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学档打开大学生求职“窗口”

2012-11-09 13:42贾洪芳李秀晗赵国栋
中国教育网络 2012年4期
关键词:电子学用人单位学习者

文/贾洪芳 李秀晗 赵国栋

北京大学:电子学档打开大学生求职“窗口”

文/贾洪芳1李秀晗2赵国栋3

电子学档不仅可以记录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展示学习者实习经历、作品和成就。它集记录、评价、展示、交流、反思功能于一身,既可以帮助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进行自我管理,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找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又可以作为一个陈列柜帮助大学生在求职时自我推荐,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电子档案更加全面地衡量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

电子学档 (E-Portfolio)的前身是学习档案袋,我们可以直观地将它理解为学习档案的数字化。美国学者海伦.巴若特(Helen.C. Barrett)将电子学档概括为开发者应用电子技术收集多种媒体形式、组织档案袋内容(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它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展示、交流、评价和反思。电子学档延续了纸质档案袋的优势,不仅准确记录和反映所有者的全部信息,而且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同时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既有利于资料收集和整理,又能够及时地交流和协作。电子学档的这些优势使得它不仅成为一个新兴的学习工具;在国外,更是跨越了教育的领域,开始进军公司、服务业、社区、公共事业、自由职业等领域。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有高校为学生建立电子学档,帮助他们在求职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能力,它的记录、评价、展示、交流、反思功能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

纸质简历难以体现大学生能力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高校扩招,大批涌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也在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自从2003年高校扩招以来,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初次就业率为70%,有将近150万毕业生无法就业。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652万左右。除了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外,很多招聘者反映他们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受到极大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中无法体现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2.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诚信等个人综合素质无法考察。

3.缺乏能说明个人能力的作品和经历。

4.缺乏规划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一纸简历很难帮助用人单位筛选出符合工作岗位的人才,他们更希望看到求职者的作品和求学求职经历,从个人作品中考核求职者的实际操作水平,从求学求职经历中考核求职者的全面素质。因此,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推销”自己,将自己的学习经历、实习经验、学习反思、评价、作品和成就全方位地展现给招聘者。而具有记录、评价、展示、交流、反思功能的电子学档可以成为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载体。

图1 E-Portfolios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电子学档讲述个人“故事”

电子学档的含义

信息时代,人们更强调档案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美国专家巴若特(Helen. C.Barrett)将电子学档定义为:“开发者运用电子技术以多种格式(文本、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收集能够展示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果的作品。”卡尔森认为“电子学档是反映个体努力、进步和成功的作品集,是展现个人成就的一扇公共窗户。”美国学者皮尔和鲍尔松认为“电子学档即故事,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它是建构意义的工具,是学生通过已积累的经验建构意义的实验室。”我国学者通常称之为电子学档,或者称为电子文件夹、电子作品或学习文件夹。通过定义和概念,我们不难理解,电子学档是学习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环境,构建一个电子作品信息库,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评价和反思,通过展品展示他们的技能。

电子学档的数字化、网络化特点电子学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美国学者Stefani等在2007年从三个方面区别了电子学档和纸质档案:第一,电子学档可以很容易重组、编辑和整合多种材料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第二,电子学档是一个收集超链接的聚合体,可以将学习者的知识和经历处理成网状,同时很容易检索出内外部各种资源;第三,电子学档便捷、可移动,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存取、使用、复制和共享;面向的观众人群可以是整个互联网群体,还可以获得多方的评价和快速的反馈。

在国外帮学生“出售”自己

一个电子学档可用作职业规划和简历、建议以及学术计划、学术评估工具以及反馈评价的工具。在美国,有很多高校很早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将电子学档应用于实际教学评价中。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将电子学档作为提高本校师生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为美国基层教育机构EPAC(Electronic Portfolio Action Committee)试行电子学档提供指导和顾问。西密歇根大学要求修英语的初等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学档,展示学习成果和学习反思。通过最近韦尔德(Hart Research Associates 2009)有关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研究报告中显示,由美国高校联盟领导的电子学档推进项目中可以看出,在美国高校中,57%的高校开始在学生中或者项目中运用电子学档,29%的高校开始初步探索电子学档的可行性,仅有14%的高校还没有计划利用电子学档。在那57%的高校中,42%的成员已经开始利用电子学档评估学生绩效。图1反映了E-Portfolios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流程图(本图参考Edgier,Marlow.Assessment with Portfolio and Rubric Use[M].2000(3))。

