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问题和对策

2012-10-21 15:51达虹颖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问题制度对策

摘要: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问题,严重妨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劳动者就业。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问题;对策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叙述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要求在对职业资格的认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上都要遵守的,合理合法,合乎逻辑的一种程序。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就是证明从职人员是否已经具备了该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从职人员求职的敲门砖、是任职的前提条件、是就业的资格凭证,用人单位招聘和录用从职人员时,职业资格证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于从事境外就业的劳动者和对外劳务合作的办公人员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最有效的证件。职业资格证书决定了从职人员的职业劳动的取向和职业活动的范围,决定着从职人员工作的特点和标准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从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

我们国家在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划分上共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某些职业(如厨师)因为需求实行六级制,最高为特级。等级的高低代表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科技兴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举措。国务院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明确要求,今后我国各种职业都要制定相应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要逐步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其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国家在对职业进行分类的前提下,对相关职业要制定出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经过技能考核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在随后不久颁布的《职业教育法》里面也明确要求各行业要严格执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区区一二十年已初步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体系,并制定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以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工作能力为目的,基本原则为"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鉴定质量,保证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权威性,使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在社会上同等被重视,实现学历与学位证书并重,完善衔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之间的关系。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一些技术复杂、并且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与国家财产和人民健康的安全关系密切,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关系紧密联系的职业(工种)中,要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1.就业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供给不足。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性企业不断增加,相应工种的就业岗位需求加大,劳动力的供给不能及时填补新增的就业岗位。其原因为:很多劳动者职业技能不能与空岗相匹配;劳动者就业仍受传统观念影响,不适应现代国家的方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不足。

2.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识、愿望不足。

尽管随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不断扩大,但从土地上走出去到二、三产业就业意愿不足;且农业季节用工缺口自身就较大,很多农民在农忙季节都要临时雇用打工人员,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了职业培训,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利用率不高。

3.农业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不足,积极性不高,基本上是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培训结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又只有少部分人会根据培训工种的内容去相应行业的企业当中去,培训观念有待改变。

4.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效率低,人員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公共就业结构普及不到位,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不稳定,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标准不统一,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发布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二)职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国家组织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培训以及“两劳”释放人员等的培训,但将培训工种和培训层次详细分类,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水平不高,培训层次低。

参加培训的人次中,初级职业资格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占75% 以上,培训对象主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占23%左右,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为职业院校在校生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级职业资格和技师职业资格的培训仅占2%左右;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培训人次为零。

2.培训机构准入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到位。

许多民办培训机构,办公场地、培训师资,特别可进行实践操作教学的师资与其资质证书上许可的培训工种差距比较大,很多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职业规范标准,虽然每年都会有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年检,取缔一些全年都没有开展培训的机构,但对还存在资质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上要求不高,并且对质量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的,没有明确的处罚。

3.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机构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培训,尤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质量不高。主要存在着培训时间不足,实训课程不能让每个人都进行实践操作等问题。许多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基本不给学员发放教材,另外在培训中压缩课时,减少实操、实训课时间,已成普遍现象。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必然不会产生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成果。培训机构资质上许可的培训职业(工种)雷同,导致无序竞争。汽车驾驶、汽车维修、农机维修、中式烹调、计算机操作工这些比较常见的工种,多个职业培训机构均有,各培训机构之间竞相压价,争夺市场,而师资素质的差异性,以及对职业标准理解的不同,造成了培训质量的差别。但对主导产业需求量大,要求高的冶金、化工、园林园艺、家庭服务、护工等职业工种的培训相对较少。

4.主渠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一是把职业培训当作谋取利益的突破口,明显的趋利性,不能把职业培训工作做实、做好;二是职业培训的实训设备、教师共享性差,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5.本位主义严重,导致职业培训效果更低。

本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更多地倾向由本县有培训任务的职业中学完成,职业中学自身由于缺乏对国家职业标准的了解,缺乏应有的职业培训师资和相应的实训设施设备,因此无法保证职业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建设

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上是很混乱的,没有实现管理的统一。同时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下,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说是很随意的,很多政府部门都会巧立名目职业培训并由此颁發证书,可以说目的是明显的,就是为了敛财。可结果是这样的证书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劳动者在接受了培训后又获得的什么样技能提高,这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既然已经看到了这种混乱的现象,就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应对。将职业资格证书法律化,保证证书的颁发以及鉴定具有权威性。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立法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立法工作

就业准入就是指劳动者在应聘工作时,不论是用人单位也好,还是职业中介机构,都必须根据岗位的实际要求完成对劳动者的审核。通过对其法律化,就可以保证岗位的真实性,也能为劳动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求职平台。甚至说可以避免一些超龄人员在特殊要求的技术岗位上继续工作,规范企业的用人制度。

(三)构筑市场就业机制

因为现代的生产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而相应的岗位在职业技能上的考核是滞后于这种技术更新的。两者形成了不相适应的发展矛盾。这就必须要对市场的就业环境进行认真的调查,把握技术岗位的最新技术要求。建立一个实时的市场就业机制,才能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对于现实的生产技术无法体现,所以培训机构及相应的证书颁发机构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保证劳动者接受培训后能够很好的胜任所应聘的岗位。

参考文献

[1] 田发真.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0,03,26(6):9294.

[2] 薛红.浅谈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社会科学学科研究[J],科教导刊. 2010,1中:116117.

[3] 王秋燕.浅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职教新观察[J]. 2009,03:230.

[4] 王慧.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状的认识[J].科协论坛,2007,(8):345.

[5] 张宏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2):23~24.

作者简介:

达虹颖,1979年8月出生,女,蒙古族,新疆博湖县人,在职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问题制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