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探讨

2012-10-21 21:40唐磊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计算机基础实用性

唐磊

摘要:《计算机基础》是职业学校广泛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但是从当前技术发展和中小学计算机信息教学的不断推进,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与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越来越趨于同质化,教学内容的大众化与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深度上差别不大,那么《计算机基础》课在职业学校是否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呢?我想仅以此文与各位同仁探讨。

关键词:目标任务;实用性;任务驱动教学

所有的职业学校目前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早些年,中学计算机教学还不太普及,多数中学根本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对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员需求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在那样的背景下,职业学校为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具备的一种职业能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便应运而生。

当时的主要的培训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打破学生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具备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日常操作、打字、文字录入、电子表格的使用等基本内容。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现在小学、中学都开设有计算机信息课,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电脑知识,在家里,在网吧……越来多地接触电脑,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一般成人。如果职校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找准培训的目标,仍然按照多年前的培训内容来安排和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那么职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将重复中学《计算机信息》课的教学内容,内容同质化,将陷入学生学习无兴趣,授课无人听的尴尬境地。我认为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急需理清思路,大胆变革。

一、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的任务是什么

职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绝对不能简单重复中小学《计算机信息》课的内容。应该是中小学《计算机信息》课的延续和补充,更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学生的能力差异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进入职校就读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差异较大,来自条件较好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要高一些,而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相对要弱得多,甚至一点基础都没有。比如有的学生连鼠标的单击与双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档键也不认识……等等。

同时为了兼顾学生的水平差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实用,少讲理论性的概念,在实用性知识方面不管是计算机知识水平高的学生,还是对计算机知识一点都不了解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他们今后工作中需要或是用到的一些知识,学生们对这些内容都会表现出极深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不应该再作为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一门课来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学习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帮助的计算机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任务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课应该教什么

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及基本组成, 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的应用,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等6个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组成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略过。计算机的硬件不需要使用者去维护,就象我们平时使用手机一个道理,硬件有问题公司一般都会找专业的公司来进行维修。学生们无需了解其内部结构,只需知道如何正确地开机、关机,一些常见的接口(如打印机接口,USB接口,显示器接口等)能正确辨识、能正确地插接设备就可以了。

操作系统部分目前讲得比较多也比较细,其实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这个工具实现文件的管理操作比如:如何在硬盘上进行文件的归档管理、如何移动、复制文件,如何查看,查找文件。学会如何启动、关闭应用程序、打开文件等。

Internet部分让学生学会收藏网址,保存网页资料,会在线接收和发送资料,会发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等,具备基本的网络使用能力。

文档编辑部分目前主要学习word的操作使用方法。这部分内容应该和学生今后工作中用到的一些公文、文件、常用的应用文,一些工作用表的制作等结合起来,让他们学会用电脑编辑处理这些文档资料,并能正确打印输出。

电子表格部分目前主要学习excel的操作使用方法。这部分内容应着重于学生对表格的制作与数据的简单计算,数据的筛选查找、图表功能的使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上。

幻灯片的制作部分,应重点放在产品介绍资料的制作,公司宣传资料的制作,工作总结报告、述职演说稿等的制作上。

纵观以上6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不难看出,职校教学内容这样安排,对今后学生在工作中熟练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学而能用这才是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课该怎样教

我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应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所谓任务驱动不是简单地选择几个练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去做就行了,任务的选择应该以这门课的教学任务目标为参照,由老师来制定练习项目和内容,这样做,学习和练习的任务才有针对性,也才能够通过学生对练习任务的完成掌握我们所要求的知识,具备处理相应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学习操作系统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想让学生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来完成日常工作中的文件管理。

如果我们直接打开“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给学生介绍其各部分的作用,讲解其操作方法,效果肯定不好。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几分钟,到最后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了学生一样不懂,让学生操作练习的时候他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做。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模拟准备一个有很多图片,音乐、文档的文件夹,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设计一系列的归类整理任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按各个归类任务的要求来完成相应的整理任务。让学生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慢慢去熟悉“资源管理器”的各项操作功能。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只要解决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职校《计算机基础》教材——人教版

[2]中学《计算机信息学》教材——人教版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计算机基础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课堂的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