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与航海类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复原力对比研究

2012-11-13 03:54汪晓阳
关键词:纬度复原航海

汪晓阳 杨 盈

(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浙江 舟山 316000)

中国货物周转量的45%和对外贸易货物的90%以上靠水路运输完成。水路运输中的决定性因素是船员,造就一支合格称职的船员队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於世成博导在《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2008)》上的报告中指出,约有80%以上的海损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也是国际海事界公认的统计分析结果[2]。据统计,1970年~1979年在美国水域发生的13191起碰撞原因分析中,人的失误占66.5%,1972年~1976年日本1964艘海船发生的碰撞原因比例分析,人的失误占70.1%;国际海事界1991年的权威统计,人为因素原因导致的船舶事故比例为:搁浅90%,火灾爆炸70%,碰撞96%,触碰70%[3-4]。国际海事组织(IMO)因此出台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及法规,通过这些措施试图解决船员的一些技术问题和管理缺陷,但对船员心理因素这一根本问题却无法解决。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并试图提出船员心理胜任特征的标准,如朱国锋对船员职业心理适宜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船员在航行实践中除了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外,心理素质对航行质量也直属理要作用[5],黄志等人则对船员心理素质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6]。这些研究都是宏观研究,尚缺少具体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更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

本研究将从社会支持、复原力(Resilience,也翻译为心理弹性)两个具体的心理指标进行研究,考察优秀船员和大学生(航海类专业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差异。

社会支持,指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关心和肯定,是指通过外部资源来帮助自己减轻或消除压力的应对过程,包括主观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理解和支持的感受)、客观支持(指客观的、可见的现实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帮助,社会人际关系互助、团体关系互助等)和对支持利用度(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能够得到支持,却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7]。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心理愉快是很有帮助的。

复原力,每个人体身上都有,是一种保护因子,通常指那些能成功应对逆境的个体身上存在的抗压力资源。Richardson认为压力源、逆境和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生物心理精神的体内平衡系统。当保护因素承受不了危险因素的冲击时,体内平衡状态就被打破。在内在平衡被打破后,个体会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进行机能重组,其中一种是复原力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平衡状态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并且还有了一定的提高[8]。同样是在高危或者压力环境中,有的人会适应不良而产生更重的身心健康问题,而有的人却能够较好地适应并且健康成长,这都与人的复原力有关[9]。

船员职业具有特殊性,一次远洋出海经常数个月至半年以上,船上生活单调,海上作业常在大风浪中进行,工作压力大,因此,胜任海上工作需要有较好的复原力和社会支持系统。本研究假设:优秀船员的社会支持、复原力两个心理素质指标显著高于在校大学生。研究将从社会支持、复原力(Resilience)两方面,考察优秀船员和大学生(航海类专业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差异,探讨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进而为制订相关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为航海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学生被试:抽取某高校航海与轮机两个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共120人,均为男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非航海专业学生,由每班随机产生10个学号,对应学号的学生参加调查,共180人。优秀船员被试:在海事公司中,根据其平时业绩考核和专家(经理)评定相结合而抽取,共77人。

(二)研究工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肖水源等编制,该量表有10个项目,包括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共3个维度。据统计,自1986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已在国内二十多项研究中应用,并发现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影响。该量表重测总分一致性信度为0.92,各分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9~0.94[7]。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阳毅2005年编制,该量表共有31个项目,包含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6个维度。量表各因子内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38到0.838之间,全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859;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3,各因子的分半信度为0.671到0.860之间[10]。

航海专业学生中收回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88.33%。大学生初试收回有效问卷136份,其中文科48人,理科88人。优秀船员中收回6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4.41%。样本人数分布上见表1,表2。

表1 大学生被试情况(人数)

表2 船员被试情况(人数)

(三)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缺失值不参与最终的结果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航海类专业学生从事航海职业的意愿

本次调查中,航海和轮机两个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航海类职业所占本次调查的比例为93.4%,愿意从事航海类职业10年以下的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76.4%,愿意从事15年以上的航海类学生仅为5.7%,可见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长期从事航海职业,在5-10年航海职业中赚到第一桶金后,大部分船员就离开了该岗位,这也是船员职业一直处于比较好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见表3。

表3 航海类大学生从事航海职业意愿

(二)优秀船员和航海类专业、非航海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优秀船员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非航海专业大学生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优秀船员也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1)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5);客观支持得分上,三类人群没有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得分上,优秀船员都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而航海类大学生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4。

表4 优秀船员与航海类专业、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

(三)优秀船员和航海类专业、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复原力的差异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复原力总分上优秀船员得分显著高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1),也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纬度上的得分,优秀船员显著高于非航海类大学生(p<0.05),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也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5)。在稳定性纬度上,优秀船员得分显著高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在问题解决纬度上,优秀船员得分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5),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则没有显著差异。在家人支持纬度得分上,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p<0.001)和优秀船员(p<0.01)。在朋友支持纬度和自我接纳纬度得分上,三类人群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5。