同时,国外电子学档也已经开始成为求职就业的有力助手。纽约东锡拉库扎的Minoa中学的学生正建立电子学档,以送往大学作为录取依据的一部分,或者送往潜在的雇主以评估其工作准备状态,这表明电子学档已经开始应用在求职就业中。美国有超过400所的大学根据教师的电子教学档案来决定是否进行聘用,认为它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2003年,欧洲学会E-Learning联盟发起一个普及电子学档的运动,旨在2010年所有的欧洲市民都有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就像该运动表明的那样,电子学档是21世纪终身学习者和知识创造者选择的方法和媒体。2007年纽约市开展一项全国性项目——“加强青年求职力”,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很多综合性大学和学院为青年创建电子学档;在使用电子学档的过程中,纽约市政府希望他们能通过组织和选择多方面的作品,展现和反映自己相应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求学和求职的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200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双学位候选者Shenan将自己的学业定制成4个网站展示。在过去的三年里,她整理了自己在科研项目中的成果、应用、表现、课程评估和回顾反思等等,并且按照不同的要求继续聚集和重新组合。她将这些地址发送给大学录取委员会办公室和一些潜在雇主,重点强调了她的学习作业、个人表现和社区服务。在美国,已经出现公司职员的E-Portfolio,自由职业者的E-Portfolio……电子学档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学档以其特有的优势作为求职者“武装”自己和“出售”自己的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证效果。

电子学档在我国重在学生管理和教学评价

在我国,电子学档的应用情景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在网络教育中教学管理者利用电子学档管理学生学籍、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和检查学生作业。例如中央电大的各类远程课程中都利用电子学档管理远程学生;另一种是在部分传统高校中,教师利用电子学档进行辅助教学评价,这里的电子学档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子学档,只是类似于Blog、社区论坛这种基于交流的网络工具,并且与教务管理系统相分离。台湾多所高校,例如逢甲大学、中正大学、台湾体育学院等,也开始尝试推广使用电子学档。它们都有相应的服务器和网站接口。由此可见,国内对电子学档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电子学档还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走出校园的终身履历。

电子学档成为求职“武器”

电子学档作为记录个体学习过程和作品,反映个体努力、进步以及展现个人成就的一扇“公共窗户”,帮助用人单位从全面和发展的眼光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在人才鉴别和筛选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展示个体优秀作品,反映个体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高校管理体系下的电子学档,可以帮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历程,不仅包含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信息、获奖证书和学分评定,还包含学生的实践经历、个人作品、实习经历、社会关系、自传、志愿服务经历、活动参与记录等等。电子学档类似于一个教育通行证,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求职者的电子学档,知道其学习的专业课程,了解其所在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方案,由此判断是不是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强调的是,学习者可以将能反映自己技能的各类优秀作品陈列在电子学档中,包括课程大作业、竞赛作品、实习作品、活动产品、各类证书报告等,用人单位就可以通过个人作品判断其实际能力。

帮助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性评价工具

作为电子学档最典型的功能是形成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者,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教育评价趋向,全方位了解学习者基本特征。价值多元、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不再仅仅用一次测验的分数来表现。在形成性评价面向过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社会情感等做出评价和反馈;学生也要积极反思学习过程,并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同伴的长处,指出同伴的不足。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提升合作和交流意识,既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社会情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用人单位可以从此处看出教师、同伴甚至家人对学习者的多方评价,通过求职者与他人的互动考察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

鼓励大学生从开学到毕业连续不断地维护和更新自己的电子档案,一步步确定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协调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预见,电子学档的发展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加强个人竞争力。

实现个体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习应该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职业规划应该也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这里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发展、对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校友互助等方面。

首先,在知识更新快速的信息时代,学会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学习者不仅仅要掌握某一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获取知识、筛选知识、管理知识的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是可迁移的,帮助个体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学习者可以利用电子学档保持与高校的联系,这样既可以不断巩固旧的知识;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可以让在校大学生找到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校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建议和实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电子学档可灵活重组个人信息

传统的纸质档案容纳信息有限,不便于管理,标准化、统一化的档案内容又使得人事档案流于形式,无法估量一个人的诚信等个人品质和实践能力。电子学档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可以存储大量信息;信息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特性。有人质疑,电子学档虽然存储量大,信息丰富,但是用人单位未必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遍历每个人的电子学档,这比海选简历更麻烦。电子学档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容易重组、编辑和再加工;求职者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企业需求,重组电子学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有目的性地进行展示,以适应不同观众人群的需求和期望。电子学档创建便捷、可移动、易获得,还可以获得多方的评价和快速的反馈。

