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骨骼疏松”

2012-09-22 09:45李秋香
地球 2012年4期
关键词:旱地荒漠化经济损失

李秋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字显示,全世界有21亿人口居住在沙漠或者旱地中,其中90%属于发展中国家。全球44%的可耕地为旱地,30%的耕植作物生长在旱地上。

土地是地球的骨骼,如果骨骼患上疏松症,后果可想而知。

荒漠化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110个国家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危险。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50亿吨肥沃土壤流失,每年有1200万公顷土地消失,这些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粮食,每年由于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此外,在干旱地区居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8%,土地退化对他们造成日益严重和紧迫的威胁。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1994年6月在巴黎通过,1996年12月正式生效,是关于环境、发展和推动健康土壤保护的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合约。公约的193个缔约国共同努力,缓解旱地人口贫困现象,维持并恢复土地生产力及减轻旱灾影响。

2010年8月联合国正式启动“联合国荒漠化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2020)”计划,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们对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旱灾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脱贫进程的威胁的认识。

2011年9月20日,联合国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问题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旨在把公众对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关注度提高到最高层次,并为201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筹备工作作出贡献。

2012年3月2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強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必须得到有效防治,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退化,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贫困问题、水问题和食品安全所带来的挑战。

2011年6月25日是中国第21个“土地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提出我国土地问题存在三个难以为继:过度消耗低效用地的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以及忽视城乡土地权利主体平等的模式难以为继。

具体说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不容乐观,不仅存在荒漠化问题,还面临着土地污染问题。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2011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而广东省未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仅有11%左右。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近年来,血铅超标、尿镉超标等时有报道,重金属污染出现了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从水土污染到食品链转移,由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进入突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的爆发阶段。

猜你喜欢
旱地荒漠化经济损失
旱地出芦笋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下雪的代价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