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2012-09-25 01:51陆磊磊罗耀华
通信电源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单相载波预估

陆磊磊,罗耀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0 引 言

光伏发电以其低碳、环保以及可以就地使用的特点,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分布式发电中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随着光伏并网设备的不断增多,并网电流谐波带来的电网污染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提出了基于电流瞬时值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跟踪精度。为使太阳能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输出点上,并且有较快的跟踪性,设计了一套优化MPPT算法。论文所设计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采用ST M32F103型芯片作为控制核心来实现算法。使用三菱公司PM75RLA120型IPM作为功率器件。实验结果显示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1 主电路研究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为如图1所示的单级式拓扑结构。其中A为光伏电池阵列,B为基于ST M32的控制系统,C为IPM功率开关器件,D为EMI输出滤波器和单相工频变压器。

通过控制器向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左右两个桥臂输入单极性的PWM波形,光伏逆变器输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波,经电抗器L滤除掉载波高频分量后输出高质量的正弦波馈入电网。

论文采用电流瞬时值控制方案,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 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得到并网电流幅值基准,再通过软件锁相技术得到电网电压的相位,计算出电流瞬时值给定iref,通过PI控制和电压前馈控制,得到PWM驱动信号来驱动全桥逆变器的四个开关管。基于该控制方案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波形质量好、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较低。

图1 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框图

光伏逆变器并网后,逆变器输出电压Uo被电网电压箝制在有效值220 V,可视其为电流源。此时改变占空比D将会改变并网电流Is。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获得给定电流基准Iref,与电网电压信号相乘后得到实时的给定电流iref,通过PI调节和电网电压前馈调节后得到PWM信号驱动IPM。

2 并网电流的控制

系统采用了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瞬时值控制算法。并网电流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并网电流控制框图

因为逆变器开关频率为20 k Hz,远远高于电网频率,可将PWM逆变器单元视为一个前向通道增益环节Kspwm。R为滤波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e-Ts为PWM输出电路的延迟等效环节。Gf(s)为并网电流检测环节。Gc(s)为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由图2可得到:在给定电流iref作用下,将电网电压Un视为干扰量。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为:

误差量为iL*

引入电压前馈环节Gu(s)后,并网电流的控制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加入电网电压前馈电流控制框图

加入电压前馈环节后,前馈运算产生的U*与电网电压的差值在一个载波周期T内积分为零即:

因此,加入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后,可以在每个载波周期内消除电网电压扰动对并网电流的影响,这样在对电网电流的控制过程中,无需考虑电网电压的影响,使系统简化为无源电流跟随系统,提高对电网电流的跟踪精度。

由于系统硬件产生PWM波形有一定的延时,这个时间可以看作一个延时环节e-Ts。其中时间常数T即PWM的载波周期Ts。这个延时环节会影响到并网功率因数,并且增加电流谐波含量。因此在并网电流检测环节里加入电流预估环节eTs,抵消前向通道中e-Ts的影响,达到校正并网电流的目的。

电流预估环节公式为:

其中I(tn)为本次载波周期内并网电流采样值,I(tn-1)和I(tn-2)为前两次载波周期并网电流采样值,根据上式,可以预估出下一载波周期内并网电流的理想采样值。引入此预估环节后有助于减轻硬件系统产生PWM波形延迟所带来的有功功率因数降低问题。电网电流反馈环节Gf(s)的传递函数:

加入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和二阶电流预估后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经过系统稳定性判断可知:加入电网电压前馈后和二阶电流预估后,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仍是稳定系统,系统的动态性能只与积分环节的时间常数Tc有关。

常用的数字PI主要有两种:位置式PI和增量式PI。位置式的缺点就是积分饱和,当控制量已经达到最大时,误差仍然在积分作用下继续累积,一旦误差开始反向变化,则系统需要较长时间从饱和区退出。而增量式PI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上式,增量式PI不存在累计误差,控制更为简单,也就简化了控制算法。本文采用增量式PI调节方式。

3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逆变器设计的最大功率点跟踪通过一种优化后的扰动观察法实现。传统的扰动观察法跟踪方法简单,调节精度高,所需采集的模拟量少,但是跟踪速度慢,只适用于外部光照环境变化较为平缓的情况。而本设计优化了扰动观察法,可适应外部光照变化较大的环境。通过多次实测统计:光伏电池在最大功率点处电压约在开路电压的75%~90%之间,据此可以优化MPPT算法。优化后的MPPT算法流程如图4所示。

4 实验结果分析

制造了一台5 k W单相光伏并网型逆变器实验样机,样机的主要参数为:滤波电感2.5 mH,功率开关的开关频率为20 k Hz。逆变器并网输出电流为10 A时的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和电网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其中A为电网电压波形,B为并网电流波形。在较小的并网电流情况下的电流及电压波形如图6所示:

图4 优化的MPPT控制流程图

图5 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与电网电压波形

图6 较小的输出电流波形与电网电压波形

由图可知:电网电压和电网电流相位频率一致,在小并网电流情况下依然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5 结 论

本文采用了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瞬时值控制技术,加入了电压前馈控制及二阶电流预估环节,成功地研制出基于ST M32的5 k 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静态及动态性能。通过优化了MPPT算法,使逆变器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适应较宽的光照变化范围和良好的快速性。

[1] 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电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 Woyte A,Bel mans IL Nijs J.Islanding of grid-connected AC module inverters[C].Proc.28th IEEE Photovoltaic Specialists Conf.Anchorage.AK:IEEE.2000:1683-1686.

猜你喜欢
单相载波预估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美国银行下调今明两年基本金属价格预估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低载波比下三电平NPC逆变器同步SVPWM算法
SVM分类模型预估网站商业价值
单相能馈型交流电子负载的并网控制研究
基于PI+重复控制的单相逆变器研究
一种简单单相软开关逆变电源研究
单相逆变器共模电磁干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