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与混乱品种的鉴别

2012-10-20 04:41刘振启刘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灰绿色菊科佩兰

◎刘振启 刘杰

▲泽兰饮片

▲泽兰植物图

“泽兰”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是一味妇科良药,同时对中风,水肿,痈肿都有很好的疗效。

传说泽兰的名称与它生长环境和自身形态有关。它通常生长在沼泽、湿地附近,又因其叶子有淡淡的香气,故而称作泽兰。

泽兰又称毛叶地笋、甘露秧、地笋、地瓜儿苗。因其生长于沼泽边,故名。临床上,泽兰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的功用。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等症。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苗的地上干燥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产。于夏季、秋季间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去净泥沙,晒干。

泽兰的性状与炮制

茎呈方柱形,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2~5cm。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脆,易折断,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开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下表面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呈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气无,味淡。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迅速洗净,闷润2~4 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中段(6~9cm),干燥,筛去碎屑。

泽兰的鉴别

泽兰呈不规则的小段、茎、叶、花混合,茎长约6~8mm,方形,表面灰棕色,中空,叶长约5cm,呈灰绿色。

商品规格有的地区分泽兰梗和泽兰叶,大部分地区为全草统装,一般不分等级。

药用泽兰除以上正品外,还有以下植物在不同地区充当泽兰入药,在鉴别时应当注意。

同属植物欧地笋的地上部分。在新疆作泽兰入药。与正品的区别为,茎中部叶羽状深裂,上部叶大多具粗芽齿。

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在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等部分地区做泽兰用。

单叶佩兰的茎叶。在广西、贵州等地作泽兰药用,其根在云南称“红泽兰”。茎表面棕色或暗紫红色,被白色毛茸;质硬、断面纤维状,髓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或灰绿色,有小腺点。顶端有复伞房花序,有膜质总苞存留,淡棕黄色,苞片顶端钝或圆形,并带少数瘦果。气香、味微涩。其根茎粗圆柱形、直径0.7~2cm;表面棕红色、其上生有许多细长根、直径1~2.5mm,表面棕红色,有纵向条纹,皮部灰黄色,气弱,味微苦。

异叶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在云南作泽兰用。茎圆柱形,直径2~7mm,下部木质,灰棕色,上部嫩茎淡绿色,被白色短毛;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展平后,呈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锯齿,暗绿色或灰绿色,两面有黄色腺点及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目前,泽兰与佩兰存在混用情况,在湖南、福建、广东,贵州等省部分地区,以菊科草本植物佩兰或泽兰(山兰) 作泽兰用,因二药功能主治不同,不宜混用。菊科佩兰与泽兰最易识别之处为草质茎圆柱形。而泽兰为草质茎方柱形。在鉴别时应以药典收载的正品泽兰为药用泽兰。

猜你喜欢
灰绿色菊科佩兰
氢氧化亚铁制备中灰绿色物质成分探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改进和机理探究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不同干燥方法对佩兰挥发油质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氢氧化亚铁变为灰绿色的理论探究
菊科几种野菜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
菊科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铜厂街蛇绿混杂岩带上的牛井山蛇绿混杂岩特征
胡佩兰:留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