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2012-11-04 08:42王振涛常学辉韩丽华张文宗张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医学学习成绩实验组

王振涛 常学辉 韩丽华 张文宗 吴 鸿 张婷婷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科,河南郑州 450002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王振涛 常学辉 韩丽华 张文宗 吴 鸿 张婷婷▲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科,河南郑州 450002

目的 以《中医内科学》课程为试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用。方法 实验组班级授课老师接受专业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浏览精品课程网站、学生自学等方法教学授课,对照组班级采用传统板书授课方式。对两班学生学习综合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 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认为最初来源于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1-2]。2007年起开始笔者探索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并选取《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研究的试点,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后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3],设计出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的初步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1班110人为实验组,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2班111人为对照组。两个班属于同一水平的平行班,任课教师相同、学生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也大体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设计

实验组作为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方法:授课前派授课教师进行为期7 d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比较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要求授课老师课前做好教学课件,包括网络采集素材、相关教学医院收集相关典型病例录像、图片拍摄,学科为授课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设备。授课时要求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包括教学录像播放、教学DVD光盘课后自学。要求学生积极浏览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议学生通过自学、网络远程学习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包括板书授课,不用幻灯,不播放相关教学录像,但是可以提及学生自愿上网浏览学习。

1.3 教学评价

通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采取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具体如下。(1)《中医内科学》课程授课结束后按照学院统一安排组织考试、统一判卷,将两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评价所有成绩按等级进行折算,其中≥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2)制作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根据总体评价分为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4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为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成绩经Ridit分析,U=2.6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2.2 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情况

实验组110例学生成绩中,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非常感兴趣者60例,占54.5%;比较感兴趣者35例,占31.8%;感兴趣者10例,占9.0%;不感兴趣者5例,占4.7%。通过以上数据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

3 讨论

课题组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统计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 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Ridi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

3.2 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虽然《中医内科学》为考试课,但是先前学生由于考研、喜爱西医等原因兴趣不是特别大;进行实验授课后,兴趣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的授课方式。

3.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具有的优势

(1)可以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多媒体技术使《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变得形象化、可视化、动态化,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因此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整合实验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3.4 教学实践中的发现

信息素养与学习成绩无正相关性。部分信息素养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分析原因考虑为虽然他们具有很好的信息搜索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学好《中医内科学》知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学习优秀的学生,信息素养偏低。信息素养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太少,实验班名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信息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好。

3.5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不能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加给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认可的学生,不觉得浪费时间,而且感觉很快乐;对这种学习方法不认可的学生则没有热情,强迫他们完成作业只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出现相反的效果。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差距很大,尤其是一些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整合过程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效果显著,本文只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完善。

[1] 常学辉,张良芝,王振涛.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科及课程的整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7-99.

[2] 周向辉.论信息技术与医学教学的整合[J].新医学学刊,2008,5(4):625-626.

[3] 张蕾,佘侃侃.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医药院校教学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22(2):210-211.

[4] 钟亚平,胡卫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133-136.

G420

B

2095-0616(2012)03-173-02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2008-JKGHAzD-094)。▲

2011-12-08)

猜你喜欢
中医学学习成绩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名落孙山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