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2012-10-11 09:26金凤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初产妇出血量阴道

金凤玲 霍 云

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夏津 253200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金凤玲 霍 云

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夏津 253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方法 将5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指导、疼痛安抚、心理护理、产后干预等方法护理,并对两组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内阴道出血量、出血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例数减少,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 结论 产后出血现象可通过护理干预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可使分娩质量提高,减少产妇产后痛苦。

围产期;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1]。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中最重要因素,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及早预防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的关键。本研究对25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实施预防护理指导,分娩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阴道分娩初产妇500例,年龄21~35岁,平均(28.4±5.6)岁;单胎孕龄36~40周;阴道分娩。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怀孕周数、胎儿大小、胎心搏动、孕妇宫高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主要方法有严密观察产程、分娩后进行子宫按摩、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等各指标严密监察。治疗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业的助产士全程陪伴产妇,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疼痛安抚、行为指导、产后干预等方法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围产期阴道出血量、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总产程时间和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总产程时间和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t=5.339,*P<0.01;t=9.359,**P<0.01

组别 n 总产程(h) 产后出血量(mL)治疗组 250 12.05±2.16* 188.63±42.97**对照组 250 12.78±2.30 210.55±47.65

3 讨论

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孕妇的全身及局部情况直接影响着产后子宫收缩及凝血功能。准备怀孕前应治疗全身性疾病,加强体质。局部性因素应在怀孕前治疗。产前检查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有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监护,积极应用产后出血评分,加强预测。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有全身因素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如精神紧张、产后过度使用镇静剂、麻醉剂等药物、产程时间过长、难产等。局部因素多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度等。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影响与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身体素质相关。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围产期对初产妇进行有效采用护理干预,对实施相应的心理指导安抚以及产后康复护理,可明显预防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发展。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2]。分娩时产妇会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时,要严密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急她们之所急,想她们之所急[3]。分娩过程中疼痛,可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对治疗组的产妇说明疼痛原因、疼痛的时间与频率,疼痛与分娩的关系,这样可使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明显缓解疼痛及因疼痛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另外,对产妇进行呼吸与“触摸-放松”训练;在分娩过程中与其言谈,同时进行腹部按摩转移其注意力,可有效减轻疼痛。

分娩时指导产妇调节呼吸、正确运用腹压,宫缩间歇尽量放松,适当休息。同时鼓励产妇,增加产妇分娩信心,可确保产妇顺利分娩。分娩后指导其安静休息,产后24 h内尽量饮水、排尿,可降低产后尿潴留。产后干预主要为子宫按摩及早吸吮、早接触。产后24 h内密切检查子宫收缩情况与阴道流血量[4]。每30分钟内检查宫底高度、按压宫底、按摩子宫1次,这样可及时排除子宫内积血,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及早恢复[5]。对子宫复旧不全患者特别留意,给予促宫缩药物,必要时需使用抗菌素消炎治疗[6]。围产期产妇建议适当下床活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促进排便,有利于产后恢复[7]。通过两组比较观察,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总产程缩短,减少产后出血,对产妇生理及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并可促进产妇产后健康恢复。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顾炜,李小妹,李霄林,等.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5.

[3]宁英华.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95-96.

[4]李志英,张爱东.产褥期的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4,2(1):93.

[5]禹志霞,惠培业.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82-83.

[6]马丽娜.已自然分娩产妇与临产妇互动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01.

[7]赵洁.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116-117.

R473.71

B

2095-0616(2012)03-171-02

2011-12-29)

猜你喜欢
初产妇出血量阴道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