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滑雪(短距离)项目战术体系的构建

2012-11-09 05:42焦铁仁张绍礼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短距离越野战术

焦铁仁,张绍礼,焦 凯

(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3.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02)

◂冰雪运动

越野滑雪(短距离)项目战术体系的构建

焦铁仁1,张绍礼2,焦 凯3

(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3.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02)

运用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出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旨在探讨战术体系的结构,为战术训练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个人战术主要包括出发抢位、变速滑行、领先滑行、尾随滑行、超越滑行、冲刺滑行等。集体战术方法主要有掩护配合战术、进攻配合战术等。

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个人战术;集体战术

越野滑雪(短距离)是以最终名次来决定胜负的一项具有对抗性的雪上竞技运动,分为个人竞速赛和团体赛。它的赛制是先进行一轮间隔出发的资格赛,成绩最好的前三十人,再每六人一组集体出发,进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直至最后的决赛。这种赛制使比赛更加激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员不仅要靠充沛的体能和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来战胜对手,更需要合理运用战术才能保证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战术是一个军事术语,原指进行战争的原则和方法”[1]。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比赛中“战术”一词也经常出现,但对体育比赛中“战术”的概念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田麦久[2]认为“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发挥本队特点而采用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组织形式。”胡亦海[3]认为“运动战术是指根据专项运动的竞赛规则,为战胜对手或取得理想成绩而采取的各种计谋和行动的总称”。李少丹[4]把竞赛战术定义为“在运动竞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理想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综上可知,虽然对体育战术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四个基本特点:①遵循体育竞赛的本质性,即战术是围绕体育竞赛这一核心展开的;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以战胜对手为主要目的;③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既要有对参赛的谋划,也要有战术行动;④原则与方法的整合性,体育战术既是人们比赛中应该贯彻的原则,更是人们采取行动的具体方法,二者在实践中缺一不可。

1 研究方法

1.1 录像观察法

对2007年越野滑雪(短距离)世界杯的14场比赛录像、第7届亚冬会8场比赛录像和2010年冬奥会8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精选了优秀运动员经典战术范例。

1.2 调查法

对越野滑雪教练员进行访谈,征求专家对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向中国八一滑雪大队、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队、吉林省越野滑雪队、沈阳体育学院等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学专家25人发放调查问卷25份,回收25份,有效率为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为了确定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指标体系,请25位专家对理论构建的战术体系,按照非常重要、重要程度、一般三个等级进行判断,统计结果见表1。各项指标累计重要程度均超过80%,说明构建的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符合运动实践。

表1 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指标重要程度专家判定结果

战术观念是运动员对待战术本身的认知和看法,是战术的上位概念,它影响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战术观念由战术理念、战术思想构成,战术理念又包括竞赛经验、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战术思想由队员条件、比赛战略、发展趋势构成。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运用技术和战术的思维活动。它是运动员身体、心理、智力、技术与战术素质的综合体现,常常是队员在比赛中运用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判断等心理话动的总和,突出表现为队员在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比赛对抗中,快速正确地选择战术及合理运用技术的决断能力。通过对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意识相关研究的分析,可知战术意识由思维活动、行为活动构成,思维活动包括专项运动知觉、注意、记忆;行为活动包括专项运动决策、专项运动知识、专项运动技能。

战术知识是“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5]。越野滑雪(短距离)教练员和运动员根据项目特点、发展规律、竞赛规则、比赛形式等综合分析对手的情况,再根据己方的状况,确立一个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比赛策略,发挥其应有的威力,从而取得比赛胜利。进一步又将战术运用原则、项目特点、战术形式、项目规则列入理论性战术知识;而把战术发展规律、自我战术经验和他人战术经验归入经验性战术知识。

战术方法是个人或集体及时采取的组织和配合,包括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个人战术是每个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所表现的个人行为,具体表现为出发抢位、领先滑行、尾随滑行、变速滑行、超越等。集体战术是几个运动员相互配合,为抑制对手、发挥本方特长采取的战术行为,包括进攻类、掩护类、策应类、杀伤类等集体配合。

从分类学的角度将越野滑雪(短距离)的战术分为四类。四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思想决定行动,每次战术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就是战术观念、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方法的综合运用过程,因此,教练员、运动员都应该全面、系统地看待战术的分类,认清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在战术的训练和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

翼小飞听他们这么说,简直想打退堂鼓了。轩辕明走到翼小飞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家不要自己吓自己了,谁说一定会遇到它们?校长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用意,而且他还说会想办法帮助我们……”轩辕明努力安抚着学生们的情绪。

2.2 越野滑雪(短距离)个人战术

2.2.1 起跑阶段个人战术——出发抢位战术

出发抢位是指运动员利用起跑技能,通过快速滑行,冲到其他运动员前面,达到领先滑行或抢占有利位置的目的[6]。运动员在出发时抢占有利位置,可以获得比赛的主动权,根据比赛的情况灵活控制比赛,受到的干扰较小;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消耗的体力大,容易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等。

通过对22场国际、国内比赛的统计,表明越野滑雪(短距离)的胜负与出发后的排位关系密切。获得第一名的运动员中,有14场比赛的冠军是由出发排位第一的运动员所获得,占被调查场次的63.63%,一方面说明获得冠军运动员竞技能力较强,同时也说明合理使用战术的重要性。此外,出发道次对比赛成绩也具有很大影响,有13组获得第一名的运动员,出发道次在第一道或第二道,占59.01%。

2.2.2 滑行阶段个人战术

2.2.2.1 领先滑行 领先滑行战术是运动员利用领先的优势控制对手滑行速度、占据有利位置或为了摆脱对手而采用的战术形式。领先滑行可以掌握场上的主动权,使自己滑行的节奏不受对手干扰,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滑行;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领先位置给对手设置障碍,使对手无法超越自己或当对手想要进行超越时必须绕滑和加速,从而使对手消耗更多体能。

