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思考

2012-10-21 21:40杨立华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英语教学高职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英语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实施方法;提出了有关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思想教育

一、英语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目前,高职教育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然而生源质量成下降趋势,学生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品行修养相差悬殊,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部分学生身上产生了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如对前途感到渺茫、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教育活动缺乏积极性、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等。高职生存在的这些消极心态,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必然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人生。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引领,对学生的迷茫、压抑和焦虑潜移默化地缓解和消除,减轻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顺利完成学业,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语言是思想、文化、信息的载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总是包含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优势,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语言中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剖析,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症结,在一个互动、对话的和谐教育生态环境中达到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英语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关注个体心理,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对人们自我感知和自我认识的统称。自我概念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它包含自我形象、自尊心、自我效能感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肯定、欣赏自我价值,并提供机会让其发现自我。《新视野》第一单元就是关于如何开始大学生活的。我精心设计了新课的导入,让学生谈谈三年后的自己,这使他们意识到大学的魅力和自己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学习需要。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敢表现;对有竞争性的学习活动,唯恐失败而百般推辞和躲避……,由于经常这样自我否定和评价,便形成了“我不好”、“我不行”等自我否定意识。《新视野》中也是有相关文章信息使学生倍受鼓舞,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另外,我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全面评价自己,使之培养起“别人行,我也行”的自我肯定意识,尽可能提供条件让他们自我表现,对那些比较简单的单音节词,请这些同学当堂背诵,使他们在老师的赞美声中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英语课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二)拓宽教材内容,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

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和竟争意识的人才更需要顽强的意志。选用作为对本单元的配合,选用一篇介绍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但身残志坚,就是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卓越成就,成为举世瞩目的教育家。结合她的感人事迹,我组织了一次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反应强烈。班上一名同学来自贫困山区,原本是一个聪明、好强、上进的学生,可来到我校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同学之间的家庭状况差距较大,使他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对学习、生活失去了信心,成为班上的“难点”。在讨论中他通过英语表达出(我要从今天做起,找回自己)”。全班学生都为他鼓起掌来。

(三)体验人间真情,感受真善美的人际关系

某文中描述的父亲,在点滴小事中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歌颂了父爱的崇高和伟大。在学习时,我先用英语讲述《丑娘》的故事,然后统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清楚父母的口头禅。大家一致得出结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我们的父母,没有用感激的心情去观察我们的父母。很多学生为此而感到内疚。最后播放一段电视剧《牵手》的音乐,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生活片段,很多学生都感动地哭了。课后作业是写关于父亲或母亲的一件小事。同学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爱和感激,浓浓的亲情使学生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发奋学习来回报父母。

(四)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责任感

知识就是力量。学生拥有科学知识,才能对自然界具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加强对学生的全球意识教育,培养他们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他们纷纷表达了对全球环境恶化的担忧,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措施,并立志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楷模。这种全球意识和责任感,是通过对自然知识的了解而获得的,而自然知识更加坚定了学生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的信念。

(五)捕捉现实素材,进行自律教育

互联网资源丰富、通信便捷,成为青年学生青睐的对象。然而网上信息庞杂、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不法网站,散布大量违法信息,对喜欢猎奇又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个危险的陷阱。针对某些学生迷恋网吧的现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网虫”的各种潜在危害:网络信息垃圾、网络交往的虚拟、网络行为的隐蔽、网络游戏引发的醉迷其中和荒废学业等,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例。然后组织讨论,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了网络危害性的一面,进而提出了网上行为的注意事项:学会分辨网上信息;不迷恋虚幻的网络空间;在网上不散步恐怖、下流、淫秽的语言。以此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三、英语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思想教育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寓“传道”于“授业”之中,把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从多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力量,才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得到感情上的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把握好度。渗透思想教育是将思想、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無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思想教育渗透的依附性,避免牵强附会。其次,要抓住“情”字。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获得与提升,主要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情感体验和感化修养过程。英语教学中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第三,要持之以恒。思想素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反复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不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长期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1997,《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士朴,1998,《英语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大均,1997,2002,《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朱纯,1994,《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立华(1973,6-),女, 大学本科,讲师,东营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英语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