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铁路钟鸣二号隧道安全贯通技术分析

2012-11-07 08:40任国强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3期
关键词:钟鸣塌方掌子面

任国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244121

宁安铁路钟鸣二号隧道安全贯通技术分析

任国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244121

新建宁安铁路NASZ-5标段钟鸣2#隧道,为Ⅴ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系宁安铁路高风险等级隧道。严格按照高铁隧道施工规范,采取隧道加强支护,和各种保护措施,控制开挖各步红线距离确保安全、顺利贯通。

宁安铁路钟鸣二号隧道;红线控制;隧道安全;隧道贯通

1 概述

新建宁安铁路NASZ-5标段钟鸣2#隧道起讫里程DK140+830-DK141+628,隧道全长798m。位于纵向i=-0.8%的单向纵坡上,为Ⅴ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经专家评估为宁安铁路高风险等级隧道。

2 地质情况

隧道位于长江冲积平原丘陵地段,该地区所在地区地貌主要为剥蚀丘陵、岗地、河流一级阶地及冲积平原区。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在15°~30°之间,植被发育,树木茂盛;丘间谷地一般呈狭长状,但地形较平坦,目前剩余暗挖段埋深在12m~14m范围内。

沿隧道洞身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侏罗系、三迭系沉积岩,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地层(Q)

表层Q[2](fgl):粉质黏土夹碎石,硬塑,褐黄色,厚约0~10m。

(2)侏罗系(J)

下伏J[3]k凝灰岩,灰白色~青灰色,全风化~弱风化。全风化呈土状,厚约10m;强风化层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厚约4m,其下弱风化。

(3)三迭系(T)

下伏T[3]h泥质砂岩,棕红色~紫红色,全风化~弱风化。全风化呈土状,厚约3m~20m,;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厚约3m;其下弱风化,泥质含量较少,岩体较完整,岩层产状1230∠280。

3 贯通施工技术控制

3.1 钟鸣2#隧道开挖工法及目前施工情况

隧道采用CRD法开挖,开挖工法图如图1。

图1

隧道进、出口两个作业面进行施工,目前隧道进口开挖掌子面里程为DK141+408,隧道出口开挖掌子面里程为DK141+431,综合地质情况,隧道出口停止开挖,由进口单侧施工进行贯通,贯通里程为DK141+431。

为确保施工安全,隧道从进口端单侧掘进,符合规范要求,钟鸣2#隧道进口端施工任务主要为: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工序循环作业;钟鸣2#隧道出口端施工任务为:掌子面停止开挖,主要为仰拱、填充及二衬向掌子面跟进;暗洞剩余6m为贯通段,进口端和出口端都跟进至要求里程后,方可进行剩余暗洞开挖。

3.2 钟鸣2#隧道出口端施工技术措施

1)禁止对掌子面开挖,并对DK141+431掌子面重新加设单层超前小导管后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钢筋网片采用φ8,20cm×20cm,喷砼厚度20cm,喷砼标号为C20。

2)仰拱、填充及二衬继续向掌子面跟进,仰拱和填充施工至里程DK141+445,距离掌子面14米,二衬施工至DK141+445,距离掌子面14米,距离符合要求。

3)剩余暗洞开挖、衬砌由进口贯通后完成。

3.3 钟鸣2#隧道进口端施工准备

1)暗洞开挖采用CRD法(各部布距按照掌子面距仰拱填充距离自行调整),初支钢架间距加密至50cm,因隧道围岩为粗圆砾土层,孤石、漂石较多,考虑到开挖过程中人员安全,中台阶左侧和中台阶右侧分两次开挖。

2)暗洞剩余6m时,掌子面加设双层超前小导管,后续初支钢架逐榀设置单层超前小导管。同时掌子面禁止开挖。

3)跟进仰拱和二衬施工,仰拱及填充施工至里程DK141+405,距离出口仰拱及填充(DK141+445)40m,距离贯通点(DK141+431)26m,二衬施工至里程DK141+377,距离出口二衬里程(DK141+445)68m。在仰拱待进出口端都达到要求里程后,方可进行最好6m贯通段开挖。

3.4 贯通前各工序施工里程要求及红线距离

高速铁路施工规范要求:V级围岩开挖施工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40m,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70m。贯通前,开挖两端仰拱距离不得大于40m,二衬距离不得大于70m。以此红线作为控制标准。

3.5 施工工艺要求

3.5.1 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

暗洞段采用CRD法开挖,钢架间距加密至0.5m,临时钢架采用I18工字钢,在每步台阶底部设置I18临时仰拱并喷射18cm厚封底混凝土,掌子面封闭混凝土厚8cm。

暗洞段内每节段钢架设4根φ50壁厚5mm,L=5m锁脚锚杆,每隔3m设置一环φ50壁厚5mm,L=5m双层超前小导管。

3.5.2 超前小导管施工

1)设计参数:

双层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双层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①超前导管规格:Φ50钢花管,长度5.0m,壁厚5mm;

②小导管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3.0m;

③倾角:第一层小导管外插角5°~10°,第二层小导管外插角4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④注浆材料:水泥浆液(水灰比:1:1);

⑤设置范围:拱部范围。

隧道贯通时,超前小导管作用很明显。

4 应急措施

①隧道发生塌方,应及时迅速处理,处理前必须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了解塌方发生原因和地下水活动的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②塌方中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打120或与当地医院联系。

③处理塌方应先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其继续发展

a.小塌方,纵向延伸不长,坍穴不高,可利用坍塌间隙时间,首先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砼或喷锚联合支护封闭坍塌顶部,再清碴,也可在坍碴上架设临时支撑,撑稳顶部,再边清碴边换正式支撑。

b.大塌方,坍穴高、坍碴数量大,在加固两端洞身后,暂不处理坍穴顶部、不清碴,可采用先护后挖法,于坍碴内挖掘小导坑穿过,再根据围岩情况进行施工,当坍方仍有发展,可用复式导坑挖通过坍体上方,先将顶部情况摸清并妥善处理后再进行下部施工。

④塌方冒顶,在处理前应支护陷穴口,地质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先打设地表锚杆,洞内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在上下导坑法施工中如上导发生坍方,应先加固下导支撑,防止坍体压垮中层。

⑤采取“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

5 结语

钟鸣二号隧道最终顺利贯通。钟鸣二号隧道地质情况复杂,而且浅埋,属高风险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为了保证在最后贯通不出问题,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在做出以上措施的同时,管理人员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希望能为类似隧道贯通作为参考。

[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1号)

[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3.020

任国强( 1981-),男,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钟鸣塌方掌子面
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研究*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钟鸣艺术作品欣赏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钟鸣艺术作品欣赏
钟鸣艺术作品欣赏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钟鸣艺术作品欣赏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浅析岳家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