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对护士心理弹性和工作压力调适的效果观察

2012-10-10 10:06竺雪红应晓薇
护理与康复 2012年3期
关键词:条目心理学弹性

竺雪红,应晓薇,刘 昱

(1.奉化市人民医院,浙江奉化 315500;2.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的不平衡知觉引起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1],护士高度的工作压力会使其产生精神紧张和心身疲惫,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心理弹性是人类面对逆境时的一种良好适应,是个体的一种品质和技能,也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潜能[2,3]。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以应对工作压力,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2010年4月至11月,在取得相关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对奉化市3所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的210名注册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培训,现将培训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210人,均为女性;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26.30±5.80)岁;护龄1~33年,平均(9.28±6.33)年;学历:本科39人,大专109人,中专6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8人,主管护师53人,护师60人,护士79人。

1.2 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

1.2.1 培训内容 护士工作兴趣与压力应对;职业人士必备技能—时间管理技巧、团队合作技巧、有效沟通技巧;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防御机制及运用技巧;常用心理调适治疗方法,如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及案例分析、应激理论及危机应对策略;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积极心理学;心理弹性;护士心理健康维护。

1.2.2 培训方法 采取集中授课为主、情景剧和案例分析为辅,插入提问、讨论、点评等方法。每次培训2学时,共培训30学时。

1.3 训练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护士压力源量表 参考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4],在原表5维度35条目基础上增至50条目,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17条目、患者及家属10条目、管理和医院7条目、领导及同事10条目、个人及家庭6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主要、有时、偶尔、没有,分别赋予1~4分,得分越低,表明压力越大。

1.3.1.2 护士心理知识技能掌握评价表 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专家6人、心理咨询师4人,根据本地区护理工作情况拟定护士心理知识技能掌握评价表初稿,请宁波大学副教授、留美心理学博士后指导、修改、完善后定稿,包括53题,其中与护士相关的心理知识14题、与患者相关的心理知识13题及26题选择题。与护士和患者相关的心理知识每题采用8级评分法,分不确定、没有、一点、比较少、一般、较强、强、很强,分别赋予0~7分,总分0~189分,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学知识越丰富。依据专家意见,护士需要掌握的心理知识技能前10项内容见表2。

1.3.1.3 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AQ)自测表[5]用于衡量一个人应对挫折、逆境的能力,分为控制感、主动性、影响范围、持续时间4部分,共12题,设A、B、C选择,1~6题中A为3分、B为1分、C为0分,7~12题中A为1分、B为0分、C为3分,分值与面对逆境时的情绪影响呈反比,与心理弹性呈正比,总分0~36分,25~36分提示被测评者对压力应对自如,13~24分提示被测评者能适度应对压力,≤12分提示被测评者应对压力较困难。

1.3.2 测评方法 用统一的解释语指导护士填写,不记名,但要求如实填写年龄、职称、学历、填表时间。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结束后1月由专人发放回收评价表。发放评价表210份,回收有效评价表200份,有效回收率95.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200名护士的压力源评分在培训前后比较见表1。

表1 200名护士压力源评分在培训前后比较(±s,分)

表1 200名护士压力源评分在培训前后比较(±s,分)

压力源 培训前 培训后 配对t值P值护理专业及工作 2.19±0.48 2.35±0.48 4.75<0.01 0.01患 者 及 家 属 2.39±0.50 3.15±0.61 18.32<0.01管 理 和 医 院 2.29±0.63 2.79±0.66 10.79<0.01领 导 及 同 事 3.12±0.63 3.31±0.57 5.91<0.01个 人 及 家 庭 2.65±0.63 3.08±0.63 9.54<

2.2 护士心理学知识技能测评结果在培训前后比较 培训前200名护士的心理知识技能测评为84~163分、平均132.7分,培训后130~175分、平均148.58分。护士需掌握的前10项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前后测评比较见表2。

表2 护士需掌握的前10项心理学知识技能在培训前后比较(n=200,分)

2.3 培训前后护士AQ测评比较 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护士AQ测评比较(n=200,分)

3 讨 论

3.1 护士的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调适 心理弹性是个体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的结合,内在保护因素包括特质、能力、技能以及自我观念等,外在保护因素主要指周围环境[6]。AQ大致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一个人的AQ越高,越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接受困难的挑战,找出解决问题方案,把工作压力化为动力。随着医院文化[7]发展、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对人文关怀的重视,来源于医院、管理、领导、同事、个人、家庭的压力不断降低,但随着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检查考核的应对及患者法律意识增强,来源于工作性质、护士编制和患者方面的压力一时不可能改观。若护士未能找到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间的最佳平衡点,则易发生职业倦怠、留职意愿不强[8]。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正确认知、掌握应对技巧,确保心理弹性始终处在乐观进取的状态,就能适时调适工作压力,使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3.2 心理知识技能培训能提高护士心理弹性的分析 心理弹性是架通危机转化为生机的桥梁,是把工作压力化为动力的源泉,能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应激、危机或创伤等消极影响,促进个体良好适应和提升积极的心理品质[9],因此是机体的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可培养护士主观幸福感和乐观人格,通过压力应对、应激理论的学习,使护士明确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从而能有效应对压力;通过情绪觉知或管理、冲动控制、乐观向上、因果分析、移情、自我效能等知识技能训练,使护士掌握认知调整、幽默化解、主动求助等技能,有助于护士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弹性,维护自身心身健康。本组护士培训前,AQ评分(13.48±1.46)分,表明能适度应对压力,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均分在(2.19±0.48)~(3.12±0.63)分;经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后,提高了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AQ评分升至(16.87±3.36)分,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均分升至(2.35±0.48)~(3.31±0.57)分,尤其是来源于患者方面的压力和应对检查、考试等的压力明显降低,表明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1]刘秋鸣,郭华,施莉琼,等.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4,4(2):10-12.

[2]Bonanno GA.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Am Psychol,2004,59(1):20-28.

[3]White B,Drive S,Warren AM.Resilience and indicators of adjustment during rehabilitation from a spinal cord injury[J].Rehabi Psychol,2010,55(1):23-32.

[4]韩金红,孙宏玉,韩金香.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1-6.

[5]保罗·斯托茨(美国).AQ逆境商数[M].姜冀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8.

[6]程丽,郑菲菲.心理恢复能力—心理弹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5):77-78.

[7]叶国芳,叶敏,梁红燕.护理文化建设对监护室护士压力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7,6(2):130-131.

[8]李永鑫,李艺敏.护士倦怠与自尊、健康和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2-395.

[9]张爱华,刘晓虹.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创伤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28-730.

猜你喜欢
条目心理学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