪录,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引发雪崩,导致交通网络中断,至少56人丧生。韩国多地发布寒潮警报,首尔地区气温下降到17~C,刷新55年-来最低纪录。

与此同时,我国入冬以来平均气温为-5.5℃,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哈吉区域自动站,2月3日甚至出现了-50.7℃的极端低温。

然而,在欧亚遭遇寒冬的同时,美国却迎来40年来最温暖的冬天。美国大部分州平均气温前几日都在10℃以上,首都华盛顿的气温更高达21℃,华盛顿地区樱花纷纷盛开。

对于这轮极寒天气,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但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