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区域性医疗设备远程巡检与维护体系的探讨

2012-11-27 03:08崔飞易刘曼芳艾育华王胜军耿仁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2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基层医院远程

崔飞易,刘曼芳,艾育华,王胜军,耿仁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a.设备器材科;b.信息科;c.院办,广东 广州 510515

当前看“看病难、看病贵”已成各级政府广为关注、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医改政策中的一个大亮点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基层医院的投入,将大部分的基金投入到医疗设备中。随着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投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如何保障设备的安全性、质量控制等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探讨[1]。

1 现状调研及分析

1.1 现状调研情况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调查显示:80%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二级以上的医院工作,20%的人员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工作。人才和技术的缺失导致当前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有:

(1)由于缺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往往靠医生、技师担任,甚至怕损坏设备,许多设备被闲置,只能作为展览品摆放。

(2)医疗设备出了故障,不知道如何快捷处理,使本来并不充足的卫生资源又被闲置导致效益发挥不好,周而复始,既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又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

(3)厂家一般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不到位,他们常常优先满足大医院的需求后,才安排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造成服务响应有差别。

(4)由于医院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使得医疗设备在使用的全过程中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特别是在设备出现故障经维修后,对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无法进行系统的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问题严重。

1.2 应对措施

为了缓解这种由于技术、人才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难题,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区域性远程医疗设备巡检与维护体系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在线式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在线式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2 区域性医疗设备远程巡检与维护体系模块的划分

根据医疗设备远程巡检与维护体系的实际需求,该平台包括以下6个主要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设备远程巡检模块、设备远程质控管理模块、远程教育培训模块和辅助系统模块。该体系UML总图,见图1。

2.1 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权限管理和信息提醒组成。权限管理是指用户登录后,系统会自动对用户的分组及权限进行判断,然后进入用户可访问的模块。信息提醒是指根据用户的录入时间规划,合理地生成双方在线式对话的时间及其事项,并通过系统软件提醒用户各项日程安排。

2.2 人员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用户分组管理。人员分组主要分为3类:系统操作员、专家库成员组和基层医院工程师。

2.2.1 系统操作员

系统操作员由中心医院操作员和分中心操作员组成。他们的职责和权限主要是对专家信息进行维护,包括专家信息库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对设备远程巡检和维护的申请进行审核,监控整个过程,并做好后台的相关记录。

2.2.2 专家库成员组

专家库成员组可分为医院医学工程科专家、第三方医疗设备质控专家、医疗设备厂家工程师。医院医学工程科专家主要负责提供医疗设备远程维修、维护、质控管理服务,采用与医学工程学分会合作、由其推荐专家人选的形式。第三方医疗设备质控专家主要参与医疗设备远程维护、质控管理服务,可采用与有资质的质量控制检测单位合作。医疗设备厂家工程师主要负责提供医疗设备远程维修、维护、质控管理服务,由各个医疗设备厂家推荐专家人选的形式。

专家信息库包含以下内容: 单位所在地、单位名称、专家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特长、已完成远程协助的次数及积分等[2-3]。

2.2.3 基层医院工程师

基层医院工程师由各分中心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主要负责是提供拟联网服务的设备信息、填写申请表及按照专家远程服务提供的信息对设备进行相关操作。

2.3 设备远程巡检模块

该模块是此体系最为关键的模块之一,主要用于医疗设备远程巡检维修,见图2。若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基层工程师不可以自己解决问题,需要借助该平台的流程解决。

2.3.1 报修准备阶段

基层医院工程师通过专家库查看拟申请医学工程专家资料,结合以往维修的档案选择专家,并填写申请表。基层医院工程师填写远程设备巡检申请表,首先医院内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通过远程会诊门户系统登记相关资料。其中,远程设备巡检集成了多种申请表模板,主要包括以下信息:① 首先确认拟申请远程协助的医疗设备在系统中有备案,可以提供维修;② 填写医疗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厂家、型号、使用年限等;③ 了解医学工程专家维修范围及维修记录;④ 选择医学工程专家;⑤ 上传设备故障代码、相关视频录像等。

2.3.2 资料审核阶段

拟被申请的中心医院操作员登陆系统后,该模块的界面上会显示已提交的设备远程维修申请。操作员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预审,审查所提交的申请资料是否与远程目的、要求及专家专业相匹配。如果需要补充资料,则及时要求申请者补充。如果预审资料合格,则根据专家库的排班安排,将申请表、导出资料、远程时间提交至选择的被申请专家,并通过系统提示和通信平台提醒专家处理申请。医学工程专家查看会诊申请,并获取相关资料。专家确认远程信息后,中心医院和分中心医院的操作员均可看到会诊确认信息,并拟定在线处理的时间。分中心医院操作员通知基层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告之相应的医疗设备在线巡检的时间。

2.3.3 远程在线式维修阶段

双方进行医疗设备远程会诊,通过提供相关资料、医疗设备实时在线连接、视频录像等功能,方便会诊双方交流和共享信息。医学工程专家查看医疗设备巡检申请单,调阅相关资料及设备档案等,了解设备基本情况;向分中心医院工程师提问,了解详细设备现状;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分中心基层医院工程师参考医学工程专家意见执行维修事项。该模块还包括一个记录软件,可以将整个会诊过程以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既可作为维修案例资料保存,也可作为维修教学的过程回放[4-9]。