2.2.2.2 尾随滑行 尾随滑行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即利用较快速度迅速抢占第2、3位等较好位置,然后在比赛中紧跟第一名,在比赛中或最后冲刺阶段利用自身良好的速度优势超越领先者的战术。尾随滑行战的特征是后发制人。与领先滑行战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节省体力、扬长避短、静待其变、待机而动、战术防反;缺点是滑行的节奏受到领滑者的影响较大,战术比较被动,容易受到强大对手的干扰。

2.2.2.3 变速滑行 变速滑行战术是指处于领先位置的运动员有目的地实施一次或多次改变速度的滑行的行为。这种战术的目的,主要是夺取冠军(或好名次)而不是提高成绩。这种战术的实施需要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即需要速度和耐力的高度结合。

2.2.2.4 超越滑行 “超越是越野滑雪(短距离)项目比赛中常见的一种战术,在一组的比赛中会出现多次的相互超越现象”[7]。超越分为直道超越和弯道超越。通过对所观看的22场比赛的综合统计,发现在22场比赛中运动员相互之间进行超越的次数为118次,其中直道超越41次,占总超越次数的34.74%;弯道超越77次,占总超越次数的65.26%,可见弯道超越发生的次数明显高于直道超越。这是因为:一是进出弯道技术较复杂,容易出现速度波动;二是弯道滑行运动员容易出现身体姿势变化,让出有利位置,出现超越角度变化;三是弯道滑行体能消耗大,体能差的运动员容易速度大幅度下降。

2.2.3 冲刺阶段个人战术

比赛到最后阶段时,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既是对运动员体能、技术的考验,也是意志品质的考验,更是合理安排战术的体现。越野滑雪(短距离)项目不是以滑行时间来衡量进入下一轮次比赛的,而是以名次先后决定晋级的,因此,在使用最后冲刺战术时,应根据自己的场上位置、与其他队员相差的距离来决定是否冲刺。

3 集体配合战术

3.1 进攻配合战术——多人变速战术

多人变速战术是最能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战术。通过二人相互配合,有计划地采取交替领滑、变换速度、改变节奏等行为,达到迷惑对手、拖垮对手的目的,同时为本队创造出多种制胜机会。

3.2 掩护配合战术

3.2.1 并滑掩护战术

并滑掩护是指本队队员相互间有目的在直道段横向并列滑行,来达到控制对手、间接起到掩护同伴作用的掩护。在并滑掩护过程中,运动员应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并滑的次数和距离。并滑时以不违反规则为原则,不能出现阻挡、妨碍他人超越的动作和行为,因此并滑掩护战术的速度控制,以及队员之间的距离显得非常重要。

3.2.2 控速掩护

控速掩护战术是指为了防止他人超越同队领先运动员,而采取不明显的降低滑行速度、控制他人而采用的战术。实施控速掩护战术是在合理地利用规则。规则规定“不正常降速,造成其他比赛队员的减速或相互碰撞”为犯规。不是突然、明显地降速,未引起后面队员的碰撞不属于犯规范畴。

3.2.3 关门掩护

在比赛中,为防止某一队员在易超越的出、入弯道处超越前面的同队队员,可在出入弯道处或弯道区域中滑至同队队员外侧,与同队一位队员形成阶段性三角形,构成关门之势,使超越者无法从外侧超越。只要领先运动员扣紧内圈,就形成了一个关门之势。

4 结论

1)越野滑雪(短距离)战术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包括战术观念、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方法;二三级指标包括战术理念、战术思想。战术理念又包括竞赛经验、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战术思想由队员条件、比赛战略、发展趋势构成;战术意识由思维活动、行为活动构成,思维活动包括专项运动知觉、注意、记忆;行为活动包括专项运动决策、专项运动知识、专项运动技能。战术知识由战术运用原则、项目特点、战术形式、项目规则构成;战术方法包括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

2)个人战术主要包括出发抢位、变速滑行、超越滑行、领先滑行、尾随滑行、冲刺滑行战术等。

3)集体战术方法主要有掩护配合战术和进攻配合战术等。集体进攻配合战术包括多人变速战术;掩护配合战术包括并滑掩护、控速掩护、关门掩护战术。

[1]陈小蓉.体育战术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24-146.

[4]李少丹,惠 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0-130.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69.

[6]邬永利,靳万章,王 尔.对短道速滑比赛“抢位”战术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3(3):31 -34.

[7]孙 颖,胡 志.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获得途径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46-49.

[8]罗雪莲.运动竞赛焦虑预测方法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6):86 -89.

Tac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ross-country Skiing Sprint

JIAO Tieren1,ZHANG Shaoli2,JIAO Kai3
(1.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2.Sports Training School,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3.Postgraduate Depart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By the methods of observation,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the tactical system of crosscountry skiing sprint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It aims at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actical training by probing into the structure of tactical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ctical system of cross-country sprint consists of four first class indexes,eight second class indexes and twenty-eight third class indexes.Individual tactics includes starting grab,leading sliding,trailing sliding,and variable speed sliding and transcend sliding.Collective tactics include attacking coordination and covering coordination.

cross-country skiing sprint;tactical system;individual tactics;collective tactics

G863.13

A

1004-0560(2012)03-0013-03

2012-03-05;

2012-03-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冬奥会冬季两项与越野滑雪(短距离)专项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2009BAK57B04)。

焦铁仁(1962-),男,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越野滑雪、冬季两项、田径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郭长寿 王艳萍

猜你喜欢
短距离越野战术
越野行走的安全指导建议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拖拉机越野
北汽越野独立
感谢越野这件事儿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短距离加速跑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场地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