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胁迫对冷冻干燥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2012-11-02 07:34李宝坤田丰伟刘小鸣赵建新宋元达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冷冻干燥细胞膜

李宝坤,田丰伟,刘小鸣,赵建新,张 灏,宋元达,陈 卫,*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2.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冷胁迫对冷冻干燥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李宝坤1,2,田丰伟1,刘小鸣1,赵建新1,张 灏1,宋元达1,陈 卫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2.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以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为荧光探剂,优化了测定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条件,其最佳测定条件为: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菌浓度OD 0.8,30℃孵育时间为20min。同时研究冷胁迫处理对冷冻干燥存活率。细胞活力及细胞膜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冷胁迫能改善乳酸菌的冷冻干燥存活率,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冻干后细胞的流动性也有所改变,说明经过一定的冷胁迫处理后,增加了细胞的抗性,从而提高细胞的冷冻存活率。

冷胁迫,罗伊氏乳酸杆菌,DPH,细胞膜流动性,冷冻干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本实验室保存;培养基 MRS;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Aldrich公司;四氢呋喃、其他试剂 均为分析纯。

650-60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日立有限公司;冷冻干燥机 美国,LABCONCO有限公司;245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胁迫处理 菌体培养18h(稳定前期)后,经过离心浓缩,加入15%蔗糖(w/v)作为保护剂,分装为9份,其中1份立即在-80℃预冻,其余分别放在4℃与10℃进行冷胁迫处理,经过1、2、3、4h处理后,放入-80℃预冻后进行冷冻干燥

1.2.2 冻干存活率计算 将冻干后的菌粉用PBS复水至冻干前相同体积,采用MRS倒平板法,37℃下培养48h,计数。实验重复3次,每次实验3个平行。根据NA/NB×100%计算存活率,NA是冻干后细胞数,NB为冻干前细胞数。

1.2.3 细胞膜流动性的测定 采用荧光双折射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用四氢呋喃配制成2mmol/L DPH贮备液,使用前用PBS(pH 7.0)稀释至2μmol/L备用。取2mL菌悬液(适宜菌浓度)离心后弃上清。加入2mL DPH试剂,混合均匀,在30℃条件下温浴一段时间,然后,在8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上清,加入2mL PBS混合均匀,进行荧光测定。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选择适当的狭缝(5mm)和灵敏度,非标记细胞为空白对照。

荧光偏振(P)和细胞的平均微粘度(η)的计算公式如下:

IVV和IVH分别表示:激发光为垂直方向的偏振光,而发射光分别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偏振光时测得的荧光强度;G为光栅矫正因子(G=IVH/IHH),IHV和IHH是激发光为水平方向的偏振光,而发射光分别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偏振光时测得的荧光强度。P和η越大说明细胞膜流动性越小。

1.2.4 荧光双折射法测定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条件优化 以360nm为激发波长对DPH溶液,未标记染料的空白菌体溶液和用DPH标记的菌体分别扫描,以确定发射波长。通过不同菌浓度(OD值)标记的样品的比较确定合适的菌浓度。将同一组标记的菌体用不同的温浴时间处理,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温浴时间。

1.2.5 数据处理 细胞膜流动性的数据利用DPS7.05,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SSR)多重比较,结果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讨论

2.1 膜流动性条件的优化

2.1.1 DPH标记菌体发射波长的确定 选择360nm为激发波长,分别扫描了含有2μmol/L DPH溶液、未标记菌体(OD为0.2)及标记菌体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见图1~图3。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没有加菌体时的染料和未加染料的菌体最高峰都是414nm,图3为加了染料标记的菌体,其最高峰移至430nm,说明430nm的波峰是由荧光激发的,而在PBS中2×10-6mol/L的DPH是没有荧光的,只有菌体也不能激发430nm的荧光波峰。当DPH掺入到细胞膜脂的烃链区后,介质粘度变大,顺反异构化受到抑制,从而成为唯一能发荧光的全反构型。结合后的DPH,其最大发射峰位在430nm。以360nm为激发波长,确定发射波长为430nm。

图1 染料DPH荧光光谱Fig.1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DPH

图2 未标记菌体(OD 0.2)荧光光谱Fig.2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unlabeled LAB

图3 DPH标记菌体(OD=0.2)荧光光谱Fig.3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labeled LAB

2.1.2 DPH标记菌体菌浓度的确定 在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条件下分别测定 OD600为0.1~0.9。

由图4可以看出,菌浓度在OD小于0.6的情况下,荧光强度随着菌浓度的上升而增强,当OD大于0.8时,荧光强度趋于稳定,因此,确定最适当的菌浓度为OD 0.8。

2.1.3 孵育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在上述条件下,将菌体孵育10、20、30、40min,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见,荧光强度在20min后即达平衡,30min后开始下降,这可能是DPH自身淬灭的结果。故选择样品在30℃下温育20min。

通过以上确立了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实验的条件: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菌浓度为OD 0.8,孵育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罗伊氏乳酸杆菌荧光光谱如图6所示。

图4 菌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Fig.4 Effect of OD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图5 孵育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Fig.5 Effect of time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图6 最佳条件下DPH标记罗伊氏乳酸杆菌荧光光谱Fig.6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labeled LAB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通过图6可以看出,在最佳条件下,菌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430nm处荧光强度高达18.96。

