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食品安全防范对策之我见

2012-10-21 14:55王立华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义乌食品安全防范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作为国际化的商业都市--义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民生之需,更是政府责任心和信誉度的体现。义乌市政府要从制度上、队伍建设和实践中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给国内外客商和居民以一个舒心、放心的饮食环境。

关键词:义乌;食品安全;防范;对策

2011年4月末,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谈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表达了中央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最近几年,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堪忧。为了配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工作,义乌市委、市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也一直在努力。

一、义乌情况介绍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现有在籍户口72万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义乌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走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前列,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常年在义乌工作居住的外国人就有70多个国家的近十万人。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获得的数据,常年在义乌居住的外地户籍人口现有147万,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外地流动人口 超本地人口的城市。

摆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聚膨胀、区域面积有限、人员组成复杂的城市面前的问题很多,它需要为政者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以高屋建瓴的心态去审慎处理,预见性地决策。建立食品安全策略的长效机制,防止和迅速处理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即为其中一大问题。

二、商品市场城市人员流动特点

作为一个以商立市的城市,义乌商业城市的特质就已经决定了人流量对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也证明,伴随着30多年的市场发展,义乌以小商品的种类齐、品种全、价格平,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客商,使原本寂静的浙中小城人潮涌动名扬海外。据统计,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义乌市场与全球两百多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经贸往来,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另外,有18家全球知名的船运公司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和办事机构。入境境外客商达42.2万人次,购物旅游游客达811万人次。①外来人口的涌入在满足了市场产品的产、供、销的同时,也给义乌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

综上所述,义乌巨大的人流量由于商贸、生产和外向的三大因素存在,致使义乌的人员流动具有了以下特点:(1)暂时留住与长期居住并存;(2)长期定居呈现上升态势;(3)由早期的城区和郊区、农村居住并存,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区购房定居发展;(4)由早期的外来人员仅限成人,到现在的外来人员发展到学校和幼儿园里越来越多的外来儿童。

义乌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作为我国外向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经济区域,食品安全防范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出现食品中毒事件或者其他影响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是人的健康问题,更影响到义乌形象和贸易发展。因此,义乌市政府将推进食品放心工程作为政府的十大实事之一。2007年以来,义乌市委、市政府对本市食品安全预防工作出台了很多硬性的规定:(1)《义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2)《义乌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3)《义乌市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4)《义乌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操作手册》。所有这一切都有力地为义乌食品安全工作筑起了一道道防洪大堤。

三、义乌市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今后工作的重点

几年来,义乌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当作大事来抓。建立了“义乌食品安全信息网”和“义乌市食品安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食品安全部门监管信息的联合统一发布②;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设要求,深化完善管理体系建设;通过“食品安全周”等活动方式,向食品生产企业宣传《食品安全法》以及对企业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并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③。在义乌市委及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检测技术水平以及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食品安全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食品安全工作的防范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化工作,各级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1、义乌市要专门培训一只专职的食品安全检验队伍。这只队伍可以从医学、食品、技术检测部门抽调,专门送到国家权威部门接受培训。政府为他们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专门从事食品和药品的抽检工作。对于不合格产品要严肃查处,予以重罚甚至取缔。同时,这只队伍还负责对个体食品经营户的培训工作,教他们如何辨别伪劣产品,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在国外,很多欧洲国家在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内派驻食品安全检验员,对企业进行监督。义乌食品生产企业比较分散而且规模不大,所以,培训一批专职的食品检测人员不定期的对食品进行抽检,不仅可行而且非常必要。

2、要做到食品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所谓的标准化,一是它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执行部门,如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公安等部门来说是操作性强的刚性规定,不是可以随便断章取义、割裂的规章制度;二是对于管理对象来说,它是好操作易执行,不存在歧义和漏洞的、没有空子可钻的管理规定。标准化和规范化文件、管理规定制定的根本目的,就是把食品安全的監管上升到法律层面,克服和纠正以往那种以罚代管、轻罚少罚的现象,从而真正从思想上、法律上赋予食品安全管理以应有的重视。

3、处罚重,才能具有威慑力。

为什么国内在爆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陈化米、毒豆芽等事件之后,食品安全并未因此而得到遏制?一句话,制裁力度不大。对于涉及到危害民众生命健康的有毒食品案,除了要对责任人处以重刑外,还应该对生产单位处以重罚。美国对于涉及生命安全的食品卫生领域,天价赔偿是司空见惯的。2005年美国默克公司生产的消炎止痛药致原告死亡,最后法院判处默克公司支付原告240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和2.29亿惩罚性赔偿。如果只是轻描淡写给予处罚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4、对各大市场中午的送餐重点检查。

义乌全市现有各类专业市场19个。每天在这些市场活动的人员据保守估计可达25万人。由于市场的特殊性,它存在人流量大,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传播快、影响大、控制难度大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午在这些市场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外人士大多在市场里的,或者就近在附近的餐馆就餐,或是接受外卖。这样的就餐方式,特别是外卖,由于不能够目睹食品烹饪的全过程,不卫生的食品制作方式、不卫生的食品盛(包)用具在所难免,加大对这部分用餐方式的检查尤其重要。

5、要加大对副食品专业、粮食、果蔬专业市场的检查力度。

如粮油副食专业市场、饮用水、软装饮料市场等。对有特殊制作和使用了填加剂的粮食、副食品和饮料,要求经营和生产厂家进行明确标注。制定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

6、要对人员集中的餐饮点进行反复经常性检查。

包括企业食堂、学校食堂、街边饭店、副食品商店、水果摊等的经常性检查。检查的内容可以更进一步细化,对检查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一次警告,二次处罚,三次取缔。处罚数额要大,要有振撼力。

?誗 当前,一次性碗筷在中小餐馆的使用非常盛行。义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对一次性卫生碗筷进行抽查,从抽查情况来看,一次性卫生碗筷很多并不卫生。有的一次性卫生碗筷的生产、加工和清洗点的卫生条件甚至令人堪忧,不要说基本的消毒设施设备,就连基本的消毒液清洗剂都没有。有的就是安装几个自来水管,招几个洗碗工清洗,然后用打包机包装。

?誗 近年来,义乌各级学校,包括外来民工学校都对学生实行了在校就餐管理,但没有卫生条件和设备条件的学校依然存在,这样的学校即使是实行了学生在校就餐,也会存在学生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

?誗 食堂和餐饮店的食品尤其是肉类的有效期控制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且不可掉以轻心。有关管理部门的抽查不能够停留在店面上,而是要深入到廚房里,到砧板上。要求所有的酒店餐饮业主做到食品有效期的专人管理,建立从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的全方位专人专责管理制度建标立卡。

?誗 民工聚集区餐饮店,人力劳动资源市场附近的小餐馆要特别加强对食品所用原料的有效期坚持。由于这一部分人的消费水准有限,便宜的三五块钱的便当有很大的需求市场。要重点抓好制作这类便当的发芽土豆、霉变物质、地沟油的检查,完善检查设备和检查手段。

7、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一要靠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二离不开有效的奖励举报制度。

2012年4月6日,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了甘肃省在打击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过程中建立的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对事先给予食品安全举报的人可给以最高一万元奖励的规定。

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几起及时被制止的事件,大都是制作单位和企业内部职工举报的成果。因此,从法律层面上鼓励对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进行举报奖励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办法。

我们一定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相匹配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一个又好又快的道路上顺利前进。

注释:

[1] 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义乌新闻网 2011-4-6.

[2] 关于印发《义乌市2009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的通知.2009年1月16日.

[3] 义乌市2010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

王立华(1970-),女,吉林四平人,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义乌食品安全防范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