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信息化

2012-10-09 07:05丽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蔡毓瑾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计算机

丽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蔡毓瑾

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审计所需数据可以轻易从被审单位系统迁移(转换)到审计业务系统中来,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审计最重要的审计方法。改变传统的作业手段,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内部审计信息化已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概念

内部审计信息化,即建立在信息化环境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方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信息化包括审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是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架构由应用系统、网络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规范与标准系统、安全系统等组成。它将审计信息的开发、管理和使用、宏观经济动态、法律法规、审计对象、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管理等信息全部纳入到平台上,利用网络技术,了解并指导现场审计工作,实现科学管理。

二、信息化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一)信息化审计目标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与传统审计相比,内部信息化审计的目标是要建立与本部门、行业或单位信息化系统相适应的,特别是与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密切相关的财务和业务数据系统相适应的审计信息化子系统。逐步实现从手工查帐的审计转变为运用计算机对电子信息数据的审计,逐步实现从对财务数据的审计到对包括财务和业务数据同步审计,直到对信息系统的审计,逐步实现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以网上监控为主,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审计。

(二)信息化审计程序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信息化审计的程序与内容为:在审计准备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提前进入被审计单位了解信息系统开发使用情况、业务量大小、数据完整程度,以判断是否适合开展计算机审计、风险有多大。

在审计实施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帮助下,使用审计软件或一般数据处理软件核对、分析、计算相关数据,发现疑点并落实证据获得审计底稿。

在审计报告阶段除了可以利用相关技术统计汇总审计成果以外,还应注意将被审单位系统、数据情况加以归档,供以后审计使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向企业的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结果,审计报告应说明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范围、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及对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三)信息化审计技术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差别

计算机审计技术的使用丰富了传统审计的技术手段,是信息技术结合其他统计数学方法在审计领域具体应用的成果,数据库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使得审计数据的查询检索变得轻而易举,利用数据库查询检索技术,审计人员可方便快速完成大量数据的检查、分析、复核;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审计数据,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对被审单位的远程联网审计。

(四)信息化审计人员的配备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信息化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审计线索的变化、内部控制的变化、审计对象和内容的扩大及审计方法的变化,决定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审计人员审计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张上的书面数据,也不局限于会计系统,而是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电子数据。

(五)信息化审计风险与传统内部审计风险的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使传统的时空距离变得微不足道,许多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越来越数字化,与手工操作或单机运行下的会计信息的输入、传递、处理和输出有了很大差别。内部审计工作将从实地审计转向异地的网络监控审计。这意味着网络环境带来了内部审计的全新革命,内部审计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而内部审计风险也随之扩大。

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故障或软件的不完善,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袭击和非法入侵等潜在的威胁都会导致会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引起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的丢失,以及审计所需信息被窃取或篡改,甚至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审计风险因而加大。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目前遇到的难点

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单位之间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传统的思维方式、审计模式、工作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大家对内部审计信息化认识不足

目前不少单位的领导和内审人员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对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经济上不愿投入,影响了内审工作信息化的进程。再加上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其实际工作和管理层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层有时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预内部审计,从而阻碍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碰到的技术问题

审计的对象复杂化,审计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非网络系统中,内部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是指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文字、数据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磁带、磁盘、磁鼓等,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手工输入或键盘输入;在网络经济下,信息技术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网上交易、网上财务报告等方式改变着商业环境,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碰到的审计人才问题

目前普遍缺乏符合内部审计信息化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开展计算机审计、网络审计等新技术,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技术。目前真正内审专业人员比例不高,很多内审人员都是财会人员兼职,难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难以胜任高科技和新业务的审计项目。

四、针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难点对策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观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软件”问题,同时也需要购置硬件设备,配置内部审计软件,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组织人员培训等硬件设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要妥善解决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软硬件”问题,就要遵循突出应用、重视培训、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讲究实效等原则,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有关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和准则

目前国内与计算机审计有关的标准和准则有:199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1999年施行的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等。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准则,它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发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搞好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网上实时审计监控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审计方案设计、技术标准、设备选型等方面,符合规划的要求。

(三)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培训

审计信息化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其中,资金是保障,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根据国家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审计对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电子数据这三个方面进行直接的审计。这样审计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同时具备计算机和审计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内部审计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

(四)探索创新,积极开发和使用审计软件

我们要把业务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要开发和使用优秀的内部审计软件,在保证电子证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未来的计算机审计要向分析型方向发展,使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五、总结

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实现信息化下新的内部审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以事中审计为主;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以动态审计为主;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以远程审计为主。改变传统的审计作业手段,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1]王春云.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当代经济,2002

[2]陈丽红.浅谈推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2009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计算机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计算机操作系统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