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再成焦点

2012-11-09 06:31编译赵大洋
中国新时代 2012年11期
关键词:罗杰斯罗姆尼罗尔斯

| 编译·赵大洋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麦克·罗杰斯(Mike Rogers)近日表示,美国企业若想保护自己、保护国家,就不应与中国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开展业务往来。“我会另找一家供应商——如果你关心自己的知识产权、关心消费者的隐私、关心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安全,”罗杰斯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示。无独有偶,美国总统也在9月28日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三一集团相关公司罗尔斯在美国俄勒冈州某军事基地附近兴建4座风力发电厂。另外,在总统大选第二次辩论中,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就中美贸易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大加论述。

大选之前,中美关系再次成为焦点。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从罗杰斯和该委员会其他成员发表的公开言论看,这项针对全球营收最高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及其规模较小的中国同行中兴(ZTE)的调查,很可能得出严厉批评性质的结果,强化华盛顿方面把它们挡在美国市场门外的决心。该委员会担忧,如果华为和中兴控制美国相当大部分的电信基础设施,那么北京方面就能轻易对美国政府展开间谍活动,并窃取美国企业的商业和技术机密。

《金融时报》另有消息称,罗尔斯公司认为,奥巴马违反了美国宪法保护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和法定程序。该公司1日将总统列入9月12日呈交的一份诉状中,寻求法院推翻奥巴马的停建令,或者因工程停建而获得赔偿。熟悉案情的一位人士称:“总统不能高于宪法,即使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表示,司法系统无权重审总统奥巴马阻止罗尔斯公司收购俄勒冈州风电场项目的决定,这可能意味着任何诉讼都是无用的。

美国彭博社文章指出,这一诉状对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作出的禁止上述交易的裁定提出了挑战。

路透社专栏文章称,在每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主要政党候选人竞相对中国表现出强硬姿态,但一旦选举结束,美国的实质对华政策往往变化不大,而且远比竞选时的论调更加务实。这些口水战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场四年一次的仪式:里根一再批评卡特与中国建交,克林顿在1992年的大选中痛斥“北京屠夫”,并承诺要在贸易和人权问题杠上中国政府,奥巴马在上次竞选时痛批布什在中国面前是“懦夫”,要对北京“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一战到底。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次情况可能真的不同。今年候选人对中国的攻击炮火堪称是历来最严厉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斥责奥巴马政府在贸易、人权和安全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几近乞求。而奥巴马的一则竞选广告则指责罗姆尼通过他在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的活动,把美国的就业机会输送到中国。民主党也宣称,如果罗姆尼当选总统,他不会保护美国企业免遭中国掠食。

《金融时报》评论称,中国将在十月中旬举行换届人大会,而美国也将在11月初进行总统大选,两国换届时间非常接近。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将给未来数十年里的国际秩序带来深远影响。美中两国能否友好相处具有重要意义,不夸张地说,它将决定我们要面对的是战争还是和平。这两个国家是将互为竞争对手还是彼此为敌?既有强权与崛起中强权交锋的历史先例,也很难让人感到鼓舞。

猜你喜欢
罗杰斯罗姆尼罗尔斯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论罗尔斯理论中术语“device of representation”的翻译
瘦企鹅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把阳光加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