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范对策

2012-10-09 07:05安徽省烟草公司阜阳市公司赵俊伦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原始凭证电算化产权

安徽省烟草公司阜阳市公司 赵俊伦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这样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的相关决策。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

(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的表现形式

1、原始凭证失真

原始凭证失真,是指人为的伪造、篡改或是失真的填写原始凭证,通过利用白条顶库、假发票将非法的支出合法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编造原始凭证、白条顶库、不按规定开具发票、使用逾期发票等等。由于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起点,原始凭证的失真会影响到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简而言之,会计信息系统源头的不真实将会影响到接下来各个步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基础。会计报表失真,是指财务报表编制者利用会计制度的缺陷以及各种编制技巧,粉饰财务报表数据,对外提供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调整收入或成本来粉饰利润。例如,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或是折旧方法来调整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随意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减值损失等。第二,关联方交易,一方面通过关联公司之间相互串通,虚构交易进行虚假合同编造虚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从而帮助公司扭亏为盈,比如豁免债务或是低价交易等等。

3、滥用会计政策,调节收益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依据的具体原则和企业所使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也会直接的影响到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在政策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的选择会计政策。由于利润通常被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因此有的企业管理者通过随意的滥用和更改会计政策来调节会计收益来实现个人的利益。有一些巨额利润的企业则会采取降低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来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偷税漏税、延迟缴税的目的。

4、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处理方法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出的判断。合理的会计估计有利于企业编制出真实客观、公允的财务报表,同时有助于相关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有些企业会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比如坏账比例的计提更改等,从而对企业的收益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影响本期损益,也会对未来期间的收益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一)产权不明晰

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一直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具体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界定不明确,二是产权缺少明确归属。产权的明确界定有助于会计的规范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产,而产权不明晰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原因有二:一是,如果产权界定不明确,会导致形成所谓的公共产品,即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会利用公共产品的产权利益扭曲会计信息。比如,承包经营,承包人会通过将费用资本化来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提或是少提折旧。二是由于现行的委托代理制,代理人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委托人的意图进行企业行为。利益冲突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信息不对称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二)会计体制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会计管理体制和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健全的内控制度不仅有利于企业防止财务活动中的诚信缺失,同时也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执行力不强,内控制度不受重视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内控制度让位于业务发展,公司注重经营而轻管理,导致内部控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内部控制偏重于事后控制,内控成本高收益小,致使内控形同虚设不能有效的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的漏洞,财务人员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做账,而受公司领导或是高层的控制做假账,这样导致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影响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三)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这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然而往往内部监督形同虚设,不仅是以为内部监督没有得到真正的独立性,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对其给予相应的重视,导致其执行力不强。社会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向外界披露其独立性及审计意见,即审计监督,但是由于审计监督的任务重,往往难以达到应承担的任务的目标,不能保证企业提供的信息质量。政府监督,是指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对企业的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予以有效监督和制止,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没有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

(四)会计人员素质及职业判断不高

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一个企业的影响也很重要,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但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老化,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对现行会计制度的相关法规并不了解。另外,有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规做假账来修饰企业报表数据,这样极大的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会计法规与准则的学习与运用,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能熟练的运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严格遵守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编制三大报表,对外披露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并适当的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和关联方交易披露。

(二)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各种监督机制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重要方法,同时能够保证会计管理体制的有效性,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法规,按照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需要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体制,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明晰产权归属和界定,权责分明。另外,应加强会计监督的作用,三大监督应加大力度,尤其是审计监督,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公正和监督作用。

(三)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在选择会计员工时,应注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应大力引进具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大力吸收优秀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操作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同时也应具有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熟悉国家的相关会计法规和最新会计准则,同时建立内部激励制度。会计人员应充分注重职业道德,要做到不做假账,杜绝编报虚假信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力争做到在履行职责时廉洁奉公、大公无私、不谋私利、坚持原则。

(四)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电算化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企业基本都运用了电算化进行财务管理。电算化的推进使财务管理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有些大型企业已经深入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应用层次,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监控。会计电算化在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生成的统一规范不仅可以有效克服手工做账的失误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能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的了解会计信息。

总之,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同样也需要有高素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就需要从提高全民素质入手,而不仅仅是经济工作者的职责。

[1]刘文华.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王秋彬.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透视[J].当代经济,2005

[3]王宁.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05

[4]邱学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任度研究.财经论从,2000

[5]韩淑珍,许春玲,侯晶晶.伦理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J].财会通讯,2009

[6]储一昀,王妍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师稳健主义——来自前任审计师为中天勤或深圳华鹏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7

猜你喜欢
原始凭证电算化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
再谈原始凭证的收集与整理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谈谈原始凭证分割单的运用
浅议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