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发展与服装风格的关系

2012-10-21 15:51贾云艳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风格关系

摘要:服装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形态的真实写照,充分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内心思想和心理感受,表达或喜,或悲,或怒,或哀的情感。在不同的社会氛围下,设计师的灵感也就都带有不同情感的色彩,他们用自己手中的作品表达着当时整个社会大思潮的情绪,表达着自己对社会的态度。例如,香奈儿的风格和维维安的风格在各自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形成了最流行的时尚体。本文通过大量中外社会发展历史对服装风格影响的事例来阐述社会发展与服装风格之间关系的密不可分和相互影响力,并希望更多的服装设计人员认识到这个问题,以激发出更多代表服装设计人员自己想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灵感和感悟,而不是一味地重复,模仿,拷贝,抄袭……

关键词:社会发展;服装;风格;关系

一、中国历史发展下的服装变迁

从先秦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注重服装的功能性,除了御寒保暖等基本功能之外,最注重的就是服装必须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服装的自身组合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在第一次服饰变革时期,即春秋战国,由于以天子为中心的“礼制”制度走向崩溃,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服装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深衣制”。服装色彩上,以稳重、华贵的紫色被视为权贵和富贵的象征,取代朱色为正色;服装配套结构也产生变革,一方面,社会上层人物的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饰;另一方面,军人和劳动人民则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这主要由于战国的赵武灵王为拓展疆域,推行“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进行的实用性服装改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革命。此时,虽然走向奴隶制的边缘,社会思潮活跃。但是,服装风格仍然呈现出色调单一、等级严明、保守、威严、庄重的形象,并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风格。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服装变革),由于战争和民族大迁徙,形成了胡汉杂居,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与汉族传统服饰并存共融的情形,构成了南北朝时期服装的新景象。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玄學和佛教的影响,服饰上也一改端庄的风格,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不入仕途为潇洒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就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这时,最流行的就是“仙风道骨”的飘逸和脱俗。由于当时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文人欲实现政治理想又怯于官海沉浮 ,因此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服装样式;女子服饰则长裙拖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优雅飘逸之美。人们讲究气度风韵,“翩若惊鸿,娇若游龙”,服装轻薄飘逸,并吸收借鉴了少数民族的特色,创造了奢靡异常的女装风貌。但色调仍然浓重 ,以暗淡的蓝绿色调为主。【1】此时由于上衣逐渐变短,上身变得细瘦,紧贴身体;分斜襟和对襟两种领型,开始袒露小部分颈部和胸部;有些裙子还提高了腰线,更加突出了瘦长的美感。由此可见,社会发展脚步和当时玄学为主的哲学思想体系对当时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公元618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三次服饰变革。唐初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和“租庸调”的租赋劳役制度,经贞观、开元两个阶段,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在这独有的社会风气下,人民充满着民族自信心,有着博大的胸怀。因此,唐代妇女服饰以其色彩的艳丽,创新的服饰手法,典雅华美,雍容华贵的风格成为唐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唐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最流行的有“襦裙服”、“女着男装”、“女着胡服”三种风格的服饰.所谓“襦裙服”主要是指由裙、襦、衫、半臂、帔帛等搭配而成的服装样式。在这一类的服装里,不管是窄袖衫襦、半臂与帔帛还是袒胸裙衫的石榴红裙,其款式都非常的开放与妩媚,衣料都非常轻薄,用纱罗或者是薄纱制成,走起路来,不时飞舞,使肌肤若隐若现,十分美观。此类服装,领口开得既大又低,使胸部直接袒露于外;后来,衣领越来越大,直到一字敞开,使着衣者肩、胸、背全部外露,十分自由开放,颜色也以艳丽的红色为主。所谓“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指的就是唐代时期的装束。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女着男装之风尤为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这种女着男装的服饰现象,也是大唐文化博大精深、包容开放的具体表现。除了上述服装外,女着胡服也是唐代妇女的流行时尚。白居易《长恨歌》中“霓裳羽衣曲”与霓裳羽衣舞就是胡服的一种。唐代人所指的胡服是西域胡人装束及中亚、南亚异国服饰,这与当时胡舞、胡乐的传入有着紧密的联系。【2】由此可见,唐代的对外交流与吸收、包容异族文化的开放思想已经渗入到唐文化生活的细节中。可见,国家的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思想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方向和民族自信心。唐的服饰就是对当时民俗风情、社会制度、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彰显着这一时代的特色语言。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于是,这个原是游牧民族的国家极力想要同化汉人,在服饰上也作出了改革。长袍马褂就成了这个时期服饰的典型特点。清代满族女子一般服饰有长袍、马甲、马褂、围巾等。领口紧紧包裹颈部,从衬衣到马褂,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束缚着女性的身体。因此,清代的服饰制度,在服饰的形制和风格上体现了数千年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内容,其条文的庞杂、规章的繁缛超越了历代,人们的穿着更为严格规范。受其影响,后期服装追求更加繁琐、精致的装饰效果,在装饰繁复方面成为了历代之最。所以纤巧、精细成了这个时代装束的典型特点。

