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环画家到丹青妙手——杨文仁

2012-11-14 08:15何玉麟
连环画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李苦禅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天寿

何玉麟/文

杨文仁(71岁)

1941年,杨文仁先生生于山东青岛。他从小聪颖,受父辈熏陶,学习之余勤于诗文,擅长绘画。读初中时,杨文仁先生就得到美术老师的重视,开始在上海的一些刊物上发表作品,并在初中校园举办个人画展。1956年,年仅15岁的杨文仁创作中国画长卷《青岛沿海风光》获民主德国“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1957年,杨文仁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前身)艺术系,受教于希宁、戴秉心等先生。于希宁先生教授中国画、美术史论、篆刻等,是杨文仁先生最崇敬的老师之一。于希宁先生的花鸟课是杨文仁最为喜爱的。“我完成的作业,习作等都是得到满分五分(那时实行五分制),逐渐得到先生的偏爱,并经常得到先生的表扬。课余时,我便经常带些习作去先生家讨教。而每次去时先生除了热心指教、讲授外,总要亲自示范,为我作画,以示鼓励。师母特别慈善。我每次去师母总是先倒一杯水给我,嘘寒问暖,待家人似的关怀,令我感动。”

在校期间,杨文仁先生创作连环画《铁牛》在《连环画报》上发表,当时编辑部在同期发表对作品赞赏的文章,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之后几乎每年杨文仁先生都有作品在《连环画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表或者出版。从此杨文仁先生与《连环画报》、人民美术出版社结下五十几年不解之缘。

后来创作《渔岛怒潮》等连环画,杨文仁先生长时间住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接待室,有幸与刘继卣、王叔晖、任率英等著名画家切磋、学习,还与范曾等一起为《连环画报》创作一套连环画。这期间他几乎每周必去拜访几位先生,时而拿些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去请教。

粉碎“四人帮”后,杨文仁轻车熟路地接连创作了几十套连环画。他的艺术素养和传统绘画功力,经过十几年的磨炼,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应人民美术出版社约稿创作的聊斋故事彩色连环画《聂小倩》,画面扣人心弦,充满了诗意,成功地塑造了一代文豪蒲松龄笔下鬼魂少女美丽和善良的形象。《林则徐》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优秀作品奖,《西游记》(合作)获1991年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杨文仁先生创作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全面修养,擅长花鸟、人物,兼作山水,工书法、篆刻、诗词文赋。他创作的中国画《我们也要上前线》《晨光》等,八九十年代的写意花鸟画,都曾在全国引起过广泛关注。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杨文仁先生开始全面研习传统文化。他注重学养的积累,爱读书,涉猎的内容包括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而这一切与杨文仁先生有幸亲受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先生的教诲是密不可分的。

1962年夏,山东省创立“山东画派”,邀请北京与山东的中国画大家们在青岛进行创作交流。杨文仁先生正值在大学里的最后一个暑假,家又在青岛市,便得以作为学子干些理纸磨墨的差事。

“我重点服务的是李苦禅、王雪涛、柳子谷、王企华诸先生作画的画室。”

“我第一次近距离认识李苦禅先生,首先是懂得了‘书画同源’的道理,即中国画所谓‘写’的道理。体悟到物象与客观事物与主观胸臆相融、相汇而形成的艺术不同风貌的关系。中国画的造型重在意象,意象造型的法则正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哲学理念。”

一个暑假下来,杨文仁先生有胜读十年书之感。之后每次去北京出差,杨文仁先生都必去李苦禅先生、王雪涛先生家中拜访,时而拿些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去请教,每次都收益极大。

大学毕业后,杨文仁先生由于当时学校教师指标所限,未能留校任教,被分配到泰安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63年,潘天寿、吴之先生应邀来济南举办画展后,在老师于希宁先生陪同下,去泰安办讲座。杨文仁先生回忆道:“潘先生深刻地告诫我们:中国画画家要做到不求‘三绝’(诗、书、画),但要努力去做好‘四能’(诗、书、画、印)。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的基本功。基本功做不好,就不可能画好中国画……”

杨文仁在作画

之后,杨文仁先生又数次到杭州拜见潘天寿先生。一次,杨文仁先生还把自己创作的词《忆秦娥·登六和塔随吟》交由潘天寿先生指点,受到褒奖。“此次十余天的拜见,实为受业。先生对一个后辈学子的不吝赐教,使我倍为感动。”

90年代中后期,杨文仁先生闭门谢客,潜心读书、绘画。杨文仁先生认为,中国绘画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绘画强调的“诗”,是书画家的文化底蕴;它所推崇的“书”,是书画家文化的展露;它所注重的“画”,是书画家的创造力;它所包容的“印”,就是书画家的精神。杨文仁先生的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蕴含着当代中国文人画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

杨文仁先生虽任中国国学学会终生名誉会长、山东美协顾问、山东画院艺术顾问等职,但依然谨守自己的艺术追求,依然关心和支持连环画事业的发展。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评价说:“笔墨精到,章法妙绝。观其艺术学养令人佩服。”杨文仁先生认为这是对自己的鼓励,自言:“虽累筑万卷纸,却难逾百尺竿,倘至耄耋,厚积再发,或见颖端。”

大处落墨

天涯何处无芳草

独俏一枝春

水法

新春

知不足斋

冻铁

自强不息(带边款)

吉祥如意

福寿满门

猜你喜欢
李苦禅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天寿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李苦禅的豁达
画出激流的声音
我眼中潘天寿的画
潘天寿在历史中,在眼前
纪念潘天寿诞辰120 周年
津门画派画家作品
初次在外过夜
圣诞礼物
大雾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