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2-10-11 09:26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泌乳母乳喂养体位

李 华

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卫生队,广东深圳 518012

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李 华

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卫生队,广东深圳 518012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剖宫产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8 h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2 h由专业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 结果 产后第1天对照组观察组泌乳量分别为(17.6±2.2)v/(mL·d)、(17.4±2.0)v/(mL·d),纯母乳喂养例数分别为34例、3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对照组和观察组泌乳量分别为(47.6±3.4)v/(mL·d)、(40.5±7.6)v/(mL·d),母乳喂养成功例数分别为 26 例、30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对照组和观察组泌乳量分别为(136.3±45.9)v/(mL·d)、(176.6±27.6)v/(mL·d),母乳喂养成功例数分别为26例、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可以提高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剖宫产;体位指导;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据有关报道,母乳喂养是一种对婴儿发展更健康的喂养方式[1]。另外,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2]。因此,为了提高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收治剖宫产的产妇84例,并对其进行了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84例,年龄23~30岁,平均(26.2±3.9)岁,孕周 37~ 40周,平均(38.5±1.3)周,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0例。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本组全部产妇均无母乳喂养经验,产妇乳头及其乳房的发育情况均良好,没有母乳喂养禁忌证,全部孕妇为硬膜外麻醉。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对产妇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口头宣教及其健康教育,术后采用常规去枕平卧位,6 h后将产妇改为随意卧位,指导产妇和母婴进行皮肤接触,指导早吸吮、勤吸吮、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等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分娩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产前由产科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护士对产妇进行10 h的有关喂养的体位模拟训练。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首先,孕妇的侧卧位大约为90°,将枕头垫高,并将孕妇的背部用被褥垫好,双腿屈膝;其次,婴儿模型取侧卧位,用棉被或者是枕头等将婴儿垫到适当的高度,使得产妇的同侧乳头和婴儿的嘴巴平行;最后,产妇将同侧的手臂从婴儿的头部举过,然后用手托住婴儿头部,对侧手臂则“C”字型手型放在乳晕上下方,适当地用力将其凸出,然后根据每个孕妇乳房不同的发育特点及心理特诊,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指导含接姿势,并不断地向孕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产后2 h产妇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由有1年以上产科工作经验的专业护士协助孕妇垫枕侧卧活动,然后由专业护士亲自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从产妇母乳喂养开始,护士都一直陪伴左右指导,直到孕妇哺乳模拟训练结束。

1.3 评价指标[3]

分别观察术后产妇第1天、第2天、第3天的泌乳量、纯母乳喂养例数。其中纯母乳喂养成功的标准:婴儿每次哺乳后能安静入眠,并且婴儿的睡眠时间≥2 h,婴儿大便正常。产妇泌乳量的计算方法如下:哺乳前挤压母亲乳窦一次挤出的奶量、这次在哺乳过程中婴儿吞咽次数、产妇每天哺乳次数三者的乘积[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3 d内泌乳量以及纯母乳喂养例数。见表1。

3 讨论

3.1 产前体位指导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本组资料显示,产妇产后第1天泌乳量,对照组为(17.6±2.2)v/(mL·d),纯母乳喂养例数 34例;观察组泌乳量(17.4±2.0)v/(mL·d),纯母乳喂养3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对照组和观察组泌乳量分别 为(47.6±3.4)v/(mL·d)、(40.5±7.6)v/(mL·d);母乳喂养例数分别为26例、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对照组和观察组泌乳量分别为(136.3±45.9)v/(mL·d)、(176.6±27.6)v/(mL·d),母 乳喂养成功例数分别为26例、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及其健康教育宣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8 h的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2 h由专业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因此说明了孕妇产前接受体位指导,可以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常识及其喂奶体位的了解,能够帮助产妇在母乳喂养时变化的动作准确、娴熟,也能够使婴儿及时地吸吮到母亲的乳汁,从而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另外,专业护士专业、耐心、细致地给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这样可以为孕妇营造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氛围,从而减轻了初为人母的焦虑情绪,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产后3 d内泌乳量以及纯母乳喂养例数

3.2 产后早期活动及产后喂养指导对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术后协助产妇早翻身活动,一方面会使得产妇全身肌肉放松,感觉更加舒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妇血液循环及其肠蠕动恢复,有助于产妇尽早进食补充营养。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5]。本组资料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都采用去枕平卧6 h后取随意卧位。对照组44例产妇全部采用常规术后卧位,观察组则术后2 h由1年以上产科工作经验的专业护士协助产妇采用垫枕侧卧位。对照组由于长期处于被动体位,产妇腰酸背痛、舒适度低,对伤口的担心、术后的疲惫,不利于婴儿早吸吮。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宫产术后早期翻身可以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促进产妇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的喂养率。剖宫产后2 h采取侧卧位是安全可行的。另外,让新生儿早吸吮、勤吸吮,能够促进产后乳汁分泌,因此这就要求产妇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便于婴儿吸吮的体位即侧卧位[6]。本研究产前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模拟哺乳体位训练,增加了产妇实际操作的经验,使得产妇在实际操作中动作准确、娴熟,有利于婴儿采取舒适的体位吸吮,从而有利于产后首次哺乳成功及喂养成功率的增加。

总之,产前对产妇进行哺乳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翻身活动并由专业的护士对产妇进行专业化、耐心、细致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增强产妇成功喂养的信心,从而使得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加。

[1]勤学玲,刘秉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如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6):1076-1077.

[2]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

[3]Paul GB,Bruce FC.Robert KSL.临床麻醉学[M].第4版.李立环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5-625.

[4]宋海芳.首次吸吮指导在乳头扁平凹陷产妇的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61-62.

[5]赵红霞.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方法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1(2):96.

[6]戴晓娜,Cindy LD,陈叙,等.母乳白信心量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7-409.

R719.8

B

2095-0616(2012)03-180-02

2011-11-07)

猜你喜欢
泌乳母乳喂养体位
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