表5 优秀船员和航海类专业、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复原力的比较

三、讨论和建议

(一)三类人群社会支持系统对比

船员的工作环境长期处在海上,缺少与外在社会系统的联系,对外界的直接信息接触也很单一,较为封闭;同时,一次远航,在船上多则20几人、少则10几人组成一个船队,又是一个等级观念严重的准军事化的船长负责制,工作团队完全是随机组成,他们既要应对刚开始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适应期,还需要应对船上封闭的环境以及海上大风浪等恶劣气象。本研究所选取的船员均为优秀船员,且都能较好适应这类职业特点的人。

1.本研究结果和假设一致,优秀船员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说明优秀船员具有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社会支持分量表得分上,优秀船员的“主观支持得分”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客观支持得分则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优秀船员对社会支持的主观知觉和利用度均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说明优秀船员对现实支持系统的认识更积极,更善于使用已有的社会支持资源来应对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作为优秀的船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知觉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2.作为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要长期从事(10年以上)航海类职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仅为17%,不足本次调查对象的两成。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是航海职业长期要在海上漂泊,比较枯燥乏味,同时也会影响其家庭和社会生活。这也说明船员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担心难以长期适应航海生活。由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优秀船员,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对社会支持资源的觉知能力和利用能力,以更好适应航海职业的特点。

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提示航海类教育工作者,在航海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现场练习培养他们如何寻找现实支持资源,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优秀船员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拓展航海类学生的社会支持知觉,并锻炼社会支持利用能力,比如大胆并坦然接受别人的肯定和鼓励,积极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适应航海生活。

(二)三类人群复原力水平对比

和假设一致,优秀船员复原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生,说明从事航海职业需要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耐受力。本研究从复原力的测量上证明了这一点,优秀船员身上存在保护因子或抗压力资源,有利于更好地适应航海职业。航海类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又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这可能因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是提前批次招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主观愿意从事航海职业,同时也经过了相应的职业素质选拔,使得这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复原力因子。同时,此研究发现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虽然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但是还没有达到优秀船员的水平,说明航海类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继续锻炼和提高。

1.自我效能纬度上的得分,优秀船员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也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说明从事航海事业需要具备较好的自我效能感。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能是源于高考招生过程的自主选择有关,作为航海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冒险,有勇气报考该专业并愿意从事航海职业的学生本身在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上的判断和推测上具有更高的自我肯定。

2.在情绪稳定性纬度上,优秀船员得分显著高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由于航海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而优秀的船员要有效应对这些未知和已知因素,保持情绪的稳定性以更好地使船舶安全航行。这和姚博[11]和俞平[12]年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3.问题解决纬度上,优秀船员得分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则没有显著差异。同样的,航海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仅需要船员情绪稳定,还要及时提出问题应对策略。这提示我们在培养航海类学生时应增加情商训练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航海生活。

4.朋友支持纬度得分上,三类人群没有显著差异,这和人的社会支持中的同辈支持和社会交往需求相关,人不可能独立存在,需要社会交往。家人支持纬度得分上,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和船员。笔者推断,选择航海类专业需要面临未来职业中更多的孤独和寂寞,心里本身就有预期,在选择该专业时就得到了家人支持,以做好毕业后从事航海职业而和家人分离的准备;而作为船员(本文所研究的船员都是长期在海上工作的远洋船员),由于他们一次出海的时间长达3-6个月,有的甚至达到8个月之久,缺少和家人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家人支持纬度得分上偏低。这也提示船员相关部门要做好船员的家属安抚工作,提升船员的家人支持状况。

5.在自我接纳纬度上,三类人群均无显著差异。笔者认为,因为自我接纳更多和自我认知因素相关,不管什么专业和职业,都可以有较好的自我接纳,所以三类人群在该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优秀船员比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拥有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2.优秀船员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都显著高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显著低于优秀船员,特别是稳定性和问题解决能力还需要继续提高。

[1]万芳.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来自“2008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的声音[N/OL].(2008-07-16).http://www.zgsyb.com/GB/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1http://hi.baidu.com/agdllp01/item/cb840e2a086859c3ee10f1a4.

[2]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学参与成功举办“2008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J].上海: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3):132-136.

[3]吴兆麟.海上交通工程[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162-164.

[4]陈伟炯.船舶安全与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31-32.

[5]朱国锋.海船驾驶员职业适宜性及其心理测评系统研究[J].中国航海,2001(1):37-40

[6]黄志,邬远和,张蓓.船员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素质评价标准初探[J].航海教育研究,2009(3):48-52.

[7]肖水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8]Richardson,G 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9]Wal,F.A family resilience framework:Innovative pratice applications[J].Family relations,2002,51(2):130-137.

[10]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姚博.航海类专业学生身体核心稳定性的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8(1):60-62

[12]俞平.航海类学生人格特征分析与素质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3(5):52-54.

猜你喜欢
纬度复原航海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大航海争霸
纬度未知条件下的抗扰动惯性系初始对准改进方法
航海博物馆
纬度
航海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