这种繁复的装饰在皇太后、皇后朝冠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极其富丽堂皇。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各贯一颗东珠,以金凤相承接,冠周缀七只金凤,各饰九个东珠,一个猫眼石,21颗珍珠.后饰一只金翟,翟尾垂珠,共有珍珠302颗。中间一个金衔青金石结,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两条明黄色条带,末端缀宝石。【3】由此可见,清朝在装饰方面的复杂华丽 ,保守的等级制度和三纲五常便成了这复杂华丽的垫脚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闭关锁国和天朝上国成了自我陶醉的思想。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使西方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清代服饰才受到西方服装时尚的影响。

中国的服装史上的第五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推翻了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服装变革加速发展。没有等级制度的规定和繁琐的服装搭配,取而代之的是以实用、简洁理念为主的西方服装。女性服饰中,改良旗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并且成为一时的普遍穿着趋势。因此,二三十年代出现在繁华大城市的服饰景观使这个时期的女装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在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上给现在的时尚设计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和范例。

二、西方社会发展下的服装变化

古希腊时期,十分注重表现人的自然之美,人体艺术很流行。在社会制度方面,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表现在服装方面就是以自然、舒展、流畅、简约为特点的与人身体完美融合的人体美。此后,在浮夸风盛行的中世纪,衣服总是束缚着人们的身体,成为了控制性力量,保守成为当时服饰当之无愧的称号。这一时期紧身衣的出现,使女服与男服区别开来,上衣紧束,下裙膨大的女服格局开始出来,对欧洲女服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外套和大衣的样式也很多,有斗篷式、披巾式、衣裙式等。袖子也出现各种式样,多是长大喇叭袖,极其豪华奢侈、雍容华贵。

从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它解放了人性,同时也为服装市场变得异常活跃提供了思想前提。时装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宫廷贵妇们引领着女式服装的变化,成为时尚界的最早明星。这一时期人体的自然美开始通过服装显现出来,女子服装突出宽肩、细腰、圆臀,男子服装则突出艳丽奢华,强健匀称。于是,华丽、妖娆的形象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为了这个形象,裙撑出现了,它是16世纪人类又一大发明,并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

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注重人身体的线条美,但这种一味的追求美的心理让人更以人造的身体线条为美。到1580年藤条和须鲸做的裙撑让人无法满足已有的装饰和美感。于是,早期的紧身胸衣出现了。在两层亚麻布中间夹入鲸须、木头、牛羊角或者金属制成的扁平长条来增加细腰的尺度,以达到人体曲线美感的要求,使裙子变得异常庞大,十分强调下半身的比例,这使女性为了美而喘不过气来。因此,在18世纪奢华的洛可可风格之后紧身胸衣几乎销声匿迹。又因安托瓦内皇后特别讨厌紧身内衣,于是带箍的裙子也随之消失了。妇女们跟随她的脚步,开始穿起打褶的长裙。皇后还推出了用薄纱和印度棉布做成的睡衣和睡裙,它们基本上属于比较轻便的衣服。到了此时,女性服装开始向简便、实用方向发展。

18世纪60年代,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势力的增长,和对洛可可艺术的厌弃,希腊、罗马时期艺术风格被再次唤醒,新古典主义产生了。这也使服装在拿破仑时期形成了新的风格 — 素雅、飘逸、自然,并成为了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被称为“帝政风格”。这种风格的服装主要由长袍和外套组成。长袍的下摆在前面光滑、平整,没有衣褶,在后面做衣褶并系带子,这样既可以表现出人体的自然状态,同时不会妨碍走路。外套是短小緊身的小上衣,窄袖。服装面料一般用轻薄的棉麻,可进一步表现出人的自然高贵美。但是这般风尚并未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帝国的结束而被后来的浪漫主义风格服装所代替。流传下来的就是高腰的女装款式。在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期,希望生活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的思潮澎湃起来,不愿受别人的束缚。于是,强调热烈奔放的浪漫主义成了这个时期的主流。这种风格的服装,没有过分强调下半身的比例,肩肘部宽大,强调细腰和丰臀,大量采用泡泡袖、灯笼袖和羊腿袖,袖子体积较大。废除的紧身胸衣和裙撑再度流行,到19世纪晚期,胸衣一直延伸到了大腿的部位,裙摆呈圆形,让女人的身体像是装在盔甲中一般。此时,服装色彩也是明亮鲜艳,华美异常。浪漫主义服饰风格虽然华丽美观,但是它毕竟给女性的身体和生活上带来许多不便之处。在20世纪初,女装终于放弃了紧身胸衣和裙撑,再次变得简洁。西方世界的时装主流也在20世纪初经过现代主义的洗礼,呈现出与浪漫主义相反的简洁、功能性强的面貌,并在七八十年代达到了一种极致。有趣的是,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紧身胸衣又回来了,一些时尚的女性采用古老的服饰装扮自己,繁琐、华丽的女性化样式再次流行起来,这被成为“新浪漫主义”。此时,“三国同盟”形成,预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新浪漫主义或许反映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女性可爱的一面,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战争的反感情绪。

