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价格机制研究

2012-10-21 21:40许蒙把石仓张玮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投标招标

许蒙 把石仓 张玮

摘要: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招投标制度,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确保造价的稳定性。工程项目具有自身特定的经济属性,这就在规模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外生作用于招投标价格形成;在此基础上,价格形成的内生机制仍然满足研究框架所指出的逻辑路径。这里以航空货运中心作为对象进行了考察,其中的原由对于其它工程的招投标价格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价格机制

在价格理论研究中,有关工程招投标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薄弱状态。一般而言,同行更关注工程造价概算的准确性,以及造价控制等问题。然而,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招投标制度,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确保造价的稳定性。那么何谓“招投标价格机制”呢?同样,对其展开研究的实际意义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这样理解上述两个问题:(1)通过机制研究来合理确立招标价格;(2)通过机制研究来维系工程施工质量,因这主要依赖于承包方给出的造价预算额度。当然,其中也孕育着丰富的理论问题,这里便不再展开。

本文的“机制”可做“原理”来理解,而作为价格机制的形成则有着坚实的理论做支撑。由此,本文在展开具体研究前还应对价格理论做一简单梳理。遵循该逻辑,笔者将就文章主题进行讨论。

一、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具体而言,理论框架由以下三个要件组成。

(一)价格的形成基础

基于政治经济学传统可知,价格是价值的变形形式;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形式表现。而本质上价值的形成,又依赖于人类的抽象劳动。并且,随着原材料不断从中间产品走向产成品,其中不仅包含着即期所形成的价值,还包含着过去所形成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活动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共同决定使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则转型为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就成为工程价格的主导形态。根据这一逻辑不难知晓,由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三段式变形,表明价值是价格的形成基础。

(二)价格的影响因素

价格的影响因素(或者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以及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因素。具体而言,宏观经济领域将通过PPI指数的波动,来影响原材料的价格位置。而政治环境则通过设立行政性进入壁垒,来增大项目的实施成本,这同样形成了价格的影响因素。认识微观层面的竞争因素则比较麻烦,它可能形成通常所期望的均衡价格,也可能因经济主体间的合谋而导致垄断价格的形成。总之,正如工程招投标价格市场出现失真现象,上述便是较为常见的诱导因素。关于“阴阳合同”等因素不作为本文考察范围。

(三)价格的物理特征

之所以提出“价格的物理特征”,实则是将价格的波动效应纳入到物理学隐喻视阈下。价格的波动特征是由以上各影响因素的合力造成,并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里还应区分古典波动和现代波动效应,即古典波动在于生產价格维持不变所形成的水平波动;而现代波动则是生产价格出现向上趋势,所形成的整体上升的波动形态。

以上三个方面简要的研究框架,就为下文的具体研究构筑了理论基础。

二、建设工程招标价格机制研究

从价格的自然形成进路实则可以直接套用上述分析框架,但具体的工程项目存在着特定的功能定位,以及服务范围。这就意味着,工程招标价格首先被约束在工程预期所要实现的目标范畴下,在此基础上才按照价格叠加方式来进行概算。为此,其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因素。

(一)工程的规模确立

以航空货运中心为例:货运中心处于航空运输的的出发点和到达点,承担着面向货主、航空公司的货物组配和收发任务。在工程建立之前便需要根据它所针对目标市场的大小进行规模确立。如,东航货运占地150亩,其收发货物量占整个昆明新机场的一半。这就表明,工程本身的经济特征决定着它的占地面积,进而延伸出它内在的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规模。而这就成为招标价格形成的约束机制。这一机制说明,工程招标价格的形成受到工程经济目标的影响。

(二)工程的功能定位

工程的功能定位主要由它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如航空货运中心和配送中心。航空货运中心处于供应链的上游,主要从事为下游生产性企业提供物资、原材料的及时运输工作。尽管二者在场地功能区域的划分上具有相似性,但因二者的使用价值存在区别,从而其功能定位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也就不同。相比较配送中心而言,航空货运中心对场地面积以及仓储设施的要求更高,这必然提升了它的造价概算数额。

(三)工程的造价概算

当确定了工程的规模和功能定位后,剩余的工作便是进行造价概算,此时,便依照研究框架中所指出的价格形成途径而展开。这就意味着,此时的价格形成途径体现为内生形成机制。但它的形成决定于工程的经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格叠加。

三、建设工程投标价格机制研究

目前在工程项目招标领域存在着诸多形式,其中通过专家小组的匿名投票选择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该种形式的特点在于,对投标方案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它的投标价格,还与它的方案实施流程有关。在此基础上,投标价格机制的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

(一)经验导向

根据以往经验来进行投标价格的制定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其主要在于对工程有关信息缺乏详细的掌握。以航空货运中心为例,招标方往往只是就该工程所要满足的几个要件进行介绍,一般不会透露太多细节。此时,投标方的经验就十分重要。如,招标方将该航空货运中心的历史业务量和服务功能确定,那么投标方便需要通过测算目标年的业务量、各种必备流程、功能设备等具体参数,来估算货运中心的面积、各种可能情况下的建设方案组合等。还比如,须根据功能定位该估算其它设施设备的数量和价值总量。

(二)类比估算

类比估算的参照物往往是投标方过去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且物资等原材料使用数量较大,这时便呈现出大数定理所指出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包括: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的稳定性;用料比例和数量的稳定性等。由此,根据市场价格对各生产要素进行计算,便能通过类比方法给出投标价格。

(三)其它方面

其它方面则则由许多影响因素组成,诸如对竞争者可能提出价格的研判、对招标方心理价格的判断,以及在当今工程招投标领域还存在着合谋窜标的行为。这些都将影响招标价格的制定。不难看出,投标价格的制定更具有技术性,其不仅受到经验因素的作用,也同时需要运用心理学的功效。正如上文指出,本文不具体考察招标过程中的寻租和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其价格形成的内生机制仍然满足研究框架内的逻辑。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结论

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招投标制度,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确保造价的稳定性。工程项目具有自身特定的经济属性,这就在规模和功能定位等方面外生作用于招投标价格形成;在此基础上,价格形成的内生机制仍然满足研究框架所指出的逻辑路径。具体而言,建设工程招标价格机制可从工程的规模确立、功能定位,以及造价概算等三个方面来把握。建设工程投标价格机制研究可以从经验导向、类比估算以及其它方面来把握。尽管本文以航空货运中心作为对象进行了考察,其中的原由对于其它工程的招投标价格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凌燕.破解工程招投标审计难题的途径与思路[J]. 建筑经济,2012(4).

[2]赵志农.论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2(12).

[3]徐建华.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理念与策略探讨[J]. 人民长江,2012(6).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投标招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