2.2 冷胁迫处理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

菌体按照方法1.2.1处理后进行冷冻干燥,结果见图7。

图7 冷胁迫对冷冻干燥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Fig.7 Effect of stres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LAB during freeze-drying

通过图7可以看出经过不同的胁迫处理后,冷冻干燥罗伊氏乳酸杆菌的存活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4℃、3h最高为91.90%,其次为4℃、2h处理为89.16%,分别比未处理组85.77%提高了6.13%,3.39%。说明经过胁迫处理后可以改善菌体的抗冷冻干燥的能力。

2.3 冷胁迫对菌体活力及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在最适实验条件,测定冷胁迫条件下冷冻干燥后菌种的活力(发酵MRS培养基6h)及细胞膜流动性,实验数据用 DPS7.05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SSR)多重比较,结果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冷胁迫对乳酸菌活力及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Fig.8 Effect of cold stress on the membrane fluidity and cell viability of LAB during freeze-drying

从图8可以看出,不同的胁迫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冻干后菌体活力,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P)和细胞膜微粘度(η)的影响不同,但是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经过4℃、2h处理后,冷冻干燥菌体的荧光偏振度(P)和细胞膜微粘度(η)最小,分别为0.328 ±0.007,5.05±0.35,说明此时的细胞膜流动性最好。同时,菌体发酵的pH最低为5.35,说明菌体的活力最好。与之相反的是经过4℃、4h处理后,P和η分别达到最大,此时的菌体活力最小,以上结果说明细胞膜流动性与菌体活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3 结论

利用DPH为荧光探剂,测定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方法是可行的,其最佳测定条件为: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菌浓度为OD 0.8,30℃孵育时间为20min。罗伊氏乳酸杆菌经过4℃、3h和4℃、2h冷冻胁迫处理后,提高了菌体冷冻干燥的存活率。通过分析冷冻干燥后菌体的细胞膜流动性及细胞活力,细胞膜流动性与细胞活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菌体经过4℃、2h冷冻胁迫后菌体的活力及流动性都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

[1]高永贵,姚善径,杨贤强.DPH标记法研究自由基对活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0,51(12):182-185.

[2]高瑀珑,鞠兴荣,邱伟芬,等.超高压对大肠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365-1371.

[3]Ritz M,Tholozan J L,Federighi M,et al.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ubjected to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1,67(5):2240-2247.

[4]Ritz M,Tholozan J L,Federighi M,et al.Physiological damages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reated by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J].Inter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79:47-53.

[5]张英华,霍贵成,郭鸰.乳酸菌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6):799-803.

[6]BealC.Resistance to freezing and frozen storage of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s related to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J].J Dairy Science,2001,84:2347-2356.

[7]Jeffery R,Broadbent,Chan Lin.Effect of heat Shock or cold shock treatment on the resistance of lactococcus lactis to freezing and lyophilization[J].Cryobiology,1999,39:88-102.

[8]G I Martos,C J Minahk,G Font de Valdez.Effects of protective agents on membrane fluidity of freeze-dried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J].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2007,45:282-288.

Effect of cold stress on membrane fluidity of Lactobacillus reuteri during freeze-drying

LI Bao-kun1,2,TIAN Feng-wei1,LIU Xiao-ming1,ZHAO Jian-xin1,ZHANG Hao1,SONG Yuan-da1,CHEN Wei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2.School of Food,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

The 1,6-diphenyl-1,3,5-hexatriene(DPH)was used as fluorescence probe to label the membrane of Lactobacillus reuteri.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membrane fluidity of L.reuteri by labeling with DPH:excitation wavelength 360nm,emission wavelength 430nm,adjust OD600of L.reuteri to 0.8,incubateed at 30℃ in the dark for 20 min.Meanwhile,the survival rates,viability and membrane fluidity of L.reuteri were measured after cold stress during freeze-dry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s of freeze-drying Lactobacillus reuteri were improved by cold stress.At same time,the membrane fluidity was changed.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cold stress could improve cryotolerance of L.reuteri and prevent damage of freeze-drying.

cold stress;Lactobacillus reuteri;DPH;membrane fluidity;freeze-drying

TS201.2

A

1002-0306(2012)08-0137-04

细胞膜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需组织,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膜结构的完整和膜脂的恒定流动,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适宜的流动性是保证细胞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条件。流动性的改变给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使细胞膜生理功能发生障碍[2-4]。冷冻干燥是益生菌发酵剂最常用的一种保藏方式,在冷冻干燥的过程中会改变细胞流动性,引起细胞活力的下降[5-6]。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在冷冻干燥前进行胁迫处理如冷胁迫,热胁迫处理后可以提高菌种的冷冻干燥存活率[7]。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荧光探剂常用于研究膜脂流动性[8],本研究将利用DPH对罗伊氏乳酸杆菌进行标记,测定细胞膜流动性,其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a.优化DPH荧光标记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测定条件;b.评价冷胁迫对罗伊氏乳酸杆菌冷冻干燥存活率的影响;c.分析冷胁迫后冷冻干燥乳酸菌细胞膜流动性及活力的相关性,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冷胁迫对冷冻干燥乳酸菌的作用机制。

2011-08-23 *通讯联系人

李宝坤(1979-),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基金(20836003,3087195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DC1B02,2009BADB9B05);“十二五”国家“863”计划(2011AA100901,2011AA100902)。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冷冻干燥细胞膜
疫苗的泡沫冷冻干燥工艺分析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乳酸杆菌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地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优化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
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
绿色木霉菌发酵液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