在19世纪末,进入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欧洲社会都成了工业社会,女性的投票权争取运动也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这时,更多合身洋装和外套的出现,也呼应了这股女性自主风潮。在工业的社会,造就了一批新权贵和大量中产阶级,使他们成为社会消费和文化的主流,而不都是从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宫廷贵妇。由于此时休闲运动的流行,女人和女孩也不居于呆在家中,而更喜欢与男人一样可以工作,可以打网球(当时只有男性可以从事的运动),可以享受休闲时光。【4】再加上脚踏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女性为了外出,穿着更加简便的服饰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个启发女权意识的年代,以男性西装剪裁为设计,肩膀处有宽大垫肩的服装,显示出了女性逐渐在工作岗位上试图与男人并驾齐驱。当时,在美国和英国,刺绣衬衫加长裙,再系上领带或者胸针就是非常流行的装扮。

到了两次工业革命都完成的年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让人才辈出。在20世纪初的爱德华时期,西装式剪裁套装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女人们发现这种男性化的装扮使她们更加自信,并向男人的社会地位提出挑战。而爱德华时期的时尚却喜欢s型的塑身马甲来制造女性的曲线感,没有直接展现出女性刚强的一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使男性人手不足,许多工作都需要女性去做,她们也开始试图在人权上争取一席之地。战争使女性的意识又有了大的崛起,再加上东方的日本文化在当时也很流行,以和服直筒线条剪裁为蓝本的服装,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东西。于是,西装剪裁式的上衣和直筒长裙,再加一个精致小巧的手袋,就构成了当时女性的基本装扮。此时的服装形制已与现在的服装颇为相似了。

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一战的洗礼,女性自食其力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于是,女性开始投身于不同的领域,也提出希望与男人拥有相等社会地位的要求。这样的想法也开始表现在女性服装上。在喧腾的20年代,女人的洋装已不再可以凸现胸线和腰线,洋装的裙摆随着时间的演进,渐渐向上升,甚至到达膝盖以上;在1929年华尔街金融危机时期,流行起高低不一的裙摆和外裙内衬的层次穿法。腰线则渐渐下移,到了臀部上线的位置,将女性性感完全遮挡,反而表现出男性服饰上更简洁有力的风格。在这一时期,香奈儿的“黑色小洋装”问世了,被当时美国杂志称为“时装界的福特”,并成为香奈儿王国里的永恒经典之一,直到现在也被职场女性所受用。可以看出,经过了战争,女人已经不再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有着独立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成员之一。

相对于20年代的开放风气,30年代似乎显得保守了很多。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对抗上个时代泡沫经济所延续的不景气现象。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势力扩张,促使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于是,厌弃战争,讨厌硝烟的“超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在30年代女性时尚回到了优雅淑女风格,或许这可以是人们心中对安宁的一种渴望和慰藉。这一时期,强调圆润胸部和纤细腰部的设计,女性化、甜美、整齐的日间装扮,和华丽晚宴礼服的柔美女人再次受到欢迎。到战争爆发时,设计师们呈现出最精简的时尚,推行出一系列的经典款,使时尚界低调的度过这个动荡的年代。由于战时的物资匮乏和人员紧缺,所以大部分的男人被派到了战场上,女人很自然的接手了原来男人在职场中的工作,从此为职业妇女开启了一条争取平等的道路。在40年代,欧洲街道上走着的人基本都穿着制服,头巾、楔型鞋,有着袋鼠一样大口袋的斗篷,都是当时相当实用的单品。T恤衫也在这个年代诞生,被沿用至今。但在战争结束之际,人们对于这种枯燥无味,精简到极致的服装再也不能忍受。于是,50年代的优雅和性感来了,迪奥在时尚界留下了50年代永恒的一页。最著名的两种装扮就是使用尼龙作为裙撑的圆蓬裙,另外一种就是A字直筒的纤细铅笔裙 ,两种裙子都十分强调腰线设计,因为其适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所以风靡一时,成为当时的时尚品。

