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肝破裂59例诊治分析

2012-10-15 04:41壮建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壮建东

【摘要】 目的 探讨肝损伤诊断治疗方式,总结治疗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59例外伤性肝损伤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59例中除一例因第二肝门处广泛性裂伤,肝静脉主干损伤合并无法控制大出血,因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 对于Ⅰ~Ⅱ级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外伤性肝损伤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 疗效肯定, 也是安全可行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积极的处理合并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肝损伤;诊断;治疗

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由于质地脆弱,血管丰富,而且被周围韧带固定,因而容易受到外来暴力或锐器刺伤而引起破裂出血,肝损伤以后常有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并因胆汁漏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和继发感染。临床文献报道,肝损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间,共收治肝损伤患者59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43例,女16例,年龄在9~70岁之间,平均年龄:32岁。损伤类型:坠落伤7例,重物压伤3例,暴力打伤2例,刀刺伤5例,车祸伤42例。损伤部位:肝左叶7例,肝右叶49例,左右肝叶同时损伤2例,肝门处1例。合并伤:肋骨骨折13例,肋骨骨折伴肺损伤、血气胸3例,四肢长骨骨折3例,骨盆骨折2例,颅脑损伤2例。同时合并脾脏、胰腺损伤1例,同时合并脾肾破裂、十二指肠球部破裂1例,合并有失血性休克5例。

1.2 診断方法 患者入院时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入院时均行B超或腹部CT检查。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而明确。根据美国外科创伤协会(AAST)分级方法:Ⅰ级25例,Ⅱ级19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2例。

1.3 处理方法 在本组病例中,非手术治疗38例(64.4%),手术治疗21例(35.5%)。对于大部分分级在Ⅰ~Ⅱ级,血压稳定,生命体征平稳除积极处理合并伤外,我们采取:①留置外科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以上。②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③留置导尿,观察尿量。④积极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平稳。⑤严密观察BP、P、SAO2及腹部情况,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⑥使用抗生素、止血剂。⑦在病情尚未稳定的情况下,避免过多搬动,结合方便的床边B超检查,腹腔穿刺。若血压不稳定,腹腔不凝血增多,则中转手术治疗。

在21例手术病例中,肝缝合修补11例;带蒂大网膜、止血海绵填塞4例,不规则肝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左肝大部切除+右肝修补1例,右肝叶大部切除+右肾切除+十二指肠缝合修补+胃空肠吻合术1例。

2 结果

非手术治疗38例,大部分分级在Ⅰ~Ⅱ级病例,手术治疗21例,其中1例因第二肝门处广泛性挫裂伤,肝静脉主干损伤及合并多发性损伤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因失血性休克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

3 讨论

3.1 诊断分析 外伤性肝损伤诊断常不困难。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及受伤的着力部位。根据伤道走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CT均可得到明确的诊断。早期少量的血性腹膜炎,腹部肌卫,紧张,并不明显。最简单、可靠、快速的方法腹腔穿刺,具有不受条件限制的优点。本组59例中55例阳性,阳性率在90%左右,尽管腹穿阳性率高,却难以诊断肝损伤部位及程度,以及有无其他器质性损伤情况。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B超或CT检查。病情危重不宜搬动者,我们均行床边B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进一步明确病情,并做好术前准备,必要时即行剖腹探查。

3.2 非手术治疗 并非所有外伤性肝损伤都需要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中,行非手术治疗38例,占64.4%,均获成功。我们注意到,即使腹穿阳性,如果积血在250~500 ml之间,可不急于手术,Feliciano[2]认为,任何肝钝性损伤,不管损伤程度,只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腹腔积血小于500 ml,均宜非手术治疗,在保守期间,应行动态B超和CT检查,严测血流动力学情况,如病情恶化,随时手术治疗[3]。有笔者观察到,30%左右的肝外伤患者,手术时出血已停止,手术干预是一种保险作用。文献证实,50%以上闭合性肝外伤患者,手术时创面已不出血,损伤创面也很少再次发生出血,因为主要为静脉出血,压力低,易自行停止。国外学者主张即使肝损伤严重,只要循环稳定,仍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所以我们认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同时对于:①闭合性肝损伤无休克表现者,无合并需要处理的其他脏器损伤。②腹腔积血<500 ml。③Ⅰ~Ⅱ级肝损伤的病例,可进行保守治疗。

3.3 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有效止血,彻底清创,正确处理肝损伤,及其他腹腔内脏器损伤。建立通畅腹腔引流.根据肝损伤部位,损伤程度,设备及技术条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①单纯缝合修补是处理损伤最基本的方法,适应Ⅰ-Ⅱ级,创缘较整齐,或经清创后能对合的肝损伤。但术中要注意缝合要够深度,避免遗留死腔。本组有1例,因刀刺伤,刺入较深,入口不大,缝合时深度不够,术后经CT证实,遗留较大血肿所幸经保守治疗而愈,未有明显并发症。②带蒂大网膜,止血海绵填塞,对于部分Ⅲ级肝损伤创面较大缝合不能完全对合,腔大,裂口深,塞入带蒂大网膜、止血海绵即可止血又可预防胆汁外渗。不仅消灭死腔,还可让新生血管长入。缺血肝实质建立侧支循环并可防止缝合时肝实质割裂。③肝部分切除:对于严重的肝外伤,肝内主要的管道系统已断裂,肝组织失去活性,应行肝切除,但行正规的肝切除死亡率高,行清创性不规则肝叶切除效果良好。④大血管损伤的处理:肝破裂合并有下腔静脉、肝静脉主干等大血管破裂者死亡率高。条件允许可行血管修补。本组有1例Ⅴ级损伤因第二肝门处广泛性挫裂伤,肝静脉主干损伤无法控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死亡。在肝手术处理中需要注意的是:①术中对肝断面的处理,尤其是Ⅲ、Ⅳ级的肝损伤,创面大而深,应先清除失去活力的肝组织,将创面的血管和胆管逐一结扎,结扎后才能缝合,否则易形成肝内血肿和胆漏,对疑有肝内胆管损伤者应常规放置T管或术后鼻胆管引流,以防止术后感染或胆漏。②对于肝右后叶损伤手术处理显露困难,术中应充分显露肝脏,必须将右侧肝脏周围的韧带和粘连充分分离以利显露。③建立通畅有效的引流非常重要,有时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手术后,肝周围建立通常的引流可防止术后胆漏、积血、积液而并发感染,是最有效的方法。

3.4 合并伤处理 外伤所致的肝损伤,由于受伤方式不一,造成肝损伤程度也不一样。且常因全身合并多发伤,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一定要注意探查腹腔内合并伤。本组有2例肝损伤的同时,1例合并有脾挫伤、胰腺损伤。另1例合并脾肾破裂、十二指肠球部破裂。本组3例严重多发性的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肺挫伤。多段多发性肋骨骨折,常因反常呼吸,影响呼吸循环稳定,所以正确处理合并伤至关重要。在抢救室应按胸-腹-脑-四肢脊柱程序进行。有文章认为,外伤所致的肝损伤常合并严重的多脏器损伤。这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0.

[2] Feliciano DV. surgery for liver trauma. Surg clin North Am,1989,69(2):273-284.

[3] 黄志强.肝脏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98-102.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