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乒乓球运动员自我反思能力的初步探究

2012-10-21 15:51吴小茂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

摘要:为了了解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研究出相关对策,作者对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队员的年度总结,在对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乒乓球 运动员 自我反思能力 调查探究

一、背景介绍

(一)专业队形成简介

一直以来,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呈现着两种独特的现象:一方面,我省乒乓球队一般要多次解散重组、少有优秀的本土专业球员;另一方面,业余乒乓球圈异常活跃,其火爆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也不落下风。2000年省专业队的第四次解散和2006年银河乒乓球俱乐部的解散让陕西的乒乓球发展至今仍处于一个低谷和断层,但所幸的是在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经过为期两个月紧张的集训,选拔,考察,2010年年初的时候,省乒乓球集训队成立了。训练之余,球员的心理素质也一直是球队教练员关注的重点之一,笔者曾对部分队员进行了相关心理素质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涉及到队员自我反思能力的调查问题,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二)自我反思评价能力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必须经学生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后获得。而自我反思性评价,正是在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的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师的主观分析、灌输能够代替的。通过自我反思性评价,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反思能力强的学习者能在不断反思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看法,往往会得出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受和新异的结论。

笔者认为,乒乓球训练表面看来是机械的动作重复项目,但实际上对每一位队员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受教育的过程,队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技术,每一次赢球或失误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进行深层次分析,不断自我反思、评价,那么其技战术水平发展及心智的成长要理想得多。

二、调查与探究

问卷共设计了四道选择题,评价等级分别为A完全同意,B同意,C说不清,D不太同意,E完全不同意;参与调查的球员一线4人、二线14人、三线7人,共有25人,均为有效问卷。下面将就问卷中相关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

1、我每天都能总结自己的训练效果

2、我认为我的技术动作很规范

3、比赛中我往往能保持清新的头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4、比赛结束后我总是觉得没发挥好

(一) 队员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数据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题,约有48%的队员每天都能明确表示总结自己的训练效果,而52%的队员则似乎不太习惯总结。通过对数据深入地分析,发现在有总结习惯的12人中,三线队员有5人,二线队员中有7人,一线队员中有0人。球队教练要求所有队员每天写训练日记,从数据看来,三线的小队员在这一方面做得最好,通过对队员训练日记的翻阅,发现这12名队员就自己每天训练中的长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都谈得很详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在不断加强。

(二) 队员自我技术动作规范性认识数据的分析

第2题对自己技术动作规范性认识的数据表明,56%的队员认为自己的动作很规范,而深入分析的数据则出现了值得深思的现象:三线小队员有6人,二线队员有6人,一线2人,传统观念认为,队员年龄越小,可塑性也越强,其动作的不规范性可能也越强,而队员若不能清新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其技术的发展会受到限制的。当然也不排除这批小队员经过近两年的专业训练,从心理上对自己的技术越来越自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体现无疑……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三)队员赛中自我调整能力数据分析

第3题通过调查队员在比赛中的自我调整能力来判断其自我反思能力,我们所提倡的自我反思并不仅限于训练、比赛结束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而也应体现在队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自我调整能力,这一点能更好地体现一个人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全程反思能力。但这一题只有36%的队员认为自己有此能力,9人中三线队员3人,二线队员5人,一线队员1人,这也折射出大多数的队员在比赛中往往会紧张,焦虑,无法保持清醒的思维和判断力,导致了“无谓失误”这种现象的存在。

(四)队员赛后自我反思意识数据分析

第4题“比赛结束后我总觉得没发挥好”,只有36%的隊员有此认识。9人中三线3人,二线4人,一线2人。通过对队员的访谈获知,这些队员大多数是那些平时训练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技战术水平似乎比其他队友高的队员,比赛中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总是或偶尔不理想。而那些基本功扎实,技术水平高,比赛成绩好的队员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没发挥好,相反地,那些技术水平较低,信心不足的队员比赛成绩虽然差,但抱着所谓的输了正常,赢了赚了的心态,大多数能认识到自己的技术现状,对不好比赛结果似乎并不会忧虑太多,

综上所述,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我省乒乓球运动员的自我反思意识并不是很强,特别是一、二线运动员,因为队员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所以在训练中会出现低效耗时的机械训练状态,而训练效率不高,必将导致比赛成绩不佳这一事实,这一点可从我们组队以来参加的各项大赛成绩中加以印证。那么,在我们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如何促进队员进行自我反思呢?如何激发队员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呢?

笔者建议如下: 1、 鼓励队员对所获得的新技术进行不断练习,随时反思,把新技术变为自己的技术;2、要求队员对训练过程进行反思,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有效完成训练目标,正确评价自己的训练效果等;3、及时指导队员对错误动作进行改正、对失误球进行分析,查找原因,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4、对自己的训练方法、思想进行反思,一个善于反思的教练员一定能成功地培养出队员的反思习惯的;5、引导队员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队员的技战术水平、自我教育及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 陈伟伟;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 李永瑞;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教育心理学[M]; 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吴小茂:男,1970年生,西安航空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邮编710077。

猜你喜欢
乒乓球运动员
乒乓球悬浮术
追风的乒乓球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靠拢的乒乓球
少了几号运动员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