60年代是个解放自由的年代。由于“古巴导弹危机”和一触即发的核战争。此时,人民最渴望的就是和平,受够了战争的冷酷无情。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们也在艺术领域带来了早期嬉皮士和反传统文化概念;随之而来的就是颠覆整个时尚潮流的感官。在这个年代,迷你裙是流行的热潮,并促进了连体袜的流行,再搭配上过膝的平底靴,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扮。迷你裙独特材料的应用,更说明了人类即将进入太空时代。还有另一派的时尚,则是带有浓厚现代主义色彩的设计,在布料上布满了几何纹样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本土的反越战声音不断;亚洲、东欧政变不断等等。于是,“嬉皮文化”,成为年轻人颠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的开始,他们用爱和和平作为永恒理念,渴望来自父母和社会的理解,解放自我。此时,叛逆的朋克风潮来临,年轻人把头发剪成和马鬃一样的造型,染上做作的红色、绿色、粉色等。正面展示出不想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心情。把衣服刻意剪破,再用曲别针别起来,颠覆所谓的优雅高贵。马汀靴、带着性感弹性的莱卡布料和牛仔裤也都是这个时代的流行重点。

20世纪80年代,柏林墙拆除,冷战结束。电信服务迅速提升,自由贸易市场的开放成为了80年代的特征。这也就主导了这个时代的潮流是令人難以忘怀的夸张造型。男人也穿出了裙装设计的服装,而女性服装最具80年代特征的就是肩膀上厚厚的垫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也使这一力量型的女性装扮流行一时。此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基本和男性是一样的。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各国进入民主时代,南斯拉夫分裂,香港回归等等,到处都体现出民主自由和平的大气氛围。【5】贵族和人民早已不在穿着上有区别,男人和女人也都彼此尊重,人们都希望简简单单过平静的生活,一点战争的影子都不想看到。这些思想表现在服装上就是极其简约风格的设计,让美变得朴实无华,而又充满色彩感和层次感。到了21世纪,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各国都开始注重一个全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并且呼吁要尽可能的使用环保材料,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当然,环保也体现在服装领域,例如,大量人造金属和矿石的装饰效果已经完全可以代替真的矿石,这为节省矿产资源作出了贡献;混搭风格的出现也让服装变得更加实用和美观,而不再拘泥于一个时代的服装质感和潮流。就像当下的复古风,也都是简约、实用的,不再是累赘、花俏的世界。

三、结语

综上看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是影响服装风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客观社会下的思想因素,决定着一个时期的艺术思潮走向,也就是引领着一个时代对服装的认识。根据以上中外服装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一个时代的服饰发展方向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凡是在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的年代,服装的风格都非常开放,除了光鲜亮丽的华丽外表,更多的是考虑到人体穿着的舒适度、轻松程度和展现出来的人的自然体态,而并非一味的为了美将人体束缚在一堆布料当中,如若蚕茧一般。凡是在政治黑暗、人民精神憔悴的腐朽时期,国家的领导者都想用文化思想将大众禁锢,使之无条件的服从,就像紧紧裹在身上的衣服,不能暴露,不能喘息,只能停留在这思想桎梏中。但不论哪个时代,不论中外,历朝历代的服装都记载着社会生活,反映着民俗精神、文化思想和社会制度,传达着当时的审美观念,都为后人在服装领域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应该带着这些珍贵的资料创造出属于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服装风格,继续续写下千年的服装史。

参考文献

[1]刘元风.传承文化 创意未来.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2]刘百吉.女性服装史话.白花文艺出版社,2005。

[3]潘笑竹,陶然.时尚芭莎 百年风华.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4]徐家华,刘健芳.风格与服饰搭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5]刘向鸿.飘逝的罗衣.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

[6]徐静.中国服饰史.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7]【1】徐静.中国服饰史,(61-65页).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8]【2】徐静.中国服饰史,(79-82页).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9]【3】徐静.中国服饰史,(137页).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

[10]【4】潘笑竹,陶然.时尚芭莎 百年风华.(3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1]【5】潘笑竹,陶然.时尚芭莎 百年风华.(10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贾云艳(1990-)女,山西太原人,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本科生,主修专业为戏剧影视美术人物形象设计。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风格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