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的研究分析

2012-11-05 09:23刘立军孙景春陈耐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刘立军,孙景春,陈耐新

(1.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 林13201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更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菌.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外伤的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其耐药性日趋严重,致使该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的2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研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标本中分离处的23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痰液141份;尿液36份;咽试子34份;血液2份;伤口分泌物13份;穿刺液3份;引流液4份.

1.2 仪器和试剂 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型号为Vitek2 Compact.试剂为该公司原厂生产.

1.3 方法

1.3.1 细菌分离鉴定:使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到种。

1.3.2 药敏试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判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2年(NCCLS)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为:痰液标本最多(60.52%),其 次 为 尿 液 (15.45%)及 咽 试 子(14.59%).科室分布情况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其次为呼吸疗区等等.详见表1和表2。

表1 23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科室分布

表2 23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分布

2.2 药敏结果 通过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显示,妥布霉素敏感率最高,耐药率最高的是阿莫西林,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见表3。

表3 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临床标本分离中仅次于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1.75%[1]。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2],通过本研究显示,该菌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疗区,老干部疗区以及烧伤疗区。这些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患有严重疾病、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他们住院时间长,用药量大,极易造成菌群失调,致使铜绿假单胞菌继发感染[3]。而长期用药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其成为耐药菌并得以存活,进而成为优势菌。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产生耐药性[4]: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抗生素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转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膜屏障,限制药物到达其作用靶位。综合本研究可以看出,我院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除了亚胺培南(86.1%),环丙沙星(85.0%),妥布霉素(98.1%)有较高的敏感率外,其它几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不高,其中对阿莫西林(3.4%),复方新诺明(5.9%),头孢噻肟(12.4%)的耐药率极高,临床上已不宜选用.有研究表明美罗培南比亚胺培南更容易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5],临床需要加强此类药物监控,减少其使用强度。针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目前尚无良好对策,主要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考虑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联合应用[6]。

综上所述,由于近些年来抗生素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7].因此,开展对该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的研究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对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年 华,郭 洁,丁丽萍,等.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东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7):482.

[2]张祎博,倪语星.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机制[J].微生物与感染,2008,3(2):107.

[3]王豫平,王慕云,廖致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1059.

[4]郭小慧,张莉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M].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11,32(9):968.

[5]王进,王喆,刘健等.碳青酶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12):1356.

[6]田 磊,陈中举,李 丽等.2004~2010年武汉同济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株监测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2):151.

[7]马玉琴,罗 莉.526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J].华中医学杂志,2006,30(2):144.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