2.4 设备远程质控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此体系最为关键的模块之一,主要通过Web的方式监控、管理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设备维修后借助第三方工具的质控检测。对于健康检查设备,如数字CT扫描使用X线剂量、时间等参数设置;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可以实时通过各自不同的输出接口与Web连接,从而实现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此外,设备质控管理系统有丰富的设备静态信息,通过每天定时自动地获取系统中设备相关数据传送到网络数据库,也为系统的远程质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从设备端口反馈的数据通过Web和标准数据库进行比照,如果超出一定阈值,系统报警,并自动将最新消息提醒相关人员,提示需要进行保养及维修。该标准数据库数据由设备生产厂家、第三方质控中心提供[10-13]。

维修结束后的设备,按照数据库设置相关参数或邀请厂家、或者第三方医疗设备质控专家借助检测工具进行医疗设备质控测试,进行质控管理及数据校准。

2.5 远程教育培训模块

该模块由维修论坛和培训讲座组成。在服务器数据库开设论坛,鼓励厂家参与,按照设备的类型分类,添加各类常用技术指南,供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以便更好地了解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方法等,厂方也可以更好介绍其产品设备工作原理及性能。培训讲座是将专家、厂家关于医疗设备的经典视频上传到服务器,供大家点击学习。

2.6 辅助系统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信息统计系统、支付系统和监督评价系统组成。

2.6.1 信息统计系统

信息统计系统是统计某个时间段内各基层医院请求中心工程师、厂家、第三方质控做远程巡检与维护的次数;统计某个时间段内专家参加远程巡检的次数、交流信息、评价、满意度等。

2.6.2 支付系统

支付系统是根据整个体系运作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结算方法及监控程序。

2.6.3 监督评价系统

监督评价系统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① 外部监督:由第三方监督机构(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和外部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信息统计和意见反馈,对内部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② 内部监督:医疗机构内部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远程服务的统计数据和意见反馈情况,结合外部监督意见和建议,执行远程服务的质量控制管理,对专家和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3 体系平台的特性

3.1 有利于培养人才及技术帮扶

基层年轻工程师借助该平台的学习观摩维修及培训有利于提高整个医学工程行业的水平。在维修技术能力较强、设备较全的各大型医疗单位建立网络服务终端,以这个为中心,通过网络远程技术帮扶对口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可以开展远程巡检、教育学习班等。通过每次的远程巡检,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各种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可以负责本单位医疗设备一般简单故障的修理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2 有利于开展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

卫生部2010年1月18日正式颁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其目的是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该规范的核心是医疗设备的质控和安全,其中对在用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及运行保障提出相关规定。但是,专用质控检测仪器昂贵,如果所有医疗机构都配备这些工具,会存在浪费大量的资金和规范使用的问题。区域性远程质控平台是解决目前医疗设备质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各种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有计划、有方法的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远程质控工作,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环境和安全性能等,为工程师定期进行设备预防性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提供依据。借助该平台实施医疗设备质控工作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故障率、保障设备使用安全。

3.3 有利于形成规范化的医学工程技术词典

医学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行内还缺少一本规范性的技术词典。而借助该平台,每次的远程巡检与维护记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这有利于建立医学工程学科知识库的学科专用术语、技术文档、维修记录、质控记录等文档,不但可以为快速排除医疗设备故障、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性提供操作指南,而且可以为培养医学工程学技术人才提供学习的技术词典。

3.4 社会效益显著

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共享这由医学工程专家、知识库组成的网络,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也可以被实时监控,不再担心医疗设备损坏、使用安全性而搁置暂停使用。医疗设备利用效率会提高,受益的社区患者也会增加,逐渐减少患者对大医院医疗设备盲目依赖性,小问题、小检查足可以在社区、基层医院解决,从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4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技术进行远程医疗设备巡检与维护,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有效克服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可对偏远地区提供成熟的医疗设备培训、维修、质控等服务,不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价值,节约医疗设备运行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从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全民的健康事业。

[1]李军怀,周明全,耿国华.远程医疗的国内外现状及展望[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25(5):193-196.

[2]蔡光东.构建基于标准化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远程会诊系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1):56-60.

[3]王琳华.关于远程医疗如何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1,12(40):3574-3575.

[4]徐恒,许锋,田金.医院重点平台医疗设备巡检与质控的信息化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4(8):13-16.

[5]张金玲.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2011,(10):108-109.

[6]段光荣,叶海荣.医疗设备维修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60.

[7]刘欣,姚继刚.医疗设备网络化管理的运行[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5):78-79.

[8]赵巍,黄德霞.浅析医疗设备管理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0):73-75.

[9]程金涛,王晓敏,郭赤.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8,5(5):32-34.

[10]陈康.医疗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5,2(8):17-18.

[11]汤黎明,刘玉亭.计算机在医院设备器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0,12(2):14-16.

[12]张锦,李燕,贾灵芝.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装备,2006,6(3):35-37.

[13]严潭,林亚忠,田君鹏,等.基于HIS 平台下医疗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设计[J].临床医学工程,2011,3(18):442-444.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基层医院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创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