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支原体病PCR快速诊断及治疗

2012-10-25 01:31王玉茂李峰李书光刘吉山林初文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256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7期
关键词:考星绵羊阿奇

王玉茂 李峰 李书光 刘吉山 林初文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256600)



绵羊支原体病PCR快速诊断及治疗

王玉茂 李峰 李书光 刘吉山 林初文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256600)

绵羊支原体病又称肺炎霉形体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国分布甚广。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群的流动性日趋活跃,在饲养模式、环境变化的多种应激因素下,本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渐进性消瘦及肺炎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本单位羊场也相继出现了5只病例。由于肺炎支原体培养较长时间,形态小,不易染色,难做形态学鉴定,为此进行PCR检测,确诊为绵羊支原体病。

1 主要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随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鼻腔流出浆性鼻涕,呆立一处,不愿走动。继而气喘、呼吸急促,严重者表现为连续性咳嗽,流出脓性鼻液。痛苦呻吟,眼睑肿胀,流泪或有粘液性眼屎,有的腹泻。肺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肺泡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按压胸壁表现敏感、疼痛。濒死前体温降到常温一下,有的转为慢性。

2 病理变化

皮下有胶样变化,检肺外观肿大,以右肺尖叶为主的各肺叶实变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多在肺的心叶、尖叶下缘,有的至隔叶、中间叶前缘有大小不等的肝变区,呈肉红色。肝变部分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明显,触摸质地稍发硬,颜色有红至灰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样。部分病例胸水增多,呈淡黄色浆液或夹带有灰白色纤维素碎片,胸膜粗糙无光泽,肺与胸膜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粘连多见于尖叶和隔叶前缘,胸腔积液。

3 实验室PCR确诊

PCR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清晰的目的条带。判定此次绵羊疾病为绵羊支原体病。

4 治疗

应用替米考星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阿奇霉素5~ 10mg/kg体重,肌肉注射;替米考星,10mg/kg体重,皮下注射,1次/d,连续注射3s。本场5只发病羊,除一只绵羊因后期衰竭治疗不及时死亡外,其余4只痊愈。

图1 支原体PCR检测结果

M:DL2000;Y:Positive Control;C:Sample K:Blank

5 讨论

5.1 化验室常用诊断方法的分析

5.1.1 病原分离法 该病的诊断一般采取病料(胸水和肺组织)样品接种琼脂平皿,再接种Hartley氏牛心汤分离培养。霉形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对营养要求非常高,在特殊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而且生长缓慢要求条件高,程序复杂,时间长,易污染,不易分到。

5.1.2 血清学诊断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等。这些方法一般是做为群体的支原体普查。检测的基础是血液中的抗体,要求血液中的抗体必须达到一定的滴度才能检测为阳性,然而在感染的早期,病羊血液中还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的水平很低,此时,检测为阴性,因此,这些方法一般是用于检测群体的抗体水平,疾病初期的诊断不适宜。

5.1.3 PCR诊断方法 本次采用PCR技术诊断本病,具有快速、省时、简便、特异性高、灵敏,及早准确确定病原,为治疗赢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PCR诊断本病,避免了化验室支原体分离的繁琐和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不足,简单易行,适应于基层兽医部门的快速诊断。

5.2 体会

(1)加强消毒管理。对羊舍和运动场地严格消毒,应用次氯酸钠或氢氧化钠等消毒药物。(2)注意治疗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像目前普遍适用的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对支原体不发挥杀菌作用。所以优先选择通过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的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临床效果较好。成年羊用量:5~10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4d即可。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相比较,其特点显著。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阿奇霉素对支原体的作用最强。在组织中的浓度比在血清中的浓度高10~100倍;在发病组织中特别是肺中,具有特异性聚集的性能。半衰期较长,为2~3d,每天只需给药1次即可。副作用较小。

为避免支原体的抗药性,可同时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米考星,10mg/kg体重,皮下注射,连续应用3~5d效果更佳。

(2012–03–20)

S858.26

B

1007-1733(2012)07-0056-02

猜你喜欢
考星绵羊阿奇
替米考星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数绵羊
阿奇,出发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替米考星的最新研究进展
你真的会使用替米考星么?
巧计得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