如何利用个性化电子学档求职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电子学档。他们使用电子学档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创建、维护和展示。前两个阶段是属于准备阶段,展示阶段就是帮助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将自己的优势和才能表现出来。维护和展示阶段不是相互剥离的,即使是走向工作岗位,电子学档可以转型为终身学习档案和职业生涯档案,学习者仍然要不断维护,促进自己的终身发展。

创建电子学档

巴若特认为,电子学档的创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般性工具(GT ,generic tools)和标准化系统(CS ,customized systems)。一般性工具是指学习者可以自主挑选网络开放技术和开放环境创建开放式档案,包括HTML编写工具、PDF文档、多媒体工具、视频录像和博客,也可以储存在一些数字化设备中,例如DVD、磁盘和网络存贮空间中。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定义档案形式,外观和布局,更具个性化。

但很多学者对这种方式提出质疑,很多原创性的想法和作品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他人抄袭,他们也怀疑其他学生作品的可信度。考虑到可信度和权威性,学生的电子学档一般由学校采用标准化系统统一创建,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数据库环境、专门的网络服务器和认证服务程序。教师和管理者要设置奖励措施增加使用人群并且提高他们的使用兴趣,设计的系统要容易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得那些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熟练运用。在电子学档系统中主要有三类角色:学生、教师和平台管理者。平台管理者主要由教务人员承担,由他们做好系统的支持和维护工作。电子学档大约分为课程、个人空间和社区三大部分。学生从入学开始注册,填写个人基本资料。教师注册学生所学课程,课程平台跟现行的网络课程平台类似。个人空间包括个人博客、学习反思、作品展示、实践经历、实习经历、社会关系、自传、志愿服务经历、活动参与记录等等。

维护电子学档

在创建好电子学档之后,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不断地维护和更新电子学档。学生只需要在预定的框架下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放入各种形式的媒体素材,展示更多的个人作品。

1. 课程学习

学生参加注册课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个课程的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担任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促成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者要积极参与到课内外活动中去,用以创造可分享的个人作品。

2. 作品陈列

学习者定期收集自己的优秀作品,作品展示中包含个人作品、优秀作业、实习经历、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

3. 合作交流

基于Web2.0新兴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学档,更强调互动、合作和共享。学习者要利用此平台参与到交流和合作中去。参与的形式有讨论版、实时聊天、学习社区、个人博客等。台湾一项研究表明,当电子学档所有者的想法和作品得到别人的评论和反馈时,将极大地鼓励其更加深入地投入学习和更长远地发展个人能力,学习者也特别期待潜在雇主能够看到展示的作品。因此可以把档案袋比喻成一个催化剂,用于和教师、导师、同事、同伴、家庭、雇主等不同种类的观众的交流。

4. 实习链接

图2 大学生的电子学档发展流程

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很多实习机会,电子学档记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获,并且由用人单位给予评定并记录在册。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直接与学校沟通,交流人才培养情况,反馈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的表现情况,帮助高校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及更多实习机会。

5. 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比如:“我学习了……”、“我发现了……”、“我认识到……”、“我感觉到……”等等。这种学习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即使是参加工作后,也要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务实创新。这种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招聘者乐于见到的。

展示电子学档

从广义上的学习来说,电子学档是个人终身学习记录袋或者是虚拟个人图书馆,包含一个人一生中一系列的经历和个人作品。当大学生开始求职就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将电子学档进行重组和简化,突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部分。用人单位可以登录系统,查看应聘者的个人作品、学习过程以及平时学习的态度和评价,全方位地了解应聘者。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电子学档系统直接与高校联系,获取多手权威资料。应聘者也可在面试中将电子学档内容重组为DVD等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给面试官。工作后,电子学档开始转变成职业生涯档案,促进个体终身学习。图2说明大学生如何创建、维护和展示电子学档。当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电子学档转型为终身学习档案和职业生涯档案,这仍然需要学习者的不断维护,以此促进自己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

在灵活多变的全球市场大环境下,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职业规划和发展能力,国家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措施和资金给予支持。电子学档不仅是一种数字化、电子化的成长记录工具,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个人履历,更是促进学习者进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系统。大学生利用电子学档进行求职就业,一方面可以结合专业学习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能力,增强职业发展力;另一方面作为纽带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求,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沟通可以帮助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在校学生提高参考借鉴和实习的机会,以人才培训战略实现高校发展。国家和高校应该意识到电子学档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重要性,提供各项支持鼓励学习者创建和维护电子学习档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1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2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3为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猜你喜欢
电子学用